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挥砖砸向违章车

老人跑向违章车

贴在信号灯柱上的“宣战书”
兰州晨报今天报道了一篇题为《老人持砖连砸30辆闯红灯违章车辆》的文章。说的是7月9日晚,一位老人站在南滨河路金港城小区北门前的斑马线上,手中拿着砖块,只要有车辆闯红灯经过,老人便会用砖块砸向违章车辆。老人称,一些司机在斑马线上无视行人,他此举就是为了教训这些违章司机。据不完全统计,当晚被老人砸中的车有30辆左右,有人为老人的行为喝彩叫好,也有人认为老人行为合情但不合法。由此,引发了老男人许多深层次的思考:机动车违章有人砸车,行人违章该怎么办呢?
老男人每天开车上班要经过很多十字路口,形形色色的违章现象每天都重复上演。最终发现,其实行人和自行车的违章现象要比机动车严重得多。只是行人和自行车不好处罚,警察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干着急没办法,经常会出现一个长达30秒的信号灯由于行人的干扰只能通过两三辆车的情况,我们想想,交通怎么可能不拥堵?有一天,老男人直行到路口,明明是绿灯,一群人却闯红灯横穿斑马线,老男人车头出了斑马线一半被迫停下来,交警看到了不但不管行人,非说老男人是故意停下来想掉头。老男人气愤之下,下车与警察据理力争,最终终于把警察说得哑口无言,把行驶证和驾驶证乖乖还给老男人。老男人仔细观察过,凡是乱闯红灯横穿马路、横跨隔离栏杆,把自己的生命安全完全交给别人的那些人,从长相上就能判断出来脑袋是被门挤过的。那么机动车闯红灯违章有人砸车,还有人叫好,自行车、行人违章该怎么对付呢?
首先,老男人呼吁尽快修改交通法规。现在的交通法规规定,只要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事故责任都是机动车的。这一点虽然是基于弱势群体保护和人道主义的规定,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现在的行人和自行车(包括电动车)哪个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呢?一个个认为自己都是不坏金身,有的人认为机动车根本不敢撞自己,更有的人故意让机动车小小磕碰一下讹诈几个钱。老男人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太原话叫“跌马马”,北京话叫“碰瓷儿”。那还是小男人出生第五天的事情,老男人借了个车去医院接母子出院,在一个拐弯处,由于人多,老男人几乎都已经停下了,一辆自行车不知道怎么就钻到车轮下面了,然后对方就说要私了,然后去了医院照相后,亏得大夫正直,直言对方的骨折是旧伤。可即使这样,老男人接母子心切,没心思和那人纠缠,还是花了五百大洋了事。现在想起来就生气。所以,建议交通法规尽快建立事故责任机制,如果是行人没有遵守交通法规造成事故的,无论事故有多严重机动车只要没有违章就不承担任何责任。这样一来,老男人可以保证首先行人和非机动车一定会把自己的生命安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大家都会想如果对方没有违章是不会为自己的违章行为买单的,毕竟没有几个人是真的想和机动车比谁硬谁软的。
其次,老男人呼吁城市的每一个十字路口都应该安装电子警察和监控系统。曾经在电视上看过国外在十字路口安装了监控系统,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横穿马路的时候,喇叭里就会传来监控中心工作人员的声音,让他退回去。并且违章的情形会被监控系统录下来,在新闻等节目上曝光,这样有个别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和非机动车就可以有效地去制止,比交警现场管理效果还要好。至于机动车违章行为当然要靠电子警察去管理,毕竟我们的国民素质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
第三,老男人呼吁所有的家长要给孩子做个榜样,教育我们的下一代要把生命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老男人每天送小男人去幼儿园的路上,尤其是到了幼儿园附近,经常看到有很多家长为了和机动车抢时间,居然把孩子推到前面,认为这样机动车一定不敢抢,一定会踩刹车。殊不知万一有个马路杀手把刹车踩成油门怎么办?大人这样教孩子,孩子长大了当然也会这样去做,如此恶性循环,我们的交通会变成什么样?说来说去,交通秩序还是需要我们每一个参与交通的个体来共同维护的,这方面,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虽然人口多,但由于人口素质相对较高,情况反而要好得多。因此,老男人认为,提高人口素质,尤其是教育孩子正确的过马路方法和保护自己人身安全的方法是最重要的。
希望我们的国民不要再把自己当做是有九条命的猫,不要再和机动车比强壮,不要再拿自己的生命当赌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