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格莱姆技术训练体系与北京舞蹈学现代舞技术【4-3】/

(2012-02-02 23:19:29)
标签:

杂谈

分类: 现代舞与现代芭蕾

二、格莱姆技术训练体系对北京舞院现代舞技术训练的影响
http://dance.ccmedu.com/bbs/UploadFile/2009-12/200912112211690331.jpg    今天对于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欠来讲玛莎格莱姆的现代舞技术与作品可能已属于古典或传统意义上的现代舞范畴。如同她当年反叛其恩师丹妮丝一肖恩的甜美风格一样北京舞院成长起来的新代的现代舞人开始寻找,发现新的动作寻找自我表达的一种言语方式,寻找更能表现当代人或者当代中国人情感的动作方式。
    但有点玛莎的经典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收腹几乎是每个现代舞者都会经历的一种冲动即使把它作为种嘲笑的动机也无妨。这种基于生命本能的动作精神历久弥新,需要个性化的发展来加以维持。
    我们在学习借鉴这套技术体系时,同样需要个性化的认识和化解。在有了某种视野之后应该发现本土土的新生力量关注人的情感在自己的文化土堰中寻求变通和营养。这与我们当初引进玛莎格莱姆技术体系时的初衷正好不谋而合。在具体的探索实践过程中,不同的教师根据各自不同的艺术审美倾向、言语表达方式以及学习背景在教学中进行了不同的尝试。值得美注的是尽管每个个体的表现风格训练方法手段甚至训练目的都各不相同但是我们却在不同的训练课中,都不同程度地看到了玛莎格莱姆技术体系的影子,看到了玛莎对于我们的影响。

  1、保持玛莎·格莱姆技术原形及典型特征的现代舞技术课
    在北京舞蹈学院现代舞专业学科建立之初由张守和教授的现代舞技术课就属于这一范畴。张守和于1991年1月至1992年12月于香港演艺学院就读期间曾跟随著名美籍曰裔舞蹈家玛莎格莱姆舞团主要演员浅川高子学习格莱姆技术亲身感受了大师的谆谆教诲在教学中他极力主张将自己掌握的西方现代舞技术和方法尽力纯正地教授给学生。他认为对于现代舞专业教学来说我们应该是在摸索前进中逐渐成长发展起来的现代舞的发源地在西方且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所取得的成果更是有目共睹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吸收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学术成果。虽然说现代舞的核心是反叛创新但连这扇大门都没有打开从哪里来的反叛?从哪里来的创新?在这一教学

思想的指引下张守和首发将玛莎格莱姆技术训练体系系统地引入到北京舞蹈学院并且进行了长期规范的教学,由此开辟了一条具有实践与历史意义的探索道路。
    玛莎格莱姆技术体系总是始于席地而坐的收缩放松练习然而每初进行的这一点也是整个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教学内容将直接关系到舞者今后技术的掌握和完成程度。腹部收缩时的动力是从丹田以下的会阴部位发出进而带动腹部的收紧和吐气的完成同时与腹部相连的脊椎在收腹力量的冲击下进行上弧线的弯曲。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准确把握通过无数次枯燥的反复练习,才能较好的掌握这一核心技术。由此可见整个教学过程的艰辛程度。
    张守和教授的保持玛莎格莱姆技术原形及典型特征的现代舞技术课其变化和突破仍然是建构在传统或已有的动作基础之上的。事实上玛莎所做的事也是使这些那些对于她来说所谓的传统动作或技术为变成自己传情达意的工具而进行必须的一种形式意味上改变或再创造。她的这种做法通过她的技术体系通过一个张扬着生命张力的动作传播给不同的舞者,一代代年车轻舞者又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消化将这个技术体系变成其日后创作教学中的一种方法和基础进而影响了自己的技术及创作风格的形成。这也是玛莎留给我们后人的伟大遗产之一,同时这正是我们学习玛莎格莱姆技术体系的重要原因之所在。
    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张守和教授的保持玛莎格莱姆技术原形及典型特征的现代舞技术课只是众多国内外格莱姆技术课中的“一个”而已它是集中了最具典型特征的格莱姆技术于一体在不同程度上加入了自己对格莱姆技术训练体系理解认识的一个个体。当然我们也十分清楚这个个体是一定包含在玛莎格莱姆技术训练体系的共性之中,共性之魅力也正是通过这些个体最终将其呈现于世的。我们看到张守和的教学思想及其在教学中所倡导的严谨规范的学术风气通过学牛的身体得到了较好的休现同时获得了较高的评价。虽然这只是北京舞蹈学院迈出的一小步,但对于尚在咿呀学语的中国现代舞教育来说却是无可争议的大步况且这步走的扎实且方向正确。

