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城市印象视觉/图片意大利 |
分类: 境外影像 |
第一次到日本去,受过一次刺激:刚到东京一个五星级酒店大堂,就有BOY来拿我的手提行李,长那么大,没摆过谱,不习惯,坚持要自己拿,BOY就一直在前面引路,到了电梯口,他看着我们全部进入,然后站在电梯的中央位置,毕恭毕敬鞠躬。这个刺激不算深,因为想着那是五星酒店,服务周到也是常理。后来,从国内带的烟抽完了,在一个小店买,一个老太太收了钱,给我一个打火机,又是鞠躬。这次才算受了完整的刺激。
一个人穷得时间长了,见不得钱,见多了就受不了,一个人被人看冷面孔看惯了,突然见了很多笑脸,也受不了。
去年年底,因为要去香港,到因私出入境机构办因私护照,到了那儿,受尽了气。我因为不大办这类事,所以木得很,进了大门,看见人很多,这个窗口那个窗口,便茫茫然,见有一个桌放着办证须知一类的便民纸条,赶紧上去,找到了赴港的单子后,左看右看,还是不懂。走到一个复印什么东西的地方问,一个年纪不轻的接近退休的女性跟我说:排队啊。牌子也看不来啊?我看到大多数窗口并没有什么人排队,但瞧她那张脸,又不想多问,就自作聪明,站在排队最长的一个队,排着排着觉得不对,为什么其他人都坐着等呢?就擅自走到中央的一个窗口前问怎么办手续。这一问,真相大白,原来我全部做的蠢事是不懂进大门的时候先要领一个号码。我不知道这么大的一个厅,是不是只有一个大门口,就问:请问是哪一个大门口?她说得很绝:你自己怎么走进来的晓得不晓得?后面的话就更难听了。我算是明白了一个道理,进了那个大门,就是那个纸条是帮我的,而且再也不反感德国把什么事都写得详详细细。
知道这样的机构是公安局办的。我一直说公安局的好话,其实更多的是说交警的好话,我觉得这些人风里雨里在街上,不容易。但是受他们的气,也不是一回两回。受的最多的气,是因为开车违章。最生气的一次,是在外环天山路口下来之后,那时候,那个地方在建地铁,路中央被造地铁的占了,来回的道很窄。在进入右边小道的时候,我看见路中间挂指示车辆向斜右方向行驶的牌牌,但过了路口又看见了禁止通行的牌牌,没在意,继续直行。很快,我发现上当了:前面的车几乎停驶,警察正在前面忙着收两证。车子一辆一辆往里开,警察一个一个在里面收拾,像抓口袋里的小鸡。
被这个区的交警暗算,已经不是第一次。都说上海的交通拥堵,在经历了这种事情以后,说警察在想尽办法恪尽职守地解决拥堵问题,真的是很难相信。他们在被梧桐树遮挡了禁令牌的后面抓违章,他们在按常规是并行两条道实际是一条道到了晚上乌漆抹黑的情况下在拐弯后面抓违章,在指示牌相互冲突的道路上抓违章,在这个星期允许通行下个星期又不准通行的路口抓违章……你不能理论,如果理论,他们会说,树那个牌牌不归他们管,树不归他们修理……
在一个遇到点屁事就喜欢斗嘴、较真的城市,在一个要办点事就遇到冷冰冰的嘴脸的城市,心态要好,需要坚持天天斗自己的私,批自己的修。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很拗口:理解不理解。那是因为有一段时间,老喊理解万岁,后来理解得没边了,老要老百姓理解这个机构,那个机构,事情没办妥,有这个原因那个原因。我不明白啊,老百姓凭什么去理解呢?为什么要理解呢?记得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我看到报道说杭州在倡导微笑服务,认为可笑得很:为人服务,微笑是很起码的,干嘛搞得那么隆重?几十年过去了,我还是很想看到这样的微笑,再想起这事,觉得一点也不可笑了,而是心里很凉。现在,在一个小店里,常常可以遇到很热情的售货员了,是私人承包的原因?不知道。
在意大利加尔达湖边的酒店吃午餐的时候,我心情很好:酒店里有游泳池,只有两老外在里面,我们在阳台上吃饭,面对翠绿的湖,青山和别墅,周到的服务,见我要照相,陪同人员马上对着我微笑……没有特别的事情让我感动,只是随时见到意大利人很开朗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