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周刊》的舒可文来电话想约着谈谈王朔,我估计周末我回北京的时候会赶不上她们用稿的时间,所以就先在这里简单说说。
我和王朔是八五年认识的,那时候他已经发表了小说《空中小姐》。那时候我在电影学院上学,暑假在外面拍片子时一个朋友说他们院的一个小孩儿我应该认识一下,将来没准能一起干点事什么的。于是我们回北京的时候就约在当时的凤凰餐厅吃了顿饭,我记得王朔那天穿了一件类似像空军的皮夹克,戴了顶紫红色的毛线帽子,他带来了《浮出海面》小说的小样。
从那天起我们就成了好朋友,一直到现在我们还是特别好的好朋友。
我从电影学院回西影带了两个小说准备改编成电影,一个是《浮出海面》,后来让黄建新拍了电影《轮回》。另一篇小说《一半是海水一般是火焰》,后来我把它改成剧本,夏钢拍成了电影。我把去四川拍戏的一些事当成故事讲给王朔听,王朔说应该写小说,我说我不会写小说让他自己写。后来他写了小说《顽主》,米家山拍了电影《顽主》。八七年我改编的王朔的小说《橡皮人》,拍成我的第一部电影《大喘气》。
好像是八九年底还是九零年吧,西影打算约我拍个城市题材的片子,我就约了王朔来写剧本,我们就在复兴路的一个部队招待所里聊了三天,王朔问我想拍个什么样的故事?我说爱情的,他说就用我自己的故事改编最好(我八二年的了个怪病,医学上叫做格林巴黎综合症。那是我和我的前妻正在恋爱),于是我们商量好故事大体走向,王朔就回去写小说,我等小说出来后再改剧本。八天后,王朔完成了小说《永失我爱》,我把小说改成剧本,因为西影领导换班子,我的电影没拍成。我记得我们订的男主角是贾鸿生,女主角是许晴。
电影没拍成,我回深圳先科集团当了公司经理,公司发展的还挺快。从当时的十几个人十几万资金的小公司,短短三年就发展成上百人几千万产值的深圳先科娱乐传播有限公司。可是当时我就想拍电影,九三年初我回北京找王朔想聊聊拍电影的事情,可王朔说他特想办公司,他和我说了他的种种想法和计划,我跟他说了我在一本什么书里看到的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两种人是最不负责任的,一种人是流氓另一种人就是艺术家。我不记得他是怎么说服我的了,反正我们后来一起办了公司,公司的名字叫《北京实事文化咨询公司》,我是董事长,王朔是总经理。公司在九三年到九五年间相当火爆,现在很多知名大碗都在我们那里混过,哈哈
九四年我开始筹备拍《红樱桃》,九五年去俄罗斯拍戏,又在日本作后期,九六年我回到公司的时候,王朔不见了。这小子竟然跑了,哈哈
我和王朔还有我前妻和他前妻都是好朋友,我们前后脚有了女朋友,前后脚离婚,女朋友出问题也是前后脚,真可以说是他妈的难兄难弟了,哈哈
零一年我们一起办了个网站,半年后网站关门,我们改开酒吧。我们在一起上天堂下地狱云山雾罩纸醉金迷……
另三年,徐静蕾给我看《我和爸爸》的剧本,我边看边哭。那里面有太多老王的影子了。老徐说,她写的时候就想着我,我特理解老徐。我想她应该更多想的是王朔,因为老王不能演才想我来演,呵呵。到现在我也特别感激老徐能让我有这样一个机会,是作为好朋友才有的那种信任和托付,这种感觉太难得了,真好!
王朔问我怎么还不拍电影?他把毕飞宇的小说给我演了一边,我后来拍了电影《地球上有个王家庄》。
我拍《陈赓大将》时,有一次和王朔在一起说起陈赓的故事,王朔听着听着入了迷,眼睛里泪光闪烁。我想可能很多人是想象不到的。
我大概有两年没见到王朔了,在网上看他的视频,呵呵,真是把我乐坏了……
我不想去评价王朔,我们是好朋友。好到无论他做什么我都会站在他的那一边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