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的小动物进化较其他大陆要慢,也许是长期与当地土著人共同生活惯了,不惧人。白人的入侵已有三四百年,多少干扰了本土动物的生活习惯。生活在澳洲大陆的小动物,惹外来人喜爱。

考拉,可爱逗人,毛绒绒,抱它也不恼。它不喝水,以桉树叶为食,嗜睡,据说一天要睡22小时。是澳洲的国宝,相当于中国的熊猫。

袋鼠,品种多,数量也众。在澳洲袋鼠比人还多。崇尚人性的西方人,也尊重动物,有动物保护组织。但当动物损及人的生存时,也会不顾动物的利益。袋鼠生存能力、繁殖能力比人还强。过量的袋鼠损害了植被,甚至影响了交通,在高速公路上经常看到被撞死的袋鼠,被撞的车也毁了。当地政府就组织掠杀,以维护人的权利。袋鼠在人面前是弱者,肉被搬上餐桌,皮被用来制成用品,睾丸皮被制成幸运袋,生殖器则被当作滋补品,据说袋鼠性能力十倍于马。可怜啊,袋鼠。

这种动物好像见过,抓鱼为生。

最遗憾的是没有小企鹅的照片。在墨尔本有个企鹅岛,观赏企鹅没有比它更适合的地方。导游书上写着,黄昏时节看企鹅上岛,非常富有想象力。登岛时被告知不得携带任何拍摄器具。万里迢迢空手而归,岂不可惜,我还是偷偷的把长短镜头带上了岛。
企鹅有许多种类,生长在企鹅岛上的是精灵企鹅,高约30-40厘米。企鹅群类有自己的道德规范,一夫一妻。妻在岸上筑巢育儿女。丈夫出海捕鱼,早出晚归。傍晚时分,三五成群的雄企鹅上岸回家,去与等待一天的妻儿相逢。看到这个景象,游客的表情都十分相似,惊讶、不忍打扰。我更是对人的生存方式生出许多疑惑来,在地球上,原来许多动物的生存方式、道德规范与人类惊人相似。人肆意消耗资源,毁坏环境,追求所谓的发展,该是多大的罪过。假如有外星人悬在空中观察人的生活,那是什么感觉?从上岛到离岛前后一个多小时,不要说拿相机去拍它们,连再回去看一眼惊扰我也不敢了。真想写一份建议给当地政府,应该劝阻人们不要去惊扰精灵企鹅的生活。我的这个想法居然获得当地导游的认同。经常有绿色保护组织在这里抗议。想想企鹅的生存环境,想想人的生存环境,应该有一个共同的答案。

有一种叫负鼠的,生长在丛林,很少见到。运气不错,抓拍到了其模样,尾巴长,头有点大。

食火鸟,说是鸟,却不会飞。坚硬的鸡冠,头部呈鲜艳的蓝色,脖子鲜红色,黑色羽毛,爪子锐利。因为不会飞,被放在公园里供人观赏。当地人警告,别去碰它,它的爪子伤人。想想也是,任何一种动物能生存下来,总是有其绝招。对于食火鸟来说,如果没有利爪,那还不任其他动物宰割。达尔文说的对,适者生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