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桥乡的传说】

标签:
金泽江南第一桥乡青浦普济桥摄影原创上海旅游 |
分类: 上海影像 |
上海的青浦县金泽镇,桥多闻名,有“江南第一桥乡”美誉,一座叫普济桥的,有“上海第一桥”之称。现在去金泽,大概还可以看到21座老桥。
这几年先后两次去了金泽,第一次下雨,第二次阳光灿烂。第一次印象是老旧,第二次看到几乎所有的房屋都被白色的石灰粉刷一新,小镇依然很清洁很安静,又极少看到我很讨厌的代表这里是景点、代表“我要赚游客了”的红灯笼。
每一个镇,都有自己的历史和传说。现在的人已经不大要听过去的那些事了,因为大家忙现在的事、想现在的事还嫌时间不够。这里摘录一些金泽和桥有关的历史和传说,可以怀古思今。至少,增加点对金泽的好感。
天王桥
金泽乡民们每到夏天,在桥上纳凉时,常讲《三国演义》的故事,常讲《春秋战国》的故事,这些故事在金泽这个古镇上有遗迹,故边讲边显得自豪。
三国时东吴大将甘宁之墓,厚葬于此。传说在古桥的北堍,即天王庙下面,有一深处,用铁链悬吊一口棺材,而后被人掘开,棺木已腐烂,发现有随葬兵器,即一柄腰刀,上面刻篆书体:“甘宁大将”四字,当时镇民为之轰动。
甘宁,四川忠县人,字兴霸,为东吴一员大将,排名在陆逊之后、吕蒙之上,作战骁勇,有智有谋,多次与曹军交战,屡立战功,深得吴国君主孙权厚爱。
三国时东吴孙权,所辖长江下游,青浦金泽是他管辖之地,当时青东的青龙镇,即现在的白鹤镇,大练水兵,大造战船,大都督陆逊,大将甘宁,日夜督察。甘宁带兵操练,屯兵后方,朱家角和金泽都有他的足迹。
甘宁于建安二十年,即公元215年,率大军进攻合肥,而曹军在合肥重兵把守,且埋伏暗兵,在一次激烈交战中,甘宁寡不敌众,壮烈牺牲,孙权挥泪痛哭,厚葬于金泽天王庙下。
如意桥
相传朱元璋灭元,建立了明朝政权,但要平熄各地动乱,任务还很艰巨。在军师刘伯温护驾下,他来到金泽,看了宋元时代所建的寺庙、桥梁,一时倾倒。特别是如意桥的桥名引发了朱元璋的喜悦之情,有新生的明朝政权“如意吉祥”之意,就命刘伯温写了:“化险境……”这副对联,朱元璋看后,含笑称好,站在桥顶,远眺四方,盛赞金泽。
林老桥
在林老桥堍,有一位名医叫陈莲舫,他原藉青浦,金泽乡民受其医德的感受,看作是金泽的骄傲。
陈莲舫任过康熙皇帝御医,深受宫廷推崇。他地位显赫,但为人谦恭,救死扶伤,不计金银。
有一次,一名衣衫褴褛的青年,上门求拜,诉说他大哥得了重病,无钱医治,危在旦夕。陈医生心情十分焦急,此时,老天下着雨,他晚饭也没有吃,说救人要紧,拎了医包,立即跟这青年,坐船出发。到病者家中,已是凌晨三时,他顾不上饥寒,马上为病者诊治,给了药,还吩咐注意事项,言明三天后再来复诊。
三天后去复诊,出乎陈莲舫意外,病情反而加重了,陈莲舫问明:原来病者身边有五两银子,准备归还他人,却突然失踪了,所以病情加重,怀疑被人偷走,而别的人没有来过,唯独陈医生来治过病。
陈医生听了病者的叙述,马上欠意地说,这钱是我拿的,那天我急需到药店购药,故顺手牵羊了,很对不起,让你担忧了,说时,立即从医包内取出五两银子,交给病者弟弟,还给病人药物,并嘱病者家属,尽快将欠他人的银子归还。
病者服药后,病情逐渐恢复。他妻子在整理病床时,突然在草席下面,发现了失踪的五两银子,全家人口呆目惊了。
后来,陈莲舫说:“人生病,三分是病,七分是精神。如果找不到这五两银子,则病情必然加重,有可能导致死亡。当时我受点委曲,病人可以得救了。”
塔汇桥
迎祥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