  2、受格莱姆技术的影响吸收中国太极理论建构的现代舞技术课
    曾焕兴教授的现代舞技术课就是在格莱姆技术启蒙的基础上吸收了中国太极理论建构起来的。曾焕兴是北京舞蹈学院首届现代舞编导大专班的毕业生在校期问他的天赋加上执着上进的追求使得他在格莱姆技术课上显得格外的突出而韩芙丽技术的自然崔士布朗的放松技术的松弛流畅及其由此带来的身体重心的迅速变换给了他在格茉姆技术紧张痉挛之外的另一些身体体验使得他能够在紧张与松弛两极之间寻找到个恰当的平衡点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崔士布朗的放松技术恰恰又是对当时强大的格莱姆技术的一种极致的反叛正所谓没有紧张收缩哪来的放松与下坠。格莱姆的技术除了在身体运动方式给予其营养之外更多地给予了他某种内在的深刻的情感支柱和凝重的驱动力。在这两者之上出于个人对中国太极文化的痴迷以及对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文化的向往,他将自己的技术课建立在太极以圆为核心的形式之上强调丹田发力带动的同时通过肢体脚下手臂的开合运转乃至韵律的层层带动彰显出中国古典文化所蕴涵的特有的中和之美灵动之美。因而在曾焕兴的技术课上你看不到格莱姆技术的紧张感而更多的感受到一种太极文化所强调的一种无形中见有形的洒脱赋予了现代舞技术课种难以言说的中国味道。
    对于玛莎格莱姆技术的影响他认为他所关注的身体的开台转换运动方式尽管是任何人体运动共存的原理任何技术的完成都离不开对它的关注。在他这里丹田不再是欲望和痛苦的聚集地玛莎括莱姆技术中被赋予的戏剧心理因素在这里也不复存在他只是单纯的把它看成了一个圆,主宰人体运动的一个轴心从轴心开始发力带动整个人体的运动。这些体会也是在曾焕兴近十年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和完善的他说现在回过头来再看当初学习的格莱姆技术从中会体会得更深一些。
    以此为例,玛莎格莱姆认为腹部这个人类孕育生命的地方同样也是人类一切欲望的发源地。因此,她的技术将视为所有动作的发力源之一,并通过一系列伴随着风格化呼吸的收缩一放松传达着玛莎内心的图画世界。而作为东方人中国人的曾焕兴或许出于向心立地的内在本能同样把动力源深入到腹部丹田深处通过丹田的内收与外放从而形成了某种凝聚的力量这一源泉传达到四肢时,则能更加灵活、自由的完成动作。从外在形式来看在曾焕兴这里,丹田的内收与外放与格莱姆技术风格化的收缩一放松显然已经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可以看得出这种内收与外放的幅度和力度已经明显的弱化。而恰恰这种外在形态的弱化更加突显出其内在的控制力因素这种所谓的丹田的内收和外入,与其说是一种外在身体训练的动力源不如说它是一种内在的注意力和精神集中的方式。这种处理方式建构在以中国太极文化为背景的基础之上就更加显示山自然流畅灵动潇洒的中国古典韵昧也对应了东方化理解的呼吸原理及其内省性。
  经过近十年时间在教学中的不断摸索和实践,曾焕兴的现代舞技术谋得到了业内许多专业人士的好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至少是向着建设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现代舞技术课体系的目标迈进了一步,做出了具有实践意义的尝试让后来更多的人看到了未来前进的方向。

