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老子游雁荡山之感

(2007-07-29 21:59:03)
标签:

旅游

鹰荡山

漂游

信仰

和尚

尼姑

观音洞

分类: 真实心情醉语;大千世界狂侃
   老老子游雁荡山之感
    图片说明:我竟然将“神遊”二字看成了“色神”
    
     7月27日,学校系里组织了雁荡山之游,我们一行36人(包括个别老师家属)包车于早晨6点出发,开始了每人630元的所谓雁荡山三日游。
    我们坐了近8个半小时的车,于下午2点半才到达雁荡山景区的私人旅店住下,休息了一个小时后,顶着烈日,我们开始游览旅游公司安排的第一景点——中折瀑
    不知怎么,在淮河流域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之际,可雁荡山区域却已经几个月滴雨未落,山中的溪水沟早已经干枯见底,此时的所谓著名景点中折瀑早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壮观,近百米落差的悬崖瀑布只剩下一线水流,其水量也就和童子撒尿的程度差不多,几个月的干旱使得悬崖下端的潭水也近乎干枯了。随后,我们又到了另一景点---下折瀑,那里根本就旱得看不到一滴水了,见到的就是悬崖和岩石,连崖壁上原来的水印都快没有了。没有流水的“瀑布”,导游小姐只得不停地对着干渴的崖壁向我们描述这里有瀑布时候的情景。这样望梅止渴的解说,就好比让我们到饭店去面对一堆别人吃剩的骨头,让我们想象这顿曾经的佳肴是多么的美味。
    晚上7点,导游带我们看所谓的灵峰夜景,在饿着肚子的情况下,我们在月光下围着合掌峰转了近40分种,导游小姐引领着我们对着山峰山峦的黑影开始意淫。她走几步就指着一个山峰山峦的方位对我们说它看上去象什么什么,一会儿是“雄鹰敛翅”,一会儿是“情侣接吻”一会儿是“牧童偷窥”……而且每一个假想还编出了一个美丽的传说,听听周围导游的解说,竟然都将这美丽的谎言说得惊人的一致,可见这些导游小姐在上岗前一定都经过当地旅游部门的谎言培训,遗憾的是这些故事与灵峰的影像之间的关联实在是编得牵强附会,再听下去,就是驴头不对马嘴了,不忍再听导游小姐的胡扯瞎掰,我便独自到一旁去玩味这灵峰的感觉了,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此时的合掌峰在饥饿的我眼睛里,就象是两只巨大的“酱猪蹄”,移步换景,听到导游小姐又说是这个角度象东方的维纳斯,故名“双乳峰”,而我怎么看这两个大小不一的山峰,想到的就是两个“肉包子”,真不明白当地旅游策化部门为什么要这样的侮辱我多少有些崇拜的女人乳房……
    就这样的一座山峰周围,每天晚上都有全国各地的上千人被众多的旅游公司忽悠到这里听导游小姐根本不能自圆其说的低劣谎言,门票是每人30元,门口是各种纪念品、工艺品商铺,人流密度比南京新街口的夜市还热闹。看到这里,我不得不佩服温洲人的精明。
    赶往酒店的途中,抬头遥望天空,发现一轮满月挂在寂静的山谷上,感觉离我们很近很近,在这没有工业污染的山区,这是其特有的高能见度给我们带来的最美丽的视觉享受,而很多来此旅游的人竟然对此天然美景无动于衷。
  
   第二天7月28日上午,我们再被安排看灵峰日景,就是顶着烈日从八个角度看我们昨天晚上观看过的合掌峰一个景点被开发成为夜晚,白天两种看法,而且是多角度的不停地观看,靠,我再一次感叹商人的智慧了,我平生就是遭遇绝色美女,我想我也不会这样多角度黑夜白天的连续看啊,更何况我的祖籍地浙江象山的山貌景象一点也不比这逊色啊!导游小姐依旧引领着我们意淫着山峰,不时地意淫出“老僧拜塔”、“少女含羞”、“昭君出塞”的话语景象来,酷日中,任凭我怎样的调动自己的想象力,也无法将这座合掌峰与那些美丽的传说联系在一起。
   随后,我们又来到雁荡山的三绝之一大龙湫瀑布景点,还是因为干旱的原因,此时的落差197米的大龙湫瀑布可怜的也只剩下细细一条水流,水量也就和一个成人撒尿状差不多。
 
