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叶挺与陈诚

(2022-04-22 10:19:12)
标签:

历史

导语:这篇令人感动的文章,其中的许多细节让我无限感怀。字里行间看到我爷爷的形象更加清晰,他那颗骄傲的头颅始终昂起着,绝不会为偷生而低下。也更加理解他“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的真切含义。

一早第一件事就是叫儿子过来聊聊读这篇文章的感受,儿子说;他要是没那么倔,也不至于死那么早。但那也不是叶挺了。

叶大鹰

《叶挺与陈诚》文——童志强白中琪

与邓演达、严立三、叶挺、黄琪翔等广东籍学长气质相投,之前又曾在粤军第一师历练,遂于19233月转投邓演达、严立三的粤军第一师负责孙中山大元帅府的警卫事宜,同年经邓演达、李济深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

陈诚与叶挺在粤军和大元帅府警卫期间来往过从,交集颇深,而毕业于保定军校第六期的邓演达则成为他们共同的精神领袖。

1924年后,叶挺和陈诚走上了各自不同的道路。尽管分道扬镳,但并不妨碍他们早年结成的友情。叶挺积极参加宋庆龄、邓演达筹建第三党以及十九路军福建事变等反蒋活动,遭国民党通缉。即使如此,陈诚与叶挺、邓演达的联系并没有中断。他们之间惺惺相惜,互通款曲,亦为老蒋默认。

1931817日,邓演达在上海被密捕。823日,陈诚从友人处获此电讯,当夜即给蒋介石发去保释电。918日,日军悍然进攻东北。922日,陈诚从江西吉安向蒋致电,并通电“各部队、各机关、各报馆”,表示“原率所部与倭寇决一死战,成败利钝,概不暇计。宁可致死于亡国之前,不愿偷生于亡国之日,执戈待命,谨候明示。”1129日,邓演达被蒋介石下令秘密处决。1222日,是陈诚订婚7周月纪念日,想起国土沦丧,挚友横死,他悲从中来,在第十八军司令部用笺上愤笔写下“国仇友恨”4个大字。因情绪激愤,在落款时竟将“七周月纪念于吉安军次”误写成“安吉军次”,而从“友恨”两字可见邓演达之死对他的打击之重。

助力叶挺出任新四军军长

19361212日西安事变发生,与蒋介石同时被扣押的还有陈诚等高级将领。叶挺闻讯后冒着危险从上海赶到南京面见何应钦,提出由他前往西安营救,被当时主张轰炸西安的何应钦斥退。后经中共代表周恩来斡旋,蒋介石在承诺停止内战、发动抗战后,由张学良陪同回到南京。

在陈诚的举荐下,蒋介石决定起用叶挺、黄琪翔。当国共双方谈判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问题、在军长人选形成僵局时,周恩来在上海动员叶挺出任该职,获得叶挺首肯。时任第三战区前敌总司令的陈诚配合周恩来的提议,积极支持叶挺出任新四军军长。1937917日,趁蒋介石到昆山视察淞沪战况的机会,陈诚当面向他建议“委叶挺为新编军长,令其负责”。928日,国民政府铨叙厅即下达了叶挺的委任令。

此后,随着战事的发展,陈诚就任要职,系蒋介石的不二股肱,在国民党内被称为“老蒋的替身”。19391月初,陈诚奉蒋介石之命赴桂林、韶关会见粤军诸将领,“解决粤省军政之职权”。15日晚,张发奎、余汉谋在韶关设宴,陈诚几乎大醉,在当天日记中写道:“因大家均以第一师关系,实有情不能自禁也。”席中不免会谈起因组织第三党而被蒋介石下令处死的粤军第一师老长官邓演达,陈诚酒后信笔写下《怀仲元先生》诗一首:“策源南国是元勋,生死精诚铸党魂;今日一师袍泽在,无人不忆邓将军。”醉后吐真言,这首诗情真意切地表达了陈诚无比崇敬邓演达的真实内心。

对身陷囹圄的叶挺伸出援手

关押将要交付军法审判的消息一公布,最着急的人无疑是其妻李秀文女士。而李秀文最早想到的便是向陈诚求援。1941120日,李秀文致电陈诚“恳赐救援”。第二天,她又提笔给陈诚写了一封长信。因战事交通不便,李秀文恐怕书信在途耽搁,遂又于130日发出致陈诚“陷电”。

当时陈诚视察军务在外,直至25日才看到“陷电”。因战时邮路阻滞,218日,陈诚才收到李秀文的长信。陈诚阅后不敢怠慢,马上电复。经过陈诚多次宽慰,李秀文知道叶挺已无生命之虞,乃致书陈诚以表谢忱,并盼能使叶挺早获自由。

