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货篇 |

GOD!敲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我的心里直肝颤——别挑我的语病,我就“心里肝颤”,爱咋咋地。肝颤不为别的,就为这个持证上岗啊,太感慨了,感慨得一望无垠。
前不久为了赶赴一个重要“妖会”,我咬牙切齿打车前往——赌得很狂啊,打车真是又赔钱又赔钱又赔钱的。司机很善解人意,一边开车,一边跟俺搭讪以转移我狠狠“钉”在计价器上的眼珠子,说着说着忽然话锋一转:这个要饭老太太昨天还没看见呢,今天刚来的啊!
——?怎么连这个您都知道啊?
——那当然,你是不知道啊,这帮要饭的,都是分片儿的。比如你在这个区这条路上乞讨,就不能出这个圈儿去别的地儿——人家都是有组织的,你想随便要饭还不行呢!
——感情还真有丐帮啊!
——啊,对对对,就是丐帮,有帮主的。
啼笑皆非。这大千世界真是花花绿绿啊。司机开着广播,李莉同学正说到一个刚出台的新规定——持证上岗,谁持证上岗啊?乞丐!大概意思是这样的:说是街头行乞需要考证才能上岗,以求做到去伪存真惩恶扬善、打击假冒伪劣,让你堂堂正正做一个职业乞丐。
琢磨着,这怎么也得资产评估才行吧,还得开出行乞“信用证明”——你要是有车有房有情人,咋也不会给你批一个“准乞证”的。嗯,生孩子要准生证,开车要准驾证,总之,很多事情,都在一个“准”与“不准”之间晃悠,一步之遥,谬之千里。
确实,在职业乞讨者层出不穷、乞讨者身份真假难辨、人们的同情资源遭遇过度透支的今天,貌似需要一个制度法规来规范这些人的行为。社会调查说,135个要饭的人里面,只有5个是真的因为生计问题而行乞,其余的,都是“职业乞讨”者。人家在你面前低三下四,转个脸没准就人五人六大鱼大肉。
可是,这个证,怎么考?要不要考乞讨技巧?要不要考煽情指数?要不要来个乞丐PK?那被PK掉的乞丐就肯定是贫困的?这群连固定住所都没有的人,你怎么调查他的贫富?——难道真让人家脱了裤子检查裤衩口袋?貌似有性骚扰嫌疑。会不会有人贿赂考官?怎么贿赂?性贿赂还是金钱贿赂?拿到了准乞证就说明咱是真的穷人了?每年的“年审”怎么审?要不要开个听证会?这帮乞丐你死我活争了半天,会不会发生帮派内部血拼、兼并和改组?他们考试之前要不要进行一个素质培训?人家跟你要饭之前,你是不是还要检查他们的证件?……哇,我浮想联翩天狗行空啊——试想一个要饭的左手证件,右手乞讨,神态凛然志在必得,这场景有点像警察拿着警官证抓人:不许动!举起手来,我是警察!
想出这么个主意的人——真是太有才了!主意馊不馊的不好说,总之是比较怪味,完全的形而上啊。有个“准乞证”就能说明你是真乞丐,依此类推,大学毕业证就能证明你是真人才,领了结婚证就能表示你们真相爱——你觉得这成立么?
说了半天,是想问一句,考个证真的那么重要吗?再比如看新闻,看到“小升初”的难度系数堪比攀登珠穆朗玛。你要考七八个证还未必能进你想进的学校:要考奥林匹克数学,要考英语国家四六级,要考计算机等级证,要考钢琴等级证……他们都是如花似玉的小学生啊?他们的童年都在干什么?我的猪娃嗷,一想到将来她没准也要过这样的日子,我就心就开始泣血~~~~
拿了一堆证,该不会自理生活还是不会自理,该不会与人交往还是很木讷,该会灵活处理问题还是行为僵化,该天真烂漫还是少年早成……真是好好变态呦!
扯得有点远,中心思想其实也很简单——这证,扯还是不扯,这是个问题。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