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毛发:联结北京-科隆

标签:
文化 |
分类: 无界推荐 |
草场地工作站·交叉2008
日期:2008年9月24日至10月12日
地点:草场地工作站,北京
策划/运作:草场地工作站/生活舞蹈工作室
合作主办: 风雷视听, BORNEOCO/ CultureXpress(荷兰)
今年发生在草场地工作站的“交叉”,是第四个年头,依然和之前一样,当代舞蹈剧场表演、纪录片放映、及“表演空间”和“影像论坛”是“交叉2008”节目的两个主要内容。作品展示提供的是一个舞台和空间,让这些代表着不同探索和思考的作品在此和有兴趣的观众见面,同时,安排的各种工作坊和讲座,又是一个现场发生的交流和学习的重要内容。
“交叉2008”的“表演空间”节目依然重在展示国内最新现代舞原创,此外,也将展示来自欧洲的当代舞蹈剧场富有创意的最新作品。
演出作品包括来自北京的生活舞蹈工作室的最新作品《回忆》。2008年9月在法国里昂舞蹈节(Les Biennales de
Lyon)首演,之后巡回演出于德国杜塞尔多夫tanzhaus nrw剧场和巴塞罗那Teatre Mercat de les
Flors剧场。现在回到北京,在“交叉2008”的首演是一个长版本,8小时和观众在剧场中度过。
最新的国内舞蹈剧场原创作品,还有从草场地工作站“青年编导计划”2008年度(也及该计划的第三届)的8个作品中评选出来、进入“发展阶段”的两个作品,其中有来自北京的连国栋的作品《心象》和陶冶的《重》。两个作品都是国内的新人新作。
“新人新作”还有来自欧洲的四个当代舞蹈剧场作品,其中有来自西班牙的索尼娅·戈麦斯的《自然之2》、瑞士的妮娜·瓦隆的《最初对位》、德国的本·瑞普的《爱、死亡和魔鬼-活动:对美的练习观看-图像2:暗室》、塞浦路斯/德国的阿利克桑德拉·魏厄斯托《终点》。这些年轻的欧洲当代舞蹈剧场创作者,今年五月都来到草场地参加“五月艺术展示”的中欧当代舞蹈剧场交流项目“中国移动”交流,5个月后,他们都带着自己的作品在“交叉”舞台上交流。
总共7个来自中国和欧洲的“新人新作”将在“交叉2008”中共同组成两台作品一起演出。可以看作这是一次中欧年轻的当代舞蹈剧场创作交流的平台。
从2005年开始的“交叉”,每年都有来自荷兰的富有创造力的当代舞蹈作品,今年也不例外,是著名编导安德列·金格拉带来的《乌托邦及其他》。这是一个以剧场作品来关注当下社会问题的作品,同时舞台装置、影像等多媒体和演员表演构成富有创意的剧场语言。
特别介绍的还有来自德国艺术家安吉·海森和罗兰德·凯瑟最新创作的特定场景演出作品《中国-毛发:联结北京-科隆》。安吉·海森和罗兰德·凯瑟是草场地工作站的老朋友,自2005年第一次来到草场地工作站主持了表演工作坊之后,就一直持续和草场地保持联系与合作,包括去年重新返回主持工作坊,筹备“毛发:北京-科隆”的作品。这个作品的特点除了非同寻常地发生在一个自然地点(草场地村的“红院”内),而非在通常的剧场外,还有,演出有5个中国演员和4个德国演员共同合作。该作品今年8月在德国科隆首演,现在是在北京的首演。
时间:2008年10月10日至12日
地点:北京朝阳区草场地105号 草场地工作站
活动介绍:
“毛发”在普通人的理解中只是身体组织结构,但对于艺术表演家来说,“毛发”是可以被赋予无限的文化意味。10月10日至12日于北京草场地工作站,将上演一场最新“中国-毛发-连接
北京-科隆”主题表演项目。该表演是是安吉.海森与罗兰德.凯瑟以德国和中国跨文化交流为方向所着手制作的最新项目。
海森与凯瑟近年来一直将“毛发”作为创作的主题。他们将毛发这一主题素材同两种不同文化相结合,从而赋予了毛发无限的文化意味,使得此主题得以多角度的诠释。此项目可以看作是一部以欧洲的角度去接近和理解中国的文化,社会,历史和人文的各方面的作品。与此同时分别来自两个文化背景的表演者们也将把他们亲自置身于另外一个文化环境中的个人体验和思考融入到艺术表演中去,从而进一步诠释“毛发”这个主题。
安吉.海森与罗兰德.凯瑟从两个文化背景的各个角度,如童话与神话,潮流与时代感,政治与经济,宗教与社会等方面对“毛发”这个主题进行了透彻的研究,并借助陈述及虚实结合的表达手段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将其在此表演项目中通过“爱的中德词典”,“续发不息”,“发的梳洗”,“面团的歧用”以及“出发的车辆”等各个场景展现在观众面前。同时让人们将毛发与自身的经历和记忆相结合,
使得不同的联想与情感呼之欲出:从憎恶,恶心,疼痛到吸引,热情与占有。
作者简历:
安吉.海森出生于1954年,成长于委内瑞那、秘鲁,从1975年起,作为一个舞蹈、剧场和装置艺术家定居于德国科隆。主要创作方向是“特定场景”演出创作,一种非剧场的、环境表演创作艺术,在安吉•海森的作品中,涉及到的还有声音、现场音乐和各种装置艺术作品。其作品主题始终关注现实与社会,而且不仅在德国、也在世界其它地方创作作品。
罗兰德.凯瑟,1958年出生于德国,1987年定居科隆,自1993年起,和安吉•海森共同合作创作作品。
安吉.海森与罗兰德.凯瑟选择了北京的表演场地是位于朝阳区的草场地。草场地临近城市郊区,目前仍保留着乡村结构。它既是很多小商贩的集结地,也是工人家庭与学生的居住地。当街随处可见食物路边摊,露天临时修理工。与传统的生活方式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四周由政府和私人投资而如雨后春笋般林立的高层建筑物。北京有名的艺术长廊就分散在这一区的民舍间。城乡结构的迅速变化,使得人们相信,整个街区的面貌似乎一夜之间就能焕然一新。
注:歌德学院举办的所有活动除特别提示外全部免费,期待你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