在重庆的周恩来和郭沫若获知叶挺在上饶狱中“便溺同牢”的囚徒待遇,十分关切,便由郭沫若出面,致函陈诚询问近况。陈诚向上饶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发去急电:“拟请转恳当局赐予注意,俾须稍受优遇,感同身受,等语。”陈诚还慷慨解囊,拿出上万元资助叶挺家人解决生活困难。

194213日,叶挺转押至重庆。蒋介石深知陈诚与叶挺交好,便请陈诚“前往与渠谈话,探其态度,益诱导其诚心悔悟,令其为文自白,或发表宣言”。陈诚去见叶挺前,与周恩来沟通此事,表示叶挺和郭沫若两人当初都是他动员出来参加合作抗战的,“现在尚在狱中,很难过,并云此事要与政治分开,要写悔过书太不成话”。陈诚还对周恩来说:“愿联合几个将领保叶。”周恩来则“向陈表示,要叶写悔过书,不仅叶不会做,而我们也要反

对。如说叶有错,那就是没有完成委员长给他的任务”。此后陈诚乃与叶挺见面深谈,但叶挺拒绝为文自白或发表宣言,并要求与周恩来和郭沫若会面。对此,陈诚在125日的日记中披露,“奉委座召午餐......问与叶挺谈话经过,并嘱暂勿必解决”。

因叶挺始终拒绝发表反共宣言,久押重庆又恐生出事端,蒋介石思虑许久,于1942315日发出密电,询问陈诚是否可将叶挺安置于第六战区:“恩施陈长官:叶挺拟派往第六战区察看如何?盼复,中正。”从档案原件看,蒋介石开始拟文写的是“拟派往第六战区一面服务一面察看”,然后又用笔将“一面服务一面”6个字删去,没有了“服务”,只剩下“察看”,即变相的看管。

512日晚,蒋介石在黄山官邸客厅接见叶挺。叶挺坚持己见,表示:“现在上饶还监禁几百干部,我对他们应该负[责]。我处置失当,我愿受军法裁判。”

蒋介石大声呵斥道:“尔觉得共产党对,尔就到那里去,尔觉得国民党对,尔就到国民党来,没有中立的地方。我指示尔一条正路,尔能绝对服从我,跟我走,尔一定可以得成功,不然尔就算完了。”

叶挺针锋相对地答道:“我早已决定我已经完了!

蒋介石见叶挺态度坚决,不肯屈服,便转寰道:“也不是那样意思。我叫尔到第六战区去好好休养,尔的前途是光明的。”

叶挺拒绝道:“如果照这样做,大家一定说我自私,怕法律处置。”

由于与蒋介石话不投机,叶挺到第六战区察看之事只能暂时搁浅。叶挺在致友人的一封信中表露过同样的心迹:“同俘之人能同获自由,私心才可释然。若强弟为鹰犬,则只拼一头颅耳。”不久,叶挺便被转押至戒备更为森严的“军统”渣滓洞监狱。

叶挺移押重庆后,有消息传到澳门,说他在狱中罹病。李秀文于19423月从澳门出发赴渝探病,一路逶迤,经柳州抵桂林,在桂林候机时给陈诚发去一函,询问叶挺状况。因战事紧张,空航不畅,一票难求,李秀文只得在桂林耐心等候。陈诚获悉,再次资助万元以维持叶挺一家十余口生计。

对李秀文而言,叶挺既然已无性命之忧,下一步便是如何争取能使其夫早日出狱。李秀文携小女扬眉,带着桂林行营主任李济深给戴笠的介绍信,于194284日抵达重庆,即往狱中探监。叶挺认为此事惟有仰仗陈诚。第二天李秀文便致电在恩施的陈诚。当李秀文再去探监时,却遭到“军统”拒绝,她又去曾家岩拜访周恩来夫妇,并谈及此事。814日,周恩来应约见会蒋介石,提出叶挺夫人要求见叶,蒋复:“商量后答复。”

身在恩施的陈诚于812日下午才见到李秀文5日“微电”,当即批复。其中意思是,此事他和周恩来想法一样,都愿负责却又不能负责,那么能负责者当然只有蒋介石了。819 日同一天,陈诚致电新任军委会政治部长张治中,同时黄琪翔也致电侍从室主任贺耀祖,期盼从两个不同渠道“向委座请示”,能否再次批准叶挺夫妇见面。

