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月参加了工会组织的攀爬古武当山活动,古武当山为道教历史史山,位于河北省武安市西北的太行山深处,距邯郸市70公里。

古武当山自然风光秀美,文物古迹众多,山势奇特,五峰相望,顶顶有庙,峰峰插天,杆被繁茂,满山葱郁,庙主峰海拔1437.7米。
我们一行50人上午7日在市区集会,9点到达山脚下开始攀登,到下午2点下到山下,感觉非常累,但快乐着、攀登着、欣赏着……


古武当山山势奇特,五峰相望,顶顶有庙,峰峰插天,杆被繁茂,满山葱郁。先是一段山脚石子土路,顺着一条干涸的河沟向山前延伸。

从山脚下抬眼远眺,那一段红褐色的裸露山峰就是古武当山的主峰,由于距离比在山门时近些了,主峰更真切了些,在四周群山、植被的衬托下,有了悬崖峭壁险峻、嶙峋的真切,感受到了它的挺拔、峻峭,有了风景的灵性。它拔地参天,气势磅礴,最高处是五个形状各异的山峰,在靠北面的两座山峰间有一座长长的吊桥相连,顿时使山峰有了风景的亮点,激起了我们的攀登兴趣。

不觉又到一座石板小房前,旁边立一块板状巨石路标,箭头左边指向:通天壁,右边指向:盘龙道。登顶心切,无疑选择“通天壁”离峰顶最近,直通山顶。

抬眼望去,红褐色的石砌登山台阶直通半山腰,台阶正好修建主峰前面一座低矮的小山山梁的脊背上,随山梁上下跌宕起伏。游人走在上面犹如在一条长长巨龙背上攀登,真是大自然的天造地设,更是古武当山人的慧眼独具,把攀登山峰的道路选在了这里,这也是古武当山旅游和攀登的灵性所在。
我心想,顶峰就在上面,登完石梯,就该是山顶了吧!我们憧憬着峰顶,攀登的脚步油然加快。石梯坡陡路窄,明显比刚才的山路难走多了。但在石梯上攀登的感觉多少有点儿像爬长城,石梯虽不及长城巍峨、雄伟、宽阔,但它那连绵起伏、波澜壮阔的气势也不比长城逊色多少。
一阶阶的台阶慢慢从我们的脚下离去,一阶阶的台阶连缀成了身后连绵上升的路,一阶阶的台阶把我们缓缓送入古武当山的胸怀。
不一会儿,我们的脚步就变得越来越沉重了,渐渐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了。还好,石梯每上升一段就会有一段水平的歇脚路段。每当这时我们就大口喝水,大口喘气。

山路两旁此时已是满眼苍翠,松树、柏树、山杨树、核桃树,株株入画;喇叭花、牵牛花、夜来香、野菊花在山风的吹拂下,摇曳飘逸,各色蝴蝶翩翩飞舞其间。近景入像,远景如画。

同时,我们也不失时机地回望我们走过的山路,感叹我们双脚踏出的奇迹,欣赏通天梯山梁四周的渐渐入画的风景。手中的DV,此时也正是记录我们攀登奇迹和古武当山绰约身姿的最佳时机。此时,我们完全融入了山景,进入了旅游者的角色,在山门时那种丧气的感觉已完全消失了。

环顾四周的壮丽景色,抬头仰望高耸入云的山峰,渐渐地,感觉有一种精神在我们的胸间激荡,有一股灵气给了我们攀登的力量!脚步虽然沉重,但依然坚强有力,终于在我们爬过最后一段陡峭的石梯后,登上了石梯的最高处,到达了一片平坦的高地。




本以为到此,该差不多到山顶了,可山顶依然高高耸立在我们的头顶,仍需用高山仰止、直插蓝天来描述。我们上升的高度最多也就是整个路程的三分之一也不到。
而遥望我们身后崎岖的攀登之路,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武当山的峥嵘已初步显露在我们的眼前了。远处西山氤氲如黛,景色如舒展婉约的水墨画卷;近处苍山雄浑,跌宕突兀,如挺拔的山神矗立面前。然而,无限险峰在顶峰,不敢眷恋眼前景色,继续沿着路标指示的通天壁方向,向左进发。
此处的路线不再陡峭,而是沿着山腰缓慢上升。路边的各种树木和野花离我们更近了,触手可及。墨绿的叶子,白色的小花,凉幽幽的山风,我们完全融在了这山与绿的世界。
世间喧嚣,红尘烦恼,统统都被这山风吹到了九霄云外,这是另一个没有纷扰的世外桃源,身心在这里放松、舒展……

不一会儿,更严峻的挑战又横亘在了我们的面前,几乎是一条直立的石梯镶嵌在望不到尽头的岩石缝隙中,这可能就是在旅游之地常叫的一线天吧。我们几乎是靠四肢爬着上去的。我们在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体力的消耗也几乎到达了极限,山顶还是在望不到尽头处,挺着高傲的头颅。

这时,我们怀念起了头顶上那慢条斯理、上上下下的索道缆车了。索道从山脚下停车场附近一直通到山顶桃花山主峰南侧。索道全长15000米。挂箱有红色的、绿色的,如漫步天空行走的走马灯笼,挂在蔚蓝的苍穹中,悠然自得地藐视着已经精疲力竭的我们。我们也只能眼巴巴的望着它,可望而不可及,因为索道中间没有停靠站。
山路依然或陡或缓,一会儿是台阶,一会儿是缓坡。我们也一会儿快,一会儿慢,通过镜头来观察山路的崎岖和蜿蜒,回望身后的壮丽山川,领略顶峰悬崖的刀砍斧削,聚焦峭壁上顽强生长着的奇花异草,以及我们坚强攀登的身影。尤其是那顶天立地、直插蓝天的主峰峭壁,真是壁立万仞,鬼斧神工!无论如何惊叹大自然的造化和神奇都不过分,因为我也找不到更能表达自己感受的词语了。

在我们走到接近峰顶的仙桥下面时,山石更加真切。那裸露的岩石,呈现出明显的层状结构,而且岩层的厚度十分均匀,垂直岩缝排列有序,真不知这几百米高的悬崖峭壁是人工之力,还是天然之功,人为和天然达到了完全可以以假乱真的程度。
尤其是当我们靠近北顶,仰望那建于明清之际的三十米人工天桥时,它与两旁的悬崖浑然一体,不知是天然形成了这座石桥呢,还是人工砌筑了这座座巍峨耸立的巨峰呢?只有那天桥桥身上一个个规则的石拱和悬崖峭壁上的植物告诉我们,这是祖祖辈辈古武当山人智慧和灵性的化身!
经过了九曲十八弯的艰难跋涉,爬过了不知多少坎坷曲折,古武当山的顶峰终于被我们坚韧不屈的意志所征服。我们经过了这一路的跋涉和修行,身上也觉得有了古武当山的仙气和灵性!

当我们终于自豪地站在了古武当山的主峰上了之时,也在攀登的过程中体验了“抬头看云娱情,低头看路防跌”,淡薄宁静,自然从容的人生智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