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摄影视觉/图片日本 |
分类: 境外影像 |
日本的忧虑
任何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
轮到有资格批评整整一代人的,往往是老年人。中国是这样,日本好像也是如此。日本外务省的官员称,日本的老年人很自信,因为日本能有今天的发达,完全是他们这一代拼命工作的结果。
当他们差不多完成了自己一生使命的时侯,年轻时的饥饿、战争留下的重创恍若恶梦,埋进记忆中最不能遗忘的方位,留给子孙的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这使他们拥有了批评年轻一代的权利。
他们说,年轻人太没有责任感了。这或许也是这个自认为除了阳光和空气一无所有的国家最值得忧虑的。
我的民宿主人住吉薰子女士告诉我说,年轻人最逍遥的是大学时代。他们不愿工作。和她出去玩的时侯,街上年轻人的摩托开得让人感觉是在飞。她说,日本人称他们是“暴走族”。在吃饭时,住吉女士笑着指指她儿子道,他没有他父亲那时的饥饿精神,情愿慢慢地读大学,而不急着找工作。
忧虑和批评到处听见。有人甚至以为,日本年轻人所做的事完全是出自于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而并不是为了国家和民族。
日本的年轻人没有尝试过战争,也无法体验饥饿感,对自身的生存危机似乎视而不见。他们反唇相讥:生活如果只是拼命工作是愚蠢的,生活需要工作,但还有享受。
这种潜意识的反叛正是来自于父辈和祖辈的全部生活轨迹。和其他国家一样,上了年纪的人总是企望通过一切可能对自己后代施加影响。日本中小学的教科书上至今写着:“日本国狭小,没有资源,只有靠技术,靠奋斗,否则就要亡国。”外务省的渡边先生说,为了让年轻人靠自己的力量去争取一切,日本的法律也有相应的规定。比如要继承父辈的房产,就必须交纳极重的税额,而这对于一般年轻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尽管有些家族用变通的使子孙的继承变得合情合理,但“靠奋斗”的指令无疑成为潜移默化的有效训导。
我以为分析得比较客观的是渡边先生,他说,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相互间的不满永远存在。
我看见也听说,下了班还在自觉干活的年轻人并不在少数。
日本的忧虑被夸张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