在周恩来、陈诚的努力下,叶挺与李秀文于11月上旬末在狱中得以第二次相聚,两人彻夜长谈一昼夜。

帮助叶挺重获自由

1116日,陈诚抵重庆参加国民党五届十中全会,在渝期间,他得到叶挺写于当月27 日的两封信函,一封是呈蒋介石的,表达了恢复自由的强烈愿望。另一封短信是给陈诚本人的,请他将前信转达蒋介石。123日晚10点,陈诚在蒋介石黄山寓所开完军事会议后,没有直接离开,蒋介石见状,便问他是否还有事要叶挺与陈诚叶挺与陈诚?陈诚趁机把叶挺书信取出呈阅。蒋介石阅后随即以朱笔写下“准派至第六战区察看可也。中正”共13个字。

因怕夜长梦多,124日上午,陈诚派人拿着批示到军事委员会统计调查局,下午即将叶挺解出。陈诚与叶挺夫妇一同登上在江边的同德兵舰。该船原定4日发船开往恩施,但细心的陈诚特地派人将谕批叶挺离渝之事通报周恩来及郭沫若。周恩来和郭沫若秘密登舰和叶挺相聚,这是自叶挺被押近两年来他们3人的首次会面,自当促膝长谈,欣喜无比。同德舰因此推迟一日起锚。陈诚想朋友之想、急公好义的行事风格,确实令人赞赏。

恩施,这一鄂西弹丸小城,在武汉失守后,业已成为湖北省战时省会和第六战区司令长官的司令部所在地。194212月上旬,叶挺夫妇及7岁的小女扬眉随陈诚一行抵达恩施。此时被“察看”的叶挺,虽然有便衣“保护”,但行动自由已远优于囚禁,还能经常与陈诚、严立三、黄琪翔、郭忏、区寿年等保定军校的老友餐会。不久,为避免日机轰炸危险,由陈诚亲自选址,将叶挺夫妇安顿到西门外背靠梁子山的后山湾一栋民居,那儿地处偏僻,开荒种菜,饲养畜禽,更觉自由和宽松。

早在19432月,陈诚就被任命为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仍兼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同年5月因指挥鄂西战役回到恩施。陈诚把叶挺请到家里,提出请他就任六战区副司令长官,或者去远征军任职,孙连仲、罗卓英、吴奇伟、郭忏等人也轮班游说,均被叶挺拒绝。

叶挺在恩施住了半年有余,其间李秀文因担心老母和其余6个子女,离别叶挺返回澳门老家。1943年夏,日军扬言出兵澳门,为避战乱,李秀文携17口老小移居广西,暂时安家于桂林。叶挺闻讯后放心不下,向陈诚提出赴广西照料家人的要求。经蒋介石批准,叶挺于当年721日前往广西,交由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看管劝导。

叶挺于86日抵达桂林,这是他皖南事变被扣押两年半之后首次与全家人团聚。由于叶挺坚持要留在桂林而不愿去柳州,蒋介石担心叶挺与桂林行营主任李济深等人来往过密,于1943年底派宪兵将叶挺与3个子女押回恩施。叶挺此次在恩施住了1年零8个月,尽管有特务监视,但在陈诚的照应下,他名义上仍能享有“高级参谋”的待遇,行动相对自由。19458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28日,叶挺及3个子女在武装特务押送下,由恩施启程,于914日抵达重庆,夜宿朝天门码头附近的旅馆。当晚叶挺把3个孩子叫到一起,让见过周恩来的扬眉带两个哥哥去曾家岩50号。次日晨,3个孩子带着叶挺的亲笔信悄悄溜出旅馆,摆脱监视,寻到曾家岩50号。周恩来获知叶挺已被解到重庆后,当即带上扬眉驱车去码头旅馆寻找,却已人去楼空。1014日,叶挺致信已改任军政部长的陈诚,提出取回寄存在陈诚处的冬季衣物,以及在恩施的欠款30万元。陈诚拿到此信后,即将叶挺所托付诸事,交由部下军政部储备司司长庄明远办理。庄明远随即将此信息转告周恩来等人。这是笔者迄今所查到陈诚与叶挺最后的交集。194634日叶挺出狱,次日即要求重新加入中共,37日即获毛泽东亲自批准。4 8日,叶挺于重庆赴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不幸罹难。

196535日,陈诚病逝于台北。所幸陈诚生前保留了几乎全部的文献档案,才使笔者管窥到他与叶挺之间的袍泽情义。

(作者童志强系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原社长,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白中琪系台湾文化大学文史学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那时的爱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