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犁文集(补订版)》第10册载录:
1982年12月4日清晨,孙犁致贾平凹信:“前些日子,在《羊城晚报》发表了一首诗,题名叫《印象》,收到一位读者来信说:为了捞取稿费,随心所欲地粗制滥造。不只浪费编辑、校对的精神,更不应该的是浪费千千万万读者的时间。”孙犁“捧读之下,心情沉重,无地自容”。
看到这里,我找到《孙犁文集(补订版)》第4册《诗歌戏曲》卷,认真地读完了《印象》一诗。
《印象》截取一个极细微的片断:1944年的初夏,一个部队演员、一个女战士、作曲家,在树荫下安静地睡着了。现将此《印象》诗全文抄录如下:
印
象
一九四四年的初夏
我在山西境风行军
路过山顶一个小村庄
在一棵大槐树的下面
留下了少女的印象
她穿着绿色的军装
裤脚挽了起来
袖子也挽了起来
在树的荫凉下
仰面朝天
睡得很香
她很疲乏了
汗水浸湿了她的军衣
渐渐被风吹干
她的黑发茂密
脸色黑红
她把两只手合拢来枕在头下
健壮的身体放得很平
时间已是中午
树影慢慢转移
太阳照射着她的胸部
呼吸非常匀称
山村也在炮火中暂时休息
街上没有一个人
连一个小孩子也没有
有几只母鸡
在她身边啄食谷粒
她睡在小道的中间
只有这个地方
稍微舒适平坦
我从她身旁绕过
向她注视
她是我见过的一位女演员
一九三八年冬季
在我的家乡冀中平原
我看过她们的一次演出
她们是一二零师的宣传队
刚刚来到敌人的后方
她早已名扬敌后
她写的一支抒情歌曲
在她来到以前
已经在这里传开
现在我不能停步
因为没有休息的命令
也不能把她唤醒
她并不认识我这个观众
我们向前走去了
唱着她谱写的歌
从此就没有再见她
她根本不知道我从她身边走过
这个印象是匆匆的、偶然的
但在我记忆中非常深刻
这记忆不是关于一个人的
还把那漫长的战斗路程包括
现在我们都衰老了
天各一方
她从来也不会想到我
但我不能把她遗忘
我到处搜求她撰写的回忆
我愿意知道她更多的事迹
昨天我看到她写的一篇散文
知道她在我的家乡战斗时
曾经跌落在结冰的滹沱河
冰下的河水滔滔
她破冰而出
穿着单衣
在冷风中前进
一个少女
在山顶的小村庄
在将近中午的时候
坦然地睡着了
这是战士的睡眠
既没有欢乐
也没有痛苦
那时的梦里
不会有名利
不会有高官厚禄
高楼大厦
高档商品
她在梦里追逐的是民族命运
也可能是个噩梦
正在和敌人搏斗
作为诗人
她的生活是这样积累起来的
作为歌手
她的感情是这要发扬起来的
现在
我的视觉都已经迟钝
对许多事物的印象淡薄了
花红柳绿,靡靡之音
都置若罔闻
我已经拄上拐杖
也不愿再去游山玩水
我爬过最高的山
水也涉过最深的
我爬过的山头、渉过的小河
不计其数
它们给我留下的不是风景
是难忘的战斗景象
她的睡眠
是其中最鲜明的一张
(1982年9月24日晨)
平心而论,孙犁是谦虚的,有自知之明的,他在给贾来凹的信中也说到“心情沉重,无地自容”,来信的读者“希望我回信和他交换意见,因为怕浪费他的时间,没有答复。”“无地自容”是真实的,“怕浪费读者的时间,没有答复”,恐怕只是托词---因为诗在那儿摆着呢,实际上也无需讨论。
孙犁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小说和散文上,他的小说语言细腻优美,富有浓郁的诗情画意,被称为“小说的诗”“诗的小说”。他以散文诗一样的语言去写小说是成功的。他在尝试诗体小说成功之后,也以散文的语言去写诗,这可能是他的一种尝试,但这种尝试确实是不成功的。
从《印象》看,孙犁对生活的感受是真实的、真切的,对片断场景的摄取也是成功的,对表达的主题思想也是明确的,但孙犁的语言却是失败的----这不是诗的语言,这是散文的语言,自然,这也不是诗,只是分行的散文。试想,《印象》一诗所描写的那个极细微的片断,如果孙犁用散文去描写,变成散文诗,完全可能是另一种成功的表述,可能会和《山地回忆》一样让人感动得难以忘怀。
孙犁本人对自己的诗也是有自知之明的,在这封致贾平凹的信中,他写到:“我的诗的毛病,曼晴同志为我的诗集写的序言,说得最确切明白不过了。但因为一开头就如此,所以很难改正过来。其实不再写诗,改写散文也行,又于心不甘,硬往诗坛上挤。
河南少儿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孙犁诗选》,内收有犁诗18首,序言出自曼晴之手。曼晴在序中交待:“孙犁同志委托冉淮舟同志前来,要我给他写个序”。曼晴与孙犁,是晋察冀时期的老战友,几十年的老朋友,交情非同一般。曼晴非常诚恳地直接说道:“孙犁的诗,自己是喜欢的,也是不大喜欢的。说喜欢,是由于它是“诗”,语言隽永,感情真挚。说不喜欢,是因为它有些散文化,有时不押韵,读起来不顺口。但是,终究是喜欢的,因为它真是诗,情景交融,意境深邃,很耐人寻味。曼晴在序文的最后总结说:总之,孙犁虽以小说名世,但,他的诗不拘一格,非同凡响。”
剔除溢美之词,一句话:孙犁的诗过于散文化,不象诗!这个评论是极中肯的,绝不象后来某些人所吹捧的那样:孙犁的诗是如何如何成功的!
孙犁说:“我的目标是:虽然当不成诗人,弄到一个‘诗人里行走’的头衔,也就心满意足了。”
其实,孙犁就是一个行走在诗坛里的人,但远远不是一个成功的诗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