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的小说《和我们的女儿谈话》在书架上放了很久,这次去南方打球把书带上解闷——看晕了,一直在笑一直在惊叹一直在琢磨这个“老混球”带给我们的“乐”。
老王的文字是必须放在嘴里朗读的,当然你可以不出声,放在心里默念,用北京方言读——你会发现他给我们的不光是文字语言上的快乐,还有很多深刻的让人心痛的东西……不必都懂只看能懂的句子你就会有所发现……
这家伙才是这个时代的大师,有他在别人都黯然失色
把喜欢的句子摘抄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不按顺序只凭自己的喜欢分成若干小段不定期摘抄)
(注:2034年的对话)
……我们谈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北京有个愤怒的一代,简称“愤青”。这个年龄层包括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吗,还是到七十年代出生的人走进社会,愤怒的一代已经结束了?你认为九二年是愤怒的一代的兽散期?
…………您理解“愤青”这个词吗?
理解,愤青就是不上班成天在街上玩还挺不高兴的人,不愤青都是上班的日子过得挺舒服让人羡慕的——愤青不好。
……
被谁遗弃?
嗐,不过是做不成奴才的不踏实。
你是指被一种国家理想遗弃?
听不懂,就是郁闷。好比我现在已经八十了,一睁眼——现在,你告诉我,人能活二百岁,你还要出去想办法,——你叫我想什么办法,我本来是照着八十活的。
明白,愤青就是这么来的。
你们没打算把愤青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来么?
现在当然知道国家很虚幻,是各种利益的一个集合,自私是它的本性。当时它看起来太不具体了,神一样,有着无穷的资源和慷慨,信它,它就能照顾你——我也不知道全世界哪儿还出过这样的事儿,你跟着你的神走,半道上神一弯腰回头对你说:白白了您哪。
……
……当时傻呀,被人晕了,你说愤怒我就老一直在想,跟谁愤怒?这会儿想起来了,跟自己愤怒,我怎么这么傻呀,让人家给我晕了——怒自己。你懂我意思吗?
……
……
现在还有人学电影呢,早多少年北京电影学院已经改成亚洲游戏大学。
不是这座,是研究,放在人类学里,当做人类的一种行为分析。……
想想上个世纪拍电影的人还都叫自己娱乐之王,啊——呸!当年我就和人赌过,电影再过不了第二个百年,三十年内就得让游戏顶了,再看电影的去电影博物馆。让我说中了吧,中国电影你看过吗?
看过一些。
喜欢吗?
不喜欢。
看不懂吧。
真有那样的人吗?以为别人都需要他,以为自己能讨好所有人,那么自信。
你说的一定是喜剧。
你们当年就看那种东西笑。
你可以写一篇论文,叫《人类是怎么通过自我丑化来自我取乐的》
写了,我的题目叫《从几部华语电影看——自尊不是人类的本能》当然我主要讨论的是武侠电影中那种奇怪的人。
中国人过去就是通过那种电影宣泄自己的犯罪倾向。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