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江苏影像 |
这个园子很小,只5400平方米,却颇有来历:
初为南宋礼部侍郎史正志万春堂故址,时称渔隐;
后,园归丁氏,日就荒废;
乾隆年间,光禄寺少卿宋宗元退隐苏州,在万卷堂旧址营筑别业,以网师自号,兼取史正志“渔隐”旧义,且与所在王思巷谐音,名园为“网师园”;
乾隆末,太仓富商瞿远村购得,增置亭台竹木,半易网师旧观,人称“瞿园”,又名“蘧园”;
同治初,园归江苏按察使李鸿裔。因与北宋诗人苏舜钦所建沧浪亭相近,李氏自号“苏邻”,并改园名为“苏邻小筑”;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嗣子李少眉增建撷秀楼;
1917年,张作霖以30万银元购得此园,赠与其师张锡銮,改称“逸园”。叶恭绰、张善资、张大千曾一度借寓园中;
1940年,文物鉴赏家何亚农购得此园,费时三年,全面整修并充实古玩书画。1950年,何氏子女将园卷献给国家。经整修于1959年开放。
一个小园子,政客、墨客云集,也算青史留名了。至于现在的名气走出国门,那是1981年建成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内的中国庭园——“明轩”,就是以网师园“殿春
”庭院为蓝本设计建造的,从此网师园名声过了太平洋,老美赴苏,必看此园。
老祖宗留这么个家底,给了我们收门票的机会。
最后那张图,不是在开会,也不是在收门票钱。在这儿先看演出是肯定的。
前一篇:【上海之根的眼神】
后一篇:【下半夜,才是一个人的西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