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边城》弥漫着浓浓的湘西小镇的气息,“到了一个地方叫茶垌的小山城时,有一条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有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早年读《边城》,眼前总浮现这么一幅清晰的画。
有机会去湘西,朋友执意要去张家界,我却不肯,最后还是选择了凤凰城。这里是沈从文先生的故乡,《边城》描述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小城还在,城外的小溪还在,那座白色小塔还在,城内的沈老先生的故居还在。这一切让我欣喜不已。
走完城内城内那棋盘般交错的青石小路,再去城外小溪。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就像夹着一个、两个不和谐音符旋律,听起来别扭。
沈老先生当年回乡间落笔,将朴实无华的、原生态的乡土人情留给了后人。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那如诗的画卷已被涂抹的面目全非。城里充满了商业味,家家开店,户户设摊,行人接踵比肩,流行歌曲播放的震天响,找不见带湘味的叫卖声。曾经乡土的凤凰城有些浮燥。
城外小溪具有亲和力。退掉城外四星客房,在一家临溪的客栈落脚。客栈以床位计价,80元一张床,空调费另算。包一间两个床位的房间,200元一天可以承受。
夜幕降临,依稀找回一些怀旧的感觉。白天的嘈杂褪去,窗外的流水声成了主角。当地妇人像有约似的,出小城在溪边占一席之地,“嘭、嘭、嘭”捣衣声此起彼伏。
踩着断石铺成的“桥”,去溪对岸找一家茶楼临窗闲坐。在沈老先生笔下,这一带属于乡野了,上下水的货船在此歇息。近几年沿溪建起了一溜新建筑,虽是仿吊脚楼式样,挂上眼熟的红灯笼,热闹是热闹,却难与古城相协调。
晨雾笼罩中的城边小溪,是现如今凤凰城最美的景色。雾气弥漫,溪水叮咚,吊脚楼在雾气中时隐时现,仿佛悬在半空中。早起的船工、赶上学的孩子和勤劳的主妇俨然是溪上的主角。
当白塔后的日头升起,晨雾褪去,古城又开始嘈杂的一天。边城的感觉只有晚上和早晨才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