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确把握孩子的敏感期

(2007-10-16 09:24:29)
标签:

育儿/亲子

亲子

教育

敏感期

分类: 老男人瞎说
     成成八个月的时候,喜欢破坏东西,什么玩具到了他手里都难逃厄运,最后的下场都是支离破碎;两岁的时候,有一次去肯德基吃饭,他去玩滑梯,结果走的时候硬要和他一起玩的一个小姐姐和我们回家,任凭成爸成妈如何劝说都无济于事,最后只好强行抱回车上,结果,知道进家后一个小时内,一直都在哭,嘴里念经一样不停地说:“让姐姐回成成家,我想姐姐了。”现在两岁半了,开始见了人不打招呼了,过去见了人总是亲热地叫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什么的,现在任凭怎么说他都不理你那套,就当没听见;今年国庆,成爸成妈带成成去天津北京玩了一圈儿,宾馆住的不错,就是想不到成成居然不在宾馆拉屎,非要回家用他自己的小鸭盆盆拉屎,结果,第一天没拉,第二天憋得他直摇头也不肯让妈妈把着拉,最后宁可拉在裤子里(当然,第三天情况有所好转,因为爸爸又给他买了一个和家里一样的盆)正确把握孩子的敏感期正确把握孩子的敏感期
  上述的现象,是否在您养儿育女的过程中似曾相见?可惜许多父母不是没有发觉,便是觉而不察,亦或觉而不知如何进一步帮助孩子。以致错失了幼儿期独有的生命力。
  一、何谓敏感期?
  孩子从呱呱落地後到会走路。说话、吃饭、写字……,一切从无开始,是如何完成这件"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以适应这个复杂的世界的呢?
  那是因为自然赋予正在发育成长中的生命特有的力量。助长幼儿发展的主要动力有二:一是敏感力,一是吸收性心智。其中的敏感力是指一个“人”或其他有知觉的生物个体,在生命的发展过程中,会对外在环境的某些刺激,产生特别敏锐的感受力,以至影响其心智的运作或生理的反应,而出现特殊的好恶或感受,这种力量的强弱,我们称之为"敏感力"。
  当敏感力产生时,孩子的内心会有一股无法遏止的动力,驱使孩子对他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直到满足内在需求或敏感力减弱,这股动力才会消逝。而这段时期就被我们叫做“敏感期。
  二、掌握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九大敏感期 
    1、语言敏感期(0至6岁)
  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形,并发出牙牙学语声时,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学习语言对成人来说是件困难的工程,但幼儿能容易的学会母语,正因为幼儿具有自然所赋予的语言敏感力。语言能力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因此,父母应经常和孩子说话、讲故事,或多用"反问"的方式,加强孩子的表达能力,为日後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基础。
    2、秩序敏感期(2至4岁)
  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无所适从。孩子会因无法适应环境而害怕、哭泣,甚至大发脾气。因而确定"对秩序的要求"是幼儿极为明显的一种敏感力。幼儿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如果爸爸妈妈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当孩子从环境里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智能也因而逐步建构。
    3、感官敏感期(0至6岁)
  孩子从出生起,就会凭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三岁前,孩子透过潜意识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围事物。三一六岁则更能具体的透过感官分析、判断环境里的事物。因此,您可以在家中准备多样的感官教材,或在生活中随机引导孩子运用五官,感受周遭事物。尤其当孩子充满探索欲望时,只要是不具危检性或不侵犯他人他物时,应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
    4、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至4岁)
  做父母的经常会因为忙碌而忽略了周围环境中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却常能捕捉到其中的奥秘。因此,如果您的孩子对泥土里的小昆虫或您衣服上的细小图案产生兴趣,正是您培养孩子具有钜细靡遗、综理密微习性的好时机。
    5、动作敏感期(0至6岁)
  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最是活泼好动的时期,父母应充分让孩子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并帮助左、右脑均衡发展。除了大肌肉的训练外,也要强调小肌肉的练习,亦即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教育,不仅能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也能帮助智力的发展。
    6、社会规范敏感期(2.5至6岁)
  两岁半的孩子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而对结交朋友、群体活动有明显倾向。这时,父母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节,使其日后能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
    7、书写敏感期(3.5至4.5岁)
    8、阅读敏感期(4.5至5.5岁)
   孩子的书写与阅读能力虽然较迟,但如果孩子在语言、感官、肢体动作等敏感期内,得到了充足的学习,其书写、阅读能力便会自然产生。此时,父母可多选择读物,布置一个书香的居家环境,即能使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
    9、文化敏感期(6至9岁)
  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萌芽於三岁:但到了六——九岁则出现想探究事物的强烈需求,因此,这时期“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块肥沃的田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爸爸妈妈可在此时提供丰富的文化资讯,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延展至关怀世界的大胸怀。
    三、敏感期的教养重点
  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幼儿的生命助力,如果敏感期的内在需求受到妨碍而无法发展时,就会丧失学习的最佳时机,日后若想再学习此项事物,不仅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时间,成果亦不彰。而如何运用这股动力,帮助孩子更完美的成长,正是成人的职责。以下几点建议,可以帮助父母及时把握孩子的敏感期:
    1、尊重孩子为有能力的个体
  孩子是具有能力的天生学习者,他们会循著自然的成长法则,不断使自己成长为"更有能力"的个体,这是父母首要改变的观念。
    2、细心观察敏感期的出现
  每个孩子的敏感期出现时间并不相同,因此成人必须以客观的态度,细心观察孩子的内在需求和个别特质。
    3、布置丰富的学习环境
  当爸爸妈妈观察到孩子的某项敏感期出现时,应尽力为孩子准备一个满足他成长需求的环境。
    4、鼓励孩子自由探索、勇敢尝试
    当孩子获得了尊重与信赖后,就会在环境中自由探索、尝试。
    5、适时协助而不干预
  当孩子热衷於有兴趣的事物时,大人“应放手让孩子自己做”,避免干预。不过,并非要丢下孩子,完全不管,而是适时予以协助、指导。
    “经历敏感期的小孩,其无助身体正受到一种神圣命令的指挥,其小小心灵也受到鼓舞。”敏感期不仅是幼儿学习的关键期,也影响其心灵、人格的发展。因此,父母应尊重自然赋予儿童的行为与动作,并提供必要的帮助,以免错失一生仅有一次的特别生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成成生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