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形摄色-川西北春季采风5观看原生态歌舞乐《藏谜》


标签:
原生态《藏谜》九寨沟旅游摄影 |
分类: 纪实印象 |
观看原生态歌舞乐《藏谜》
8个硕大的转经筒快速地旋转,数百只烛台上跳动着火焰,寺庙里喇嘛吹响悠长的大法号——在檀香的弥漫中,《藏谜》被拉开序幕,身着藏服的演员手捧哈达从观众席通道走向舞台,开始了来自雪域高原的灵魂之舞。
“血管里流淌着青稞酒,胸膛里响起马蹄声……”第一场《朝圣》中,32名藏族小伙弹奏着六弦琴(也称龙头琴),跳着踢踏舞,唱着粗犷又悠扬的藏族歌曲,用弹奏、歌唱和踢踏舞三位一体的表演,展示出西藏日喀则地区的神秘。
身着玫瑰色藏服的姑娘们,舞动长袖,“布谷鸟的歌唱带来春天,姑娘们的歌声飘荡在草原”,藏族原生态多声部合唱“惹麻”,带来原汁原味的藏族风情。
拟人化的表演是《朝圣》中的一个“意外”,演员们打扮成牦牛状,用诙谐幽默的表现手法,表现出草原上藏族人民乐观开朗的性格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度母,是观世音菩萨的眼泪所化现的女性形象。聚光灯下,荷花慢慢盛开,雾气氤氲中,随着荷花的绽放,从中显现出来:发髻高耸,额前莲叶一瓣,民族色彩浓郁的绣衣,轻轻扭动的腰肢,妖娆摆动的纤纤玉手……除了一尊莲花座,再无其他道具,却让整个舞台充满了神秘与清新。
一群身着劳动服装的男女拿着劳动工具打夯筑坝,一派繁忙热闹的劳动景象,这便是《藏谜》这部歌舞乐表现的“打阿嘎”
“朝圣的心啊,叩响那天堂”,毡包前,容中尔甲在《朝圣者》章节怀抱六弦琴弹奏出美妙的旋律,在震天撼地的皮鼓声中,深情唱起《神奇的九寨》,娓娓讲述老阿妈在3年时间里朝圣途中的故事。
草原上一年一度的赛装节,在《藏谜》中有大篇幅的展现:西藏日喀则服饰、青海康巴的红帽、四川安多服饰、羊皮袄蜜蜡服饰……3000多件绚丽的服饰,让舞台更加璀璨多姿,节日的喜庆气氛,扑面而来。
6名藏族汉子头戴黑色毡帽,跳起宗塔地区的民间舞蹈夏拉舞,粗犷、豪爽、帅气而可爱。
如果说《藏谜》是以神秘和博大展示了雪域高原的浪漫和多彩,让人充满遐想和喜悦,那最后一场演出《轮回的梦》,则是通过颂扬朝圣的神圣,引领人们领悟生命的意义。“雪是热的,冰是烫的,死亡也是重生。”第四章节演绎了老阿妈在朝圣途中遭遇暴风雪为保护“叉叉”死去后,进入极乐世界的情景,“在朝圣的路上死去,也是一种幸福。”这一篇章,足以折射出藏族人民坚定的信仰和纯洁的内心世界。
有观众说,《藏谜》是一部鲜活的藏族文化辞海,观看《藏谜》犹如经历了一次净化心灵、升华情感的西藏之旅,“这部歌舞乐,气势恢弘,展现了西藏的神秘与博大,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