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文化矢野浩二杂谈 |
分类: 心情随想 |
主题是“浩二眼中的中日”
我在中国12年,第一次参加了讲座。
作为在中国发展的外国人,能有这么好的机会,我觉得非常值得,也非常荣幸。
其实,作为演员重要的部分和人的交流的重要的部分是相同的。
演员要理解了解角色。不管演好人还是坏人,要理解。
和人交流的事情也是一样。
为了和对方的更好的交流,必须要了解对方,理解对方。
总之,不管什么事情,一切都是从了解开始的。
那就怎么了解才好呢?
有机会的话,最好更多的和对方国家的人交往,或者去对方的国家,用自己的眼睛去了解,去理解。
最近有一个日本媒体朋友来北京,他们第一次见到了那么多中国人,
那个日本记者说这次来北京,才知道了中国人是那么热情,那么有活力。
而且中国人对客人的款待非常周到,比如在吃饭时不停地说『你吃这个,吃那个!』帮他夹菜,倒酒、
让日本人感到回到自己的家人身边的感觉。
那个日本人和他以前想的印象完全不一样。
听说,有一个中国朋友去日本旅游。他本来对日本的印象不是那么好。
但是,去日本后才知道其实很多日本人跟中国人一样,爱和平,也很礼貌,
在问路时,日本人会很认真地给他解释怎么走。这也是和以前他想的印象不一样。
中国和日本有一个共同的成语,百闻不如一见。就是这个意思。
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因为国家不同嘛。
不过,人的喜怒哀乐,大家都有。谁都能理解。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其实中国人日本人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只要能理解这个喜怒哀乐就足够了。
因为中国人也喜欢日本的文化,比如说动漫,高仓健,山口百惠,东京爱情故事等等
日本人也一样,引进了汉字,茶叶,佛教,儒家思想等等。。
还有不少日本观众喜欢中国的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等小说。
首先第一是互相要了解。
第二是要明白我们之间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的不同。
还有一个重要的是,对日本有兴趣的中国朋友们,对中国有兴趣的日本朋友们,
有日本朋友的中国朋友们,有中国朋友的日本朋友们,
还有,在中国生活的日本人,在日本生活的中国朋友,其实每个人都有管道。
我有和中国朋友交往的管道,也有和日本朋友交往的管道,
我们把这些管道加在一起,
那就会变成很粗,很结实的中日之间的管道。
这样的话,不管出什么问题,这个结实的管道不会轻易地被损坏。
我觉得,双方的年轻人做友好的管道,那是我们今后的课题。
我的女儿现在两岁半,她是中日之间的宝贝。
为了将来的孩子们,要建一个美好,更好的中日关系,那是我最大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