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天高地厚
(2008-08-27 06:19:15)
标签:
杂谈 |
对于未来的影片我好像又知道又好像不知道。
这是一部拍摄难度巨大的电影,巨大到很多场面我们使劲想都想不出用什么方式才能更好的完成。
打个比方说吧,我想要有个俯瞰天安门的镜头。
怎么实施?
搭个高台。
想象一下这个高台多少米高?摄影师怎么爬上去?安全不安全?和监视器的链接线要多少米?太高了上面会不会晃动?等等等等……?
晕!
但是我还想要!
道具,从有天安门前的轨电车、老式压路机还有天安门上的大红灯笼到钢笔眼镜,还有当年的那些设计草图,挂在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军乐团的乐器、望远镜……
望远镜是我们剧中人物在人群中发现一个美丽女孩子的重要道具,至关重要。呵呵
服装,那个时候军人哪有白衬衣啊?为什么每部电影的解放军都有白衬衣呢?采访时我听一个阿姨说那个时候女同志穿棉衣叫什么光筒子,意思是没有内衣,里面就是光着……我们该如何穿衣服?怎么变现?……
只要你事先没想周全,拍摄时准会出问题。除非你视而不见,否则就会向针一样扎你的眼睛。
今天要和特技人员吃顿饭,还有摄影一起来再聊聊……
开国大典那天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有十六万,红旗需要有多少面?
我们这里最多的群众演员一天最多只有两千人,我说两千人制片马上就把脸拉长了,我要说一千人,他立刻就圆了,哈哈哈!
两千人拍8天,一千人就拍16天!
数字特技的依靠程度到底是多少?看《赤壁》把我吓坏了,五个多亿的制作,特技就和游戏一样假,我们的制作规模比人家的十分之一都不如,怎么办?怎么拍?
钱不是唯一的,重要的还是人!
要想出可行的办法来!
有难度才会有刺激。
玩的就是心跳!
(今天要抽出点时间去练习场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