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终于标新立异】

标签:
摄影上海旅游 |
分类: 上海影像 |
上海终于决定标新立异。
一次向各驻沪办主任推介世博旅游的主题晚会昨晚出现在上海大厦。主题确定的是“经典上海:1930-2010”。
这些驻沪办主任都不是等闲之辈,他们对上海的经典了如指掌,甚至比更多的上海人都更为精通。
晚会分为三个部分:一个是抒情化的上海叙述,一个是散文化的PPT展示,最后是30秒推向高潮的世博旅游广告。
场景出现了藤制的躺椅,古雅的唱片机,甚至很具上海味道的铜铫,希望给诗意的表达带来烘托。
整个晚会请来的一个歌手,穿高开衩的黑色绣花旗袍,全部唱有上海味的歌。
这是上海旅游局的一次长久预谋。
在此之前,官方一直有一种声音,认为上海旅游没有什么可以推介的,自然资源不丰富,人文资源也有限。
旅游局的这次尝试多少有点心中没底。
事实上的反响超过了预期,除了一开始的话筒失声。
上海是不是有旅游资源,资源究竟丰富不丰富,不是今天的话题。我非常感兴趣的是,旅游局把整个推介中心,放在了“上海是一座包容性很强、非常开放、敢于引领潮流”的定位上。这是一种大视野。
上海旅游的推介,其实一直有两个重点:
一个推介一直处于深埋状态的那些部分。很多人都知道上海有东方明珠、城隍庙、外滩、南京路淮海路、金茂大厦、F1赛场,当然现在又有环球金融中心,这些当然是上海的旅游招牌,但是,如果说了解这些招牌,就说了解了上海,那是相差太远了。
二是推介上海旅游,其实更要紧的一件事是在国内而不是在境外推广上海的好形象。有调查表明,在国内不少地区和城市,对上海的总体正面评价一直存在问题;所以,“攘外必先安内”,上海要有更长远的发展和制造一个很好的环境,先要改变国内形象。中国人多啊,人家说你不好,一人一口唾沫,淹也淹死上海。
因为开世博会要招揽7000万游客,因为金融危机要拉动内需,旅游局做了向内的尝试。
真的很希望这种尝试能够坚持,起码坚持十年,而且要走出自己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