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木兰归》中国古典舞作品赏析

(2009-01-29 19:29:49)
标签:

杂谈

分类: 史河舞论

舞蹈编导:陈维亚   舞蹈音乐:根据豫剧《花木兰》唱段改编   舞台美术:贾殿润、张玉华、杜国
舞蹈首演:1987年北京   首演团体:北京舞蹈学院   首演演员:丁洁

 

  荣获奖项:1987年荣获第二届北京舞蹈比赛优秀创作奖;1988年第二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优秀剧目创作奖,丁洁荣获中国古典舞女子成年组一等奖。
   
  舞蹈根据著名叙事诗《木兰辞》和豫剧《花木兰》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创作改编。花木兰是中华
民族富有传奇色彩的女英雄之一,相传她女扮男装替父从军12年,驰骋疆场,英勇杀敌,屡建战功。胜利班师后,可汗问她有什么要求,她说:“木兰不用尚书郎,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木兰辞谢了一切封赏。回到家乡后换上了女装。“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作品以独舞的形式,以中国戏曲舞蹈中女子武舞的舞姿动态为主要素材,用流传很广的豫剧音乐唱段为伴奏,适当地融进了爵士舞等外来艺术的节奏。舞蹈没有演绎文学作品和戏剧作品中的情节,而是充分发挥舞蹈的特长,以集中抒发花木兰从战场归来后的满腔豪情为艺术目的。丁洁的表演神采飞扬、英姿飒爽、俏而不浮、节奏铿锵,成功地塑造出了花木兰巾帼英雄的舞蹈形象。
  该作品在1988年举行的第二届全国艺术院校“桃李杯”舞蹈比赛中获优秀剧目奖,丁洁获中国古
典舞成年组女子第一名。在一段唱腔伴奏下展现了,一个特定的情景,编导就摄取这么一个侧面开辟了舞蹈的“用武之地”。木兰姑娘跑马奔骑,自豪妩媚都在每一举手投足之中,将个假小子的特定性格、情绪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戏曲的手、眼、身、法、步之韵味成了舞蹈的特色。无论什么时候,舞蹈都应当用自己的语言讲自己的话。戏曲进入舞蹈的创作天地,它的一切都应像其他任何素材一样,成为舞蹈加工的材料,同时又是舞蹈所能吸收的养分,而且更是舞蹈既肯定又力图摆脱的对象。
  编导陈维亚以自己的杰出才华丰富了中国古典舞创作的形象画廊——从《木兰归》《挂帅》到《
大师兄小师妹》《秦俑魂》……无不如是。作者:贾安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