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后反思

(2007-05-01 15:31:37)
标签:

反思

分类: 教学反思
 
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教学内容:教材86—87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自主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在不同算法的交流中初步理解“凑十法”的计算思路,能正确进行口算。
          2、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分析和比较能力,逐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获得上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复习铺垫
1、  凑十的拍手游戏
你拍一,我拍九;你拍二,我拍八;你拍三,我拍七;你拍四,我拍六;你拍五,我拍五。
2、 对口令游戏
师:8可以分成……(示2根手指学生根据手指数也用手指回答)
6可以分成……(同时示4个手指)
5可以分成……(同时示3个手指)
二、   自主尝试,探索算法
1、同学们今天和老师配合得非常好。老师决定给同学们一个奖励,给同学们说个故事。有一天,一只小猴下山来,在水果摊前,看到了又大又鲜的桃子,它赶紧买了9个,装在盒子里9(示图),它继续往前走,看到另一个水果摊上的桃子更大更鲜,忍不住又买了4个。(提问)你能根据小猴买桃的事情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再问:)要求小猴一共买了几个桃,可以怎样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9+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9加几”
2、谈话:“9+4”得多少呢?请小朋友先自己算一算,再和小组内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怎样想的?(学生活动,巡视并参与学生活动)
提问:哪位小朋友愿意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分析总结学生的算法:因为盒子里已经有9个桃,再放1个就够10个了,所以先把4个分成1个和3个,9个和1个合成10个,再把10个和剩下的3个加起来就得到13个,边分析边注出思路图:
             9+4=13
 
 
 
讲述:这种方法叫做“凑十法”就是先把9凑成10再计算。我们都知道10加几得十几,很好算,所以把9凑成10之后计算非常方便。
3、教学试一试
1)、示题中的花朵图。提问:图中的花分成哪两部分?各有几朵?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怎样列式?板书“9+7
提问:你能先圈出10朵,再计算吗?在书上圈一圈,并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填写在图右边的式子里。
提问:7为什么不分成3425呢?
引导小结: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第一步想什么?第二步算什么?第三步算什么?先同桌互相讨论,再举手说一说。
小结:“凑十法”口诀,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
三、   分层练习,内化新知
1、  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
小猴也在算9加几,你知道小猴算的是9加几吗?
小猴也知道用“凑十法”好算,但他不会分析思考过程,你能把右边的式子填出来吗?学生填好后,再指名说一说。
2、  完成想想做做第二题。
请小朋友先看图圈了10根小棒,再把算式填完整。
提问:图出10根后旁边还剩下几根?你是怎样计算的?
3、  完成想想做做第三题。
独立完成后,比较每组上下两题,想一想发现了什么。能过计算、比较,让学生认识“凑十法”就是用上面的连加来计算的。
4、  完成想想做做第四题。
师拿出数字卡片示9加几的其他算式,学生口答。
5、  完成想想做做第五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一填,再指名交流各题的得数。比较:请同学们比一比这里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先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可以直接用相邻的算式算出得数,并且发现9加一个数,得数个数上的数比加上的数少1。)
四、   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你会计算哪些算式?你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满意吗?
 
 
 
反思:
这节课在总的流程上还算比较流畅,各个环节也还紧凑,但是老师在放手给学生方面做的还很不够。在例题分析时,过于急躁,急于往自己的思路上引,导致在学生说得还不充分的时候,就匆匆忙忙地往下一个环节去了。另外,在板书上比较随意,一定要让自己按照教案来上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教后随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