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融风暴中,小企业如何破财消灾(图)

(2008-12-07 10:52:31)
标签:

金融危机

企业

成本

财经

风险

股市

麦当劳

金马

话题排行榜

分类: 工作生活

————倒着飞  根据自个儿的事说点经验 

 

   1个月前,当深圳的朋友在MSN上问要不要圣诞树,并许诺我要多少她就白送我多少时,我知道,她是想和我聊聊当前的金融风暴对她造成的损失,并想从我这里找到一丝同病相怜的安慰。我想,对于外向型的中国企业来说,今年可真遇到霉运了;特别是对于出口轻工品的中小型企业而言,意味着可能的灭顶之灾;套用美国华裔圈流行的话说,“日子过得苦哈哈”。                                                                             

   

金融风暴中,小企业如何破财消灾(图)

    总结一下,这场来势凶凶的金融风暴对我们这类企业造成的影响:

    1、成本增加。从去年开始到今年的三季度,主原材料、辅料价格一路攀升,物流成本,运作成本也增加了,折算为单品的净利润自然就少了很多。本来就是以KK计的薄利多销的产品,现在是微微利,或者零利润(已算退税在内),生意真的进入了冷冬了。

    2、订单减少。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欧美消费者的购买力与产品的销售速度严重下降,从客户反映来看,终端零售商的下单少了,客户向我们下单也就自然递减了很多,第三、四季度订单下降的尤为明显。虽然成本增加,利润超薄,但没单,生意就如进入寒夜休眠。

    3、汇兑损失。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至今,美元对人民币成明显贬值态势,以去年下半年至今年初最为明显。订单在前,合约在手,收款在后,加工需要过程,稍微有点知道菜市里大白菜怎么买卖的人都知道,这生意难做。好了,上半年起,改用欧元签单吧,可最近半年来,欧元对人民币贬得更厉害了。在美元欧元两大流通货币双双贬值的趋势下,出口产品的利润被严重侵蚀,企业面临空前的挑战。最近一段时间,通过商榷,客户接受用人民币签单,可单还停留在客户的办公桌上。在这年景下,汇兑损失如流沙,预算到手的利润根本握不住。

    4、技术壁垒。关税壁垒具有可确定性,而技术壁垒是让人头疼的,是进口国大到国家小到进口商惯用的伎俩。同样加工手段,同样的原料组成,甚至是上一批发剩下来的货,可这次说某个生物指标超标了,要退货或扣大笔的尾款,你说怎么办。技术壁垒像拦路抢劫的强盗,随时有可能出现。

    5、中途违约。从国内的原料采购开始,到产品出口(对欧美客户而言,有时算是半成品)到客户买单,到客户的下家,再到下下家,最后到消费者手里,整个供应链原有的和谐被金融风暴摧毁了。每个环节都有违约的可能,一口气订的三个柜的货,突然打电话说只要两个了,订好的货卖不出去,库存把流动资金蚕食干净。虽然有些反违约手段,但程序非常繁琐,金融风暴中生意上的“无赖”时有出现。如果和客户的签单过程说成是一次相爱,那么“沉默年代,或许不该太遥远的相爱”

    6、索赔增加。如果说,在履约中客户无中生有的技术壁垒像个强盗,那么说,关于产品的供货期推迟几天或数量的适度变更以及其他一些诸如文件资料的小错误遭到客户的索赔就如同遇见劫匪了。而这类索赔在金融危机前几乎没有出现。

   

金融风暴中,小企业如何破财消灾(图)

    如果一个小企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上面的事儿全碰到了,它不倒闭那是个奇迹。今年,对于大部分做出口的生意人来说,破财是必然的。既然“破财”是已然的事实,那要如何“消灾”呢?企业如何自救呢?以博主的愚见,想说几点:

    1、不要赌徒心态。有些时候,做生意就像赌博,不输就算是赢。别指望变本加厉的靠销量来打压同行、维持微利。在这非常时刻,应该多一些静观其变的耐心,不可低估金融风暴的惯性力。对于高利润,高风险的成长中的小企业,对于那些可能会让你一生荣耀的大订单还是要谨慎,没有很高的把握,还是先歇着,别有赌徒心态,否则会输的很惨,要知道,趁火打劫不是中国人的专利。

    2、同行现状分析。剔除其他因素,将危机对行业的影响做个分析,特别是对主要竞争对手的现状做分析。竞争如竞技,金融风暴中,竞争规则被一定程度打破,在新的环境中有了一些新的规则,和同行的角力换回了新的平台上,不要消沉,你苦,人家可能更苦。透过一些手段对已经倒闭的“死对头”进行深度分析,分析它们倒闭的原因,对照公司现状,吸取一些血的教训,修正一些幼稚的策略。

    3、人力资源整合。短期内会出现个别情况的人才溢出,应利用这个机会去淘一些高性价比的人才,变危机为发展企业软实力的机遇。国家的策略是,加大以推进实体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经济结构调整力度,让金融危机变为调整能源结构的机遇,让金融危机变为大量吸引“华尔街金融人才”;那么,以同样的思维,中小企业应该抓住这个调整人力资源结构的好机遇,将那些被竞争对手炒掉的而又是你垂涎已久的人才网罗。

    4、提高产品质量。利用这个全世界经济进入冬眠的机会,闭关练练内功。比如,做些产品结构的调整,产品质量瓶颈的突破,等等。冷静下来,着重对质量控制能力、生产管理能力、供应链上的纰漏做一次自检。将原有的只是为了销售策略平衡而考虑的低利润、可控能力差的产品门类适当的淘汰掉,将原有把握不好的生产环节健全。

    5、客户价值重估。客户群被金融风暴洗盘了,有些原先貌似重要的大客户如今不再是上帝,已成了忏悔中的修士或修女。虽然生意不完全否认仁义、道义和情义,但非常时期,对于一些明知履行下去要让你走上断头台的事儿,客户也是可以理解的,讲清楚、分析利弊后,客人会接受你不履行订单的苦衷。

    6、寻找机会合作。非常时期里,应该有大把时间,冷静地坐下来和客户、和同行、和技术机构慢慢谈,谈谈合作的可能。将原来的傲慢或矜持抛开,理性分析,少一些偏见和成见,抓住那些客观存在的合作机遇。

    7、时刻关注政策。在危机中,切不可盲目扩张,对于国家的一揽子关于扩大内需的利好政策要保持冷静的心态。小心在不成熟的准备下以饥不择食的心态将机会化为将来漫长的陷阱,对于过去青睐已久但一直没机会着手的行当也要小心,比如,国家要从根本上抛弃“赔着血本去创汇”的出口策略,等等。

    8、转型慎之又慎。在正常经济环境下,你没想过适度份额的转型或多元化发展,在这个关节口,就别掺和了。从外销转入国内市场会困难重重,虽然“由外而内”是很多企业在这次金融危机难以回避的抉择,但能不能不在这个时期考虑?

    9、三思三“不可”。严重考虑后,如果非必要,不可杀鸡取卵,不可饮鸩止渴,不可火中取栗。请三思。

   

    破财和消灾没有必然关系,不要像胆小鬼一样无法接受已经“破财”的事实,更不要以守株待兔式的愚昧坐等“消灾”。要让已破去的“财”消除还会来临的“灾难”,关键在于心态,行动和决策。美国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说,“长远地说,这场危机对中国是个好事。”对于我们这类中小企业主,金融风暴未必不是一次塞翁失马,我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蒸馒头
后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