   11:00左右,我们又到了灵岩禅寺,这座寺庙盖的金碧辉煌,一看就是新近才修的,名山必有寺,“灵岩禅寺”,本是僧人的修身之地,应该是清净之处,可这个寺庙的门口却聚集着大量的游人和商贩,我进寺去看了看,里面的和尚见了游人都是迫不及待地让人进香化银子,可叹几尊金色佛像也被金钱弄的如此世俗之气,不一会寺里开始放出流行歌曲,惊叹之余,才知道,门口看两峰之间一根钢丝上的“高空飞人”表演的解说音响就安放在寺里。高空飞人”的表演确实叹为观之,而将其惊险的表演放在佛寺门口,真是让我这个信佛之人多少有点郁闷。
    
    12:00左右,顶着灼人的阳光,爬了几百级台阶,再坐了将近有20层楼高的山中电梯,来到了所谓断肠崖”,因为天太热,导游也没有上来,所幸没有听到她编说的那些会让我起鸡皮疙瘩的所谓凄美故事,匆匆做痛苦状在“断肠崖”的石刻旁留了张影就走了,看看时间已经快到了导游规定的返回时间,但我还是和立平老师决定继续到上面看看,我们俩又往上走了几百级台阶,原来上面还有几个不错的景点,可能是导游没有和景点谈好利润分成的问题,竟然少有游人,我们俩走了一条很有年代的木板栈道,看了“柳暗花明又一村”和“卧龙潭”两个景点……
     返回车里,车里等我们的同事听我夸张介绍“卧龙潭”的秀美,和“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特,都唏嘘不已。
   
   下午2点30,我们又出发到仙溪去进行皮筏漂游,没有想到路途堵车,40分钟的路途我们竟然开了80分钟,直到下午4点才到达目的地,因为导游的准备不足,我们竟然在门口又等了一个多小时,还有很多老师没有发到救生衣,而比我们迟到的旅游团却接连的后来先漂了,在车上的时候导游为了安全起见,要求男女搭配,一筏俩人,系里才来的一位年轻女博士见我人高马大且会水就主动要求和我一组,人多筏少,半小时才来一车橡皮筏,一车10个筏,等待的人有上百位之多,装橡皮筏的车一来,众人就哄抢而上,场面混乱,次序失控,我仗着身强力壮,在人群中粗鲁地抢下一条皮筏,带着美女博士率先下水,
    溪水在山谷之间蜿蜒落差而行,筏在溪中,两岸青山,数条红筏,清风荡漾,美女相伴,溪中蜻蜓飞舞,溪水清澈见底,顺流而漂5公里,途经十几个激流之处,皮筏时而颠簸摇晃,时而遇暗石搁浅、时而遭险滩冲到岸边,溪水时而平静如池,时而如瀑布而下,每到激流之处,女博士都会随着皮筏的落差发出惊恐的尖叫声,让人倍感刺激,很快激流扑天而下,就将我们全身浇湿,漂途中人仰筏翻者有之,搁浅后狂呼救命者有之。几个激流后,皮筏里就几乎盛满了溪水,感觉我们俩就象是坐在一个盛满水的浴缸里随溪而漂,一个小时20分钟的漂游后,我们终于到了终点,时间是6点30,这里风平浪静,夕阳黄昏,青山依旧,溪水依旧,凉风嗖嗖,空气青香,我和女博士都有点恋恋不舍这溪中观雁荡山黄昏之景的开阔视野。
    我俩全身透湿的上岸后才发现大部分老师都已经在车里等我们了,一问才知道,我们团队只有8人抢到4个筏下水,其他28人都坐车从原道返回,因为后面再漂就是“夜漂”了,带队领导考虑安全,气愤中训斥了导游一顿就取消了这个每人88元,且导游回扣率最高的项目。回到车里,没有漂游的同事不无遗憾的听我神侃这次漂游的感受,我也为他们没能漂成感到遗憾,要知道他们可是在酷暑中白等了几个小时啊。而且这还是公费游玩啊!呵呵,多少有点得意之感!
 老老子游雁荡山之感  
照片所示地为我和美女的漂游之地
    
