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芭蕾产生了一位大名鼎鼎的巨人,他就是安东尼.图德。他曾是兰伯特夫人的弟子,与阿什顿一起属于英国老一辈编导大师,也是二十世纪中叶三大芭蕾编导大师(巴兰钦、
阿什顿、图德)之一。

安东尼.图德1908年出生在英国伦敦,1939年移居美国。
1931年图德自己的推出的处女作《交叉系袜带》是根据莎士比亚的戏剧《第十二夜》改编的芭蕾。
1936年和1937年是真正给他带来荣耀的时间,他于1936年创作的《丁香园》和1937年创作的《阴郁的挽歌》。于是得到成绩与鼓舞的图德......
1938年与另外两个人组织了“伦敦芭蕾舞团”,并在这个团里首演了他的新作《巴黎审判》和《节日演出》。
1939年年他赴美演出,并于1939—1950年担任“美国芭蕾舞剧院”的艺术指导。这时期他的艺术创作日趋成熟并达到高峰的黄金时期。在这里他相继创作了他的一批代表作:《火柱》(1942)、《罗米欧与朱丽叶》(1943)和《潜流》(1945)。
1951—1952年他为纽约市芭蕾舞团编导了《茶花女》和《光荣》。
1949—1950年、1963—1964年他还两度出任瑞典皇家芭蕾舞团的艺术指导,并于1963年在那里创作了芭蕾舞剧《回荡的号角》。
1967年应阿什顿之邀为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编导了芭蕾舞剧《影子游戏》,1968年又继续编导了芭蕾舞剧《流浪的骑士》。
由于图德创作的芭蕾当时就成为二十世纪芭蕾的经典之作,因此从二十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各地著名芭蕾舞团争先恐后邀请他复排他自己的作品,一时间,西方各地剧场里到处都有他的作品出现。
图德最大的贡献是他创立了被后人称为“心理芭蕾”的流派。在图德的作品中仙女、公主、天鹅根本就无处安身,因为他们太理想了。图德的创作灵感通常来源于与人性有关的复杂情感,这些主题往往与超越了民族、国别的人性及普适性题材有关,他显然是受弗洛伊德心理学说的影响?着力探索人物的内在世界.开掘他们的潜在意识,表现他们瞬息即逝的矛盾复杂的心理变化?以细腻生动的艺术手法刻画现代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这样他便把现代人物、现代人际关系、现代生活引入芭蕾舞剧之中,为芭蕾艺术的发展开拓了一个新天地。正因如此,他所用的芭蕾语言大量引入现代舞的成份,这在他那一辈老编导中也是罕见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