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角七号》的故事

(2009-01-08 14:24:16)
标签:

海角七号

台湾

爱情

生活

《海角七号》的故事

 

      《海角七号》号称台湾“最卖座”电影,好奇心驱使和蕊蕊一起先睹为快。不虚此“看”,优美的画面、向上的情愫、炽烈的爱情、动人的音乐,带来好多好多的感动。这是一部适合爱人一起观看的电影,是一部让人更懂得爱和奋斗的电影。

 

     《海角七号》的编剧和导演名字叫魏德圣,他今年40岁,没上过任何一天的电影课程,最后的学历是电机专科,这是他拍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对于这部片子的走红,他说,“我也不知道,没有原因吧!我只能说感谢观众、感谢上帝,谢谢给我这么多!”

 

     《海角七号》的故事源自四年前,魏德圣从电视上看到一则新闻:一位邮差花费两年时间把一封地址不详的日本来信送到了收信人手上。

 

     “海角七号”是魏德圣虚构的地址,他把影片的背景时间拉到了1945年,“二战”结束,日本战败,开始撤离台湾,一个日籍教师在遣返的船只上,写下了给友子的七封情书。信封上的地址是“恒春郡海角七号番地”。小岛友子是片中日籍教师的台湾恋人,也是2006年在恒春工作的过气日本模特的名字。

 

     《海角七号》讲述的是逸群台湾小镇“在乡人”(本地人)自尊自强的故事。对台北失望、回到家乡的乐队主唱阿嘉;在异乡创业做小米酒生意的客家人马拉桑;只会弹月琴的老邮差茂伯;在修车行打工、深爱老板娘的水蛙;唱诗班孤僻的小女孩大大;脾气暴躁的交警,因为阿嘉继父不服外人看扁台湾文化,要重振台南风采,组成了一支本镇乐队,要在几天时间里,创作两首歌曲并在演唱会上演出,友子则半推半就担任了这个乐队的监督。勉强搭起的乐队,在排练中磕磕绊绊,状况百出,最后直到演唱会结束时,每个人才分别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不同的人在这部电影里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男观众可以看田中千绘扮演的年轻友子;女观众则有日本偶像歌手中孝介和男主角、台湾歌手范逸臣可看;1945年的爱恨离别勾起了在日据时代生活过的台湾老人的怀旧心理;卖米酒的推销员马拉桑则是在底层挣扎的小人物的真实写照;恒春沙滩的摇滚音乐节让年轻人在银幕前兴奋起来;片中夹杂的普通话、闽南话、客家话及日语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不同的族群;南部小镇的美丽风光、新旧文化冲突的写实则吻合了台湾近年来逐步树立的“本土意识”;片中在教会里弹钢琴的小女孩大大在电梯里跟着随身听哼唱的“爱你爱到不怕死,但你若劈腿就去死一死”也成为新世代的“爱情宣言”,就连阿嘉无奈离开台北时,砸烂吉他并大喊“X你妈台北”,也被解释为对“台北股市跌跌不休”以及“陈水扁政治贪腐”的现实宣泄。

 

     《海角七号》被赋予了多元属性,音乐片、爱情片、乡土片,还有人将其归入日本所指的“疗伤系”(也称治愈系,是日本对节奏舒缓、放松的电影或音乐的统称)电影。

 

     《海角七号》引发了台湾观众“奋笔疾书”,宣布“马扁时代终结,海角时代来临”;也有网友续写《海角七号》,并将之命名为《天涯八号》。


     围绕《海角七号》的所有东西都火了,弹着月琴加入摇滚乐队的老邮差茂伯,以风趣、幽默、充满活力成为台湾跨时代的新偶像,被称为“国宝”。如今,人们会去恒春,把现实中的老邮差当作“国宝”,与他合影留念。

 

     《海角七号》为什么广受欢迎?“国宝”的扮演者林宗仁的解释是:“容易看懂,里面没一个坏人。”

 

     观赏《海角七号》,让我们“从爱情的角度来看历史”(魏德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又见雪落
后一篇:雪中怀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