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凝眸篇 |
一直就想写这样一封家书,给我的父母。
一直就不知道如何开始,怎么下笔。小时候写作文,经常形散神也散,完全不得要义,离题万里。所以这封家书,也许面世的时候,也跟我想象的样子面目全非。
一直就被朋友和非朋友们骂:你太不象话了,发生了这么大事都不告诉你爸妈——尽管我知道这两类人骂我的初衷大相径庭,但是我全盘接受,我确实是个太不象话的女儿,这我心里从来都知道。
一直就不想把他们置于这样尴尬的境地:地球人都知道了,他们却还蒙在鼓里——可真不知道如何开口哇……
前不久在sina做访谈,有个网友问:地瓜猪,你的父母知道这件事吗?他们是如何看?
问得我无言以对。我想,他们也许模模糊糊会猜出个大概,但是并不敢确定。9月20号开始,blog在sina被推出,有朋友第一时间打来电话:我在新浪看到你的blog被做成专题推荐了——你爸妈上网不会看到吧?!
她的担心不无道理,我当时也是心里一惊,随即释然:我从怀孕到现在,我一直不知道如何启齿来告诉他们这么一个事实,一个未婚生子的妈妈,无论再怎么刀枪不入,这都是我如假包换的软肋。身为老师的父母,断然接受不了这样的事情,尽管我从来都没认为这是一件丢人的事;传统严谨的父母,断然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尽管我们的社会日新月异,而我只是做一个自己想要的决定。
我想了想,对朋友说:如果他们能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到我的情况,未尝不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blog里有我最真实的想法,这些想法里,有很多话,是面对面交流时,我完全说不出来的——我想,最能打动人的,就是真实吧。我真的想要一个孩子,而婚姻真的与我无缘。我真的也想走一条常态的路,可是现实真的无法让我妥协让步……
尤其在我这样的问题上,面对面的交流,必然引发不亚于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崩溃。他们崩溃,我也崩溃。我不想而且害怕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不想失去孩子,更不想失去父母。他们,都是我的亲人啊。
我们这一代人,在成长教育的过程中,最大的弊端和问题就是和父母的交流非常有限。我多么希望我和我的父母是朋友,他们不是居高临下的长辈,我们不是唯唯诺诺的晚辈。我们可以交换思想,彼此坦诚。而关键时刻,他们永远能高瞻远瞩地为自己的孩子指路。我知道,我这样的要求未免太高——岁月和社会的影响,永远给我们的生活留下烙印,挥之不去,根深蒂固。
而我们,都羞于交流。甚至,我们羞于一个拥抱,一个对视。这让我无端害怕,害怕坦白之后的情势——我刚才说过,我再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也无法不在乎爸妈不解愤怒又绝望失望的态度。没错,这是我的软肋。
还是那次在sina做访谈,结束之后,我问嘉宾律师岳成:岳老师,我问您一个问题,如果您的孩子发生了这样的事,您第一反应是担心自己的脸面,还是会担心她将来的幸福?
岳老师的回答几乎不假思索:第一反应肯定是担心自己的脸面……
没错,这是我们父母辈最难解决的问题。尽管这个社会,对未婚生子越来越宽容;尽管我这样的选择,是在尊重一个生命;尽管我有信心让猪娃成为一个棒棒的孩子,让它乐观健康,可是他们依然会觉得颜面扫地,我也知道,到了这个年纪,你已经无法给他们洗脑,来让他们欣然接受。
长这么大,过了二十几年的缝缝补补的人生,你们应该相信,我并不是一时冲动才做此决定。曾经忘了因为什么事情跟我妈口角。我妈说到最后使出杀手锏:等你将来结婚生孩子就知道当妈不容易了!
其实这杀手锏对当时的我,根本毫无杀伤力。只是当时觉得妈很悲恸,说了这话以后就偃旗息鼓,自己也只有讪讪闭嘴。可现如今,我脑海里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居然就是这个。我没有像妈说的那样结婚,可是我决定生孩子——我更加知道当妈真的不容易。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人生难免经历苦痛挣扎,这是爱的代价。
端出这样一件往事,心存侥幸地希望:爸妈能站在我的角度,体谅理解我这样一个不循规蹈矩的女儿。尽管我知道,这个女儿,并没有资格如此请求。
在这样一个中秋,写这样一封家书,给我的父母。我希望,如果你们真的有机会看到它,一定要好好把它读完,写了这么多,还是觉得辞不达意,力不从心——煽情的东西我从来不会,这个你们从来都知道。你们爱我,这个,我从来都知道。
至少,女儿的博客让一个二十岁的小伙子在生日的时候第一次跟妈妈说谢谢;让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说她自己终于明白什么是乐观和积极;也让无数身为母亲却无从寄托的人有了力量;让童话大王郑渊洁张口说要做猪娃的义父……一个不违反人性的行为,我想你们,最终还是会理解的吧……
再回头逐句看这封罗嗦铺张的家书,万千胸臆,涌至心头,仿佛大汗淋漓时穿行于长风之隙,竟泪盈双目,周身颤抖,簌簌不能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