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货篇 |
前几天和朋友聊天,他说:今天冬至(后来utpala提醒我说,其实是立冬,不是冬至,冬至未至啊,呵呵)啊,要记得吃饺子。我忽然就想起2004年夏天看过的一部电影,叫《冬至》,本来说好了是在夏季暑期档要公映的,结果却迟迟不见露面,原因未知。
又是一部低成本的电影,而且时运不济。但是我却觉得它真的挺好看。我对朋友说,从前看过一部电影,叫《冬至》,很不错。又想起去年夏天看《红颜》,也是低成本,也是讲情感。不同的是,《红颜》比《冬至》好命些,先是获了奖,后来又在院线公映——尽管它们这样的片子都是叫好不叫座的。在现在的电影市场,注定不会有好票房,但却一定会有好口碑。《冬至》就是如此。
今天偶然去我2002年建立的一个bbs去溜达——那个地方已经荒废多年,鬼使神差转回去,竟然看到我当年还把《冬至》的剧照和观影手记贴在那里,copy过来,权当怀旧。
(北京的冬天真冷啊,情感的冬天是不是更难捱。)
片名:《冬至》
导演:解东
主演:许亚军 秦海璐
2004年,在北京的初夏看《冬至》,我抱了相当大的热情。因为总在不同时间地点听到有人提前,生生地吊起了我的胃口。我是个喜爱新鲜的人,所以想看看《冬至》把婚外情的冷饭到底炒出了什么新意思。
故事很简单,时间是北京萧瑟的冬天。讲共同生活了八年的夫妻遭遇大多数婚姻的瓶颈和死结:婚外情。故事就这么展开了,简单到了没有任何卖点的地步。可我依然坐在放映室从头到尾认认真真把它看完了,不是要说我多么敬业,而是它确实就用它灰淡的色调、平实的表演和敏感的台词,把我深深地深深地打动。看完之后,导演解东问感觉怎样,我说:看得我真累,怎么生活一点也不给人希望?
每个人都是第三者
(妻子新美压抑的激情在平静的外表下暗潮汹涌,剧团里来了一个小武生,体健貌端青春无限,与同在剧团的新美大眼瞪上了小眼……)
片中秦海璐饰演“小白菜”,丈夫磕药进了局子,由此认识了律师学志(许亚军),二人在磕磕绊绊的交往中奠定了不是情人胜似情人的知己情谊;学志结婚八年,时光在一成不变中流逝,妻子新美压抑的激情在平静的外表下暗潮汹涌;剧团里来了一个小武生,体健貌端青春无限,与同在剧团的新美大眼瞪上了小眼……三条线索交织缠绕,平行进行,背叛与引诱,克制与放纵,在一时间争奇斗艳,看到最后,我发现:每个人都是第三者。
你我都是孤独的人 但我比你快乐
(想让自己快乐,只能自私一些。)
从来没想到北京的冬天可以冷到这个地步,也第一次感受人与人之间像冬天一样的疏离是如此可怕。《冬至》在所有看过的人口中得到的评价是要么非常喜欢要么非常讨厌——两种如此极端的情绪不是针对电影质量本身,而是出于对一种生活状态的认同或抵触。
我们都是孤独的人,即使夜夜笙歌家庭美满。喧哗的表象下,生活的新鲜与健康几近死亡。外表现代的小白菜骨子里却脆弱而实际,看起来传统的新美实际上对于激情的贪恋不可遏制。学志在肉体上没有背叛妻子,却已经把自己的心典当。小武生敢爱不敢当,最终的逃避是最真实的保全。
想让自己快乐,只能自私一些。
我感动不了你 他也感动不了我
(小白菜:我感动不了你,他也感动不了我……)
感情不是做生意,不是签了合同就能约束彼此。一纸婚书的意义不过在于把某些行为合法化。小白菜爱上学志,学志在挣扎之后最终还是选择了家庭——尽管它已经支离破碎。小白菜丈夫出狱,为庆祝喝酒大醉,学志对小白菜说:他这是高兴的……小白菜冷静而直白:我感动不了你,他也感动不了我。每个人都在别人的背后,几乎没有面对面的交流的可能。身为男人,却不肯负责也不愿担当;身为女人,却现实得仿佛只食五谷杂粮。人与人之间不可互相感动,只有相互利用。这种赤裸裸看得让人齿冷却无可奈何。
忽然想起《源氏物语》里源氏被流放时说的一句话——
我因为渴望明天的生活而坚强
我嫉妒
那些可以回到原处的海浪……
对话解东
冬天这个季节是特意选的吗?
是。我就是想要这样的萧瑟,来突出个体的人的孤独感。
影片色调灰暗,很沉重啊。
我特意做了去色处理,只保留了很少一部分鲜艳的色彩,人脸的感觉都像蜡像。这种色彩让影片的情绪更明显——我想通过影像抚摸生活。
两个女主演其实很像,不是外表而是骨子里。
这说明男人都是这样的,他们有审美惯性。我身边好多朋友和例子都是如此,换了几次女友,却都是大同小异。
片子里很多地方都用到了镜子,为什么?
人很多时候看不清楚自己,镜子是最好的介质。
影片的结局为什么没有给人答案。
因为我不知道什么是出路。这可能和我个人的消极有关系,顺其自然吧。
2004/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