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养猪理论和死鱼理论

(2011-01-25 14:49:35)
标签:

财经

汉密尔顿

股市

金砖四国

股票

分类: 投资理念

新年刚过,大盘便承接去年走势继续盘跌,表面上没跌多少,但其实个股却已经面目全非,下跌20%~30%是很正常的,下跌30%意味着涨回去要50%,基本已经属于impossible mission。对比过去一年经济增长最好的“金砖四国”的股市,我国以整体下跌已经毫无悬念的成长为异类,因为市场表现还不如经济衰退的欧美国家。与之对应的却是我国GDP去年的高增长,股市不再是作为经济体的反应,汉密尔顿如果地下有知还有中国的股市,一定很惭愧当初得出了“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这种结论。

为什么我国的股市如此独步天下,根本原因在于股市的定位和目的不同,外国的股市是市场中自发成长起来的,我国的股市却是国家设立的,主体不同,那么功能也不同,国外市场的公司上市发行融资是看公司质地,融资的目的是为了再发展,我国的公司是为了国企脱困,融资的目的是为了救活“水深火热"的国企,仅去年一年,我国股市的融资额就超过过去三年的总和,华尔街发展上百年的股市也没我国成立20年的融资规模大,身在期间的投资者的结果是不言自明的。这宛如两个人向你借钱,一个是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也讲游戏规则,前途无限,一个是肥头大耳还很霸道的中年汉子,时不时的耍流氓,快死了还要管你要钱,不用问,看一眼你就知道能死在谁手里了。

不过我国股民大多是在融资大棒的烧杀抢掠中成长起来的,已经习惯了“被割肉”的感觉,并且不觉得疼,好像那是别人身上的肉似的。目前市场大了,群众的觉悟和影响力都提高了,身兼参与者和制定者的家长们如果总是这么割肉也要考虑考虑后果,更要讲究讲究技巧了,总不能涸泽而渔,焚林而猎的。于是,在长期的融资实践中,总结出股市养猪理论,这些招数在我国股市数十年的操作中,屡试不爽。方法和养猪类似,看到猪长大了,狠狠的割掉它身上的肉,等猪们快死了的时候,就给他们点粮食,让猪们有点阳光好灿烂一下,不然饿死了猪自己以后也没什么好肉吃的?

按理说,这种玩法并不高明,但养猪理论能纵横股市十多年之久,原因并不是养猪的智商高,而是猪智商低,属于记吃不记打的动物,因为聪明的动物早就不陪绑了,亏一次他们就不玩了,谁还玩两次呢?只有屡亏屡战的猪们忘性好过记性,总是给自己希望,总想等到好吃的,于是又出现了市场的“死鱼”理论,简言之,就是河水已干枯,大大小小的鱼都已经奄奄一息了,类似死鱼,这个时候还会有好事者再上去踩上一脚,此时就是市场见底的时候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从猪变瘦最后变成死鱼般奄奄一息是要经历一个过程的,当猪们变得奄奄一息的死鱼的时候,机构们也好不到哪里去,无非是大鱼和小鱼的区别,根据养猪理论,当家长们发现猪要死了的时候,断不会在上去杀猪的,这个时候杀猪属于自绝后路的做法,这个时候肯定要酝酿给猪们点阳光,但又担心猪们活过来太早,这个时候,已经奄奄一息的猪们最好相互咬一口,变成窒息的死鱼,此时,家长们才好赶快推出救市措施,让死鱼似的死猪赶快活过来。

按照养猪理论,大量融资必然导致市场下跌,这是猪市中千古不变的真理,而按照死鱼理论,当大家都已经奄奄一息之后,如果再被踹上一脚,可能就是市场到头的时候了。所以,如果你已经奄奄一息了,一定要注意,后面可能还要被踹上一脚,但这个时候,也许很绝望,可也是有希望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