  3、受格莱姆技术的影响,吸收古典芭蕾特征建构的现代舞技术课
    从传统的角度来讲似乎现代舞与古典芭蕾生来就是一对矛盾体因为与拥有大量动作规范审美标准和保留剧目的芭蕾截然相反的是现代舞一开始是没有严格的动作规范统一的审美标准和任何保留剧目的。事实上他们的开山鼻祖比如邓肯恰恰是目为坚决反对古典芭蕾的这一切并称之为反自然的,因而是一点儿也不美的,才客观上创立了现代舞。但随着历史的发展现代舞与芭蕾舞之间从最初的对峙状态逐渐向一种融合,两者相互吸收有益于各自发展的精华相互补充完善。玛莎格莱姆技术为例从最初的与芭蕾训练的分道扬镳到逐渐认识到芭蕾训练的优长之处,也是经历了相当的一段时间的摸索的。回到现在进行时的今天在玛莎的影响之下,马南的现代舞技术课中同样没自将芭蕾作为一个与现代舞相矛盾的对象甚至在她的课堂上芭蕾训练的成分占到了相当的比例但作为观者的我们看起来却不会感到失调各种现代舞的技术与古典芭蕾的舞姿手位脚位很好的融合任一起现代舞技术的自由感真实感和古典芭蕾的直立挺拔裢协调地组织在一起。
    在进入现代舞领域之前,马南经过了北京舞蹈学院附中芭蕾专业的七年规范训练已经完全具备成为一名职业的芭蕾舞演员。可能是因为太过习惯于芭蕾的程式化使得喜欢挑战的她觉得索然无味也可能当时国内刚刚兴起的现代舞热潮触动了她的心灵她大胆地做出了改学现代舞的决定,一切对于她来说将从零开始重新起步。同样马南自身的现代舞训练最初受格莱姆技术的启蒙虽然格菜姆技术本身对于她的个人条件来说并不十分适合但是最初他还是从中体会到了一种新的身体训练方法一种新鲜事物带给她的快感。此外在多年的学习以及教学的过程中她自身也吸收了一些其他流派技术的精华之处。结合自身良好的芭蕾背景通过反复地实践形成了具有个人风格的现代舞技术训练课。
    从教学内容的大体情况来看马南吸收保留了格菜姆技术体系和芭蕾训练系统性强的组课方法。依次经过热身训练部分地面训练部分中间站立训练部分步伐移动训练部分跳跃训练部分等几块儿内容。具体内容根据训练对象的不同有所区别各个训练部分之间循序渐进相互衔接针对不同班级的不同情况和特点有目的性的展开教学。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她的芭蕾风格和特点不仅仅是体现在具体的某个外部的身体于形态或位置上而真正作用于外部真正因素台恰是来自对人的身体以及人体运动自然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以最基础的站位来说芭蕾强调的早外开而现代舞为了反叛芭蕾则逆其道而行主在我看来两者都不是晟符合人体自然的运动规律。在我的课堂上我首先不强调外开再一个我也不强调定要关,我是要求大家站在最符合人体自然运动规律的大八字部位就是因为在这一位置上它的运动是最自如的我想的是怎样能使肌肉最合理的运动可以避免受伤,让学生以景符合人体遁动原理的方法训练。
    在谈及格莱姆技术以及格莱姆技术对马南现在所进行的现代舞技术训练课的影响时她认为:玛莎的技术课特别要求丹田(小腹)的部分那么要求丹田就必然影响到身体重心的移动和转换这方面是我们现在所有老师都意识到的这些都在我的课堂上都受到了影响。重心的移动在现代舞的训练中那么重要,而且玛莎的技术课是我接触现代舞第一个学习的技术课第一次对一个人来说永远是最重要的,我虽然不会刻意的去想这个动作或者这个重心移动是从格莱姆技术中来的但它已经潜移默化的融入到我的血液中了。从具体的影响来说格莱姆技术这一套系统的体系的结构或者说组课方法对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当然这也和我的个人学习背景不可分割。另外在精神意识层面,通过学习格莱姆技术我认为玛莎她很伟大不只是因为她创造了这么一个技术体系而是她几十年一直在坚持着做一件事情而且她成功了。

  4、受格莱姆技术的影响吸收多种流派建构的现代舞技术训练课
    现代舞作为种西方舶来品我们在吸收借鉴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我们自身文化的特点和需要。说得具体点在外来文化与本国文化碰撞或接触时,总有个由时代社会的国情和民族心理个性需要而发生的选择扬弃改造转型的推陈出新的过程。随着北京舞蹈学院现代舞专业学生的相继毕业当他们站在教师的高度进行教学时他们对自己曾经学习过的以玛莎格莱姆技术训练体系为代表的一系列经典的现代舞拄术会有一种新的理解和感受并将个人对现代舞技术训练的一些认识融入其中,从而建立健全自己的教学。在这样的前提下以余粟力张永庆肖向荣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进行的现代舞技术课教学呈现出如下共同特点:
    (1)长期系统地接受过玛莎格莱姆技术的训练因而在教学中受格莱姆技术的启发和影响程度较深。他们先后亲身经过国内外多个格莱姆技术专家的教学包括张守和曹诚渊瑞娜格鲁克等。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基本的学习背景从这个班毕业的学生在其日后的技术课的教学中部带有较明显的格莱姆技术的影响。
    (2)教学过程中除了吸收格莱姆技术的精华之外同时借鉴了其它众多现代舞流派的技术并将这些技术融入到个人的教学当中。大学学习期间除了系统接受格莱姆技术体系训练之外同时也接受了其他流派的些现代舞技术训练包括林蒙技术堪宁双技术等跟随不同的中外专家学习。自然而然他们的身上也吸收了不同专家的优长以及更为丰富的知识其他如张永庆毕业后曾赴香港演艺学院和香港现代舞团进行深造有机会接触和获取更多国外现代舞发展的最新信息。
    (3)经过长期的教学时间,虽然暂时还未抓住某个核心点来支撑他们的教学但是他们却都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并将这些个人认为对身体训练有益的成分在自己的课堂上予以强调。以亲粟力为例:毕竟中国现代舞证是不同于外国,我们有自己的文化和东方人的身体,比如我们演员不同于欧美的演员他们一般都会有良好的芭蕾基础非常漂亮的下肢。而我们则更为关注上身特别是腰以上部位的表现力实际上我是比较注意了这点比如手臂的练习等。我主要抓住了手臂的东西进行强调我认为一个好的演员手臂会说话了,有表现力了,那基本上有一半是可以看的了。(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