    7月29日上午,我们去游我心愿许久且雁荡山香火最旺盛的观音洞车子开到山脚下,导游让我们自由活动,我便和系里佛缘最深的永亮老师结伴而行,观音洞位于由灵峰依天峰而合的合掌峰掌心之中,依山沿崖拾级而建了九层的寺庙,顶层为天然洞天,称观音洞”。洞深宽各约40米,高约100米,为雁荡山第一大洞。
   观音洞门口有两个巨大的红色的“神色刻字,反过来读就是“色神之意,英雄本色的我当然要在此留影了,我悟了很久这“神色”二字的禅意,也还是不解其中意(回家后经过网友提醒,原来是“神遊”二字),进洞门后我和永亮老师就没有歇息的拾级而上,台阶好象是400多级,每隔三层就有一宽展平台,且备有石椅,应该是为游人憩息而用的。攀爬几层后,会感到步履艰辛,回头望去会发觉自己犹如置身空中,远离红尘世俗。踏入顶层,虽汗湿衣裤,然心境顿然平和起敬,洞内无梁、无柱、无墙、无顶,可称为天地人合一的神作。抬头望去,发现洞顶是由两个山峰汇交而成。观音居中,佛光闪闪,端庄祥和。两旁有十八罗汉,岩壁上还有几百金罗汉镇守周围。岩壁洞顶有泉水落下,线状滴落,题有“洗心泉”三字。进香叩头许愿后,又为家人点了两盏长明灯,保佑他们平安健康。在八层处有“最上一乘”的题字。好个“”字,一语双关,让我有乘云驾雾之感,我在八层平台处向洞外望去,青山白云尽收眼底,感觉自己已是半人半仙。洞中景色邓拓曾赋诗最为贴切:“两峰合掌即仙乡,九叠危楼洞里藏,玉液一泓天一线,此中莫问甚炎凉。”
     老老子游雁荡山之感
   
    原路返回,和永亮老师又到观音洞脚下的白云庵去看了看,我故作回头状在庵前“回头是岸”的石刻前留了影,其实人在江湖,心早已经被世俗红尘羁绊得浮躁万分,真就不知何日才是回头时。
    老老子游雁荡山之感    
    白云庵果然要比灵岩禅寺清净得多,庵中也少有游人,想必女人出家时的心态要比男人真实的多,而现如今却有很多男人把出家当成了谋生的手段,更有甚者,借菩萨之名,招摇行骗。在庵内的黑板上,我和永亮老师竟然发现有用粉笔写的中英文对照的修身禅语,可以断定这个庵内的尼姑是有一定文化水平的。
    天气炎热,加则其他小景点都是大同小异,已无心观看,更无意表述。午饭后,坐车9小时赶回南京,在车里,沉默寡言的永亮老师,赋诗一首赠与我,算是他对这次雁荡山之游的感受。
    曾作东南浪漫游,
    乐清雁荡群山中;
    三日围定一座峰,
    移步换景各不同。
   回到家中,我也赋诗一首,也算是对这次雁荡山之游的全面总结。
    雁荡山间无雁荡,
    灵岩寺里通俗歌;
    瀑布潭中不见水,
    观音洞前起神色
 老老子游雁荡山之感
     大家都说我长得很想赖昌星,不过我比他要高15公分
-----完-----
 
注:永亮老师已经于2010年6月20日仙逝,享年44岁。
 
点击进入我的另外一篇旅游文章我又一次参加了系里组织的红色之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