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皮娜·鲍什版《春之祭》

(2009-10-13 09:42:41)
标签:

杂谈

分类: 现代舞与现代芭蕾

皮娜·鲍什版《春之祭》皮娜·鲍什版《春之祭

    根据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改编而成的三幕歌舞剧《春之祭》,明显继承了德国表现性舞蹈的传统,并且已经包含了皮娜·鲍什基本的表现手法;这些手法在皮娜·鲍什稍后的作品中都得到了继续发展和不同程度的演绎。
    歌舞剧的最后一部分《春之祭》在首演后不久就被改成了一部独立的同名作品,并成为乌珀塔尔舞剧团演出次数最多和最成功的作品。除了更接近于舞剧的第二部分之外,这是迄今为止最后一部从传统意义上进行编舞的作品。它同时标志了戏剧手段的不断极端化和逾越对传统舞蹈的理解这一发展过程的结束点和转折点。

以下图片为皮娜·鲍什版《春之祭》2007.9.19在北京演出剧照

皮娜·鲍什版《春之祭》皮娜·鲍什版《春之祭》皮娜·鲍什版《春之祭》皮娜·鲍什版《春之祭》    可以说,通过《春之祭》这部作品,从一个狭义上的舞蹈艺术阶段走向终结,紧接着出现了一系列被称为乌珀塔尔概念的现象。蒙太奇的原则,把语言包括在内,对六十年代的艺术发展史的加工等都变成了决定性的风格特点。就这一点来说,从《春之祭》出发来介绍乌珀塔尔舞剧团是完全合理的,这部作品也使皮娜·鲍什第一次获得了广泛的认同。
    在当代国际舞台上,享誉世界的德国艺术大师皮娜·鲍什的作品独树一帜,她是伟大的艺术创新者和永不停止的革新家,其作品每每激起观众强烈反响,世人对她的作品爱恨交加,难以名状,而她对当代艺术特别是舞蹈的贡献有目共睹永不磨灭,被誉为“违背加冕的舞蹈女皇”。
    曹诚渊则将她比喻为舞蹈界须仰视的高山。
    曹先生介绍说:1913年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在巴黎首演的时候,就曾经因为打破了音乐和舞蹈的传统而遭致两拨观众泾渭分明,且为维护各自观点而大打出手。而1978年皮娜·鲍什编舞的《春之祭》,更以古典芭蕾的功底和现代艺术的激情震撼观众,其争议之激烈不逊于1913年的首演,被认为是划时代的杰作。
    皮娜·鲍什的《穆勒咖啡屋》更是她开创“舞蹈剧场”概念的范本杰作,可以说,皮娜·鲍什的出现(访华演出后不久逝世),将成为中国舞界近期最大的文化事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碗馄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