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基本性质
标签:
美丽的水晶宝石时尚文化杂谈 |
分类: 水晶科普 |
翡翠的基本性质
(一) 矿物组成
翡翠是以硬玉为主的由多种细小矿物组成的矿物集合体。它的主要组成矿物是硬玉
(Jadeite),次要矿物有绿辉石、钠铬辉石、钠长石、角闪石、透闪石、透辉石、霓石、霓辉
石、沸石,以及铬铁矿、磁铁矿、赤铁矿和褐铁矿等,其中绿辉石在有些情况下会成为主要
组成矿物。
法国矿物学家德穆尔1846年、1863 年分别对和田玉及翡翠进行了化验分析,第一次
从现代矿物学的角度指出了和田玉与翡翠在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和物理性质上的区别。德
穆尔根据和田玉与翡翠硬度的不同进行了分类,称和田玉为软玉(Nephrite),指出和田玉的
矿物成分属闪石类,主要组成矿物为透闪石和阳起石;称翡翠为硬玉(Jadeite),在矿物学上
属于辉石类。
从岩石学角度来看,翡翠是一种岩石,它是由硬玉、绿辉石为主要矿物成分的辉石族矿
物组成的矿物集合体,是一种硬玉岩或绿辉石岩。在商业中,翡翠是指具有工艺价值和商业
价值,达到宝石级硬玉岩和绿辉石岩的总称。“翡”单用时是指翡翠中各种深浅的红色、黄
色翡翠;“翠”单用时是指各种深浅绿色的翡翠,高品质的绿色翡翠一般称之为“高翠”。
(二) 化学成分
翡翠中主要矿物硬玉的化学成分为NaAlSi206,可含有Cr、Fe、Ca、Mg、Mn、V、Ti、
S、C1 等元素。翡翠的矿物组成不同,其化学成分亦有较大的变化。
1.硬玉
硬玉的化学成分是NaAlSi206,可有少量的类质同象替代(C2+、Mg2+、Fe2+、Fe3+、Cr3+
替代Al3+)。硬玉中若Cr3+替代了Al3+,会产生绿色;Cr3+替代量变化幅度较大,从万分之几
到百分之几,直至形成钠铬辉石。
以硬玉为主的翡翠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翡翠。市场中绝大多数翡翠均属此类。
2.钠铬辉石
钠铬辉石的化学组成是NaCrSi2O6,与硬玉构成完全类质同象系列。钠铬辉石在翡翠中
以三种形式存在:一是呈黑色小粒状内含物,Cr3+的含量可达百分之十几;二是与硬玉共生,
组成钠铬辉石硬玉岩,整体呈黑绿色,不透明;三是主要由钠铬辉石组成的钠铬辉石岩,也
称之为干青种,不在传统翡翠之列。
3.绿辉石
绿辉石的化学组成是(Ca,Na)(Mg,Fe2+,Fe3+,Al)Si2O6,介于硬玉及透辉石之间,当
Na/(Ca+Na)≥0.8 时为硬玉,Na/(Ca+Na)≤0.2为透辉石。绿辉石是翡翠中一种重要的
共生矿物,常以不同比例形成含绿辉石硬玉岩型翡翠或含硬玉绿辉石岩型翡翠。绿辉石矿物
含量可高达百分之百,如油青种翡翠,也是传统意义上翡翠中的一种,只是数量较少。
(三) 晶系与结晶习性
翡翠为晶质集合体,其中主要的组成矿物硬玉、绿辉石属单斜晶系。常呈柱状、纤维状
或粒状集合体。
(四) 结构
结构是指组成矿物的颗粒大小、形态及相互关系。
翡翠是原岩经变质作用重新结晶而成的。固态下的重结晶是一种比液态结晶作用更复杂
的过程,它既与原岩物质成分、结构和构造有关,同时又与变质作用过程中温度、压力、溶
液性质及应力有关。
翡翠常见的结构有:纤维交织结构、粒状纤维结构等。在宝石学中翡翠的结构统称交织
结构,这是因为在肉眼观察、手持放大镜观察或宝石显微镜的观察中,可以发现翡翠组成矿
物全呈柱状或略具拉长的柱粒状,近乎定向排列或交织排列。翡翠的“交织结构”在鉴定中
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结构特征明显有别于其他玉石的结构特征。如果有条件对翡翠作薄片鉴
定可以发现翡翠的“交织结构”可包含以下几种类型的结构特点。
1.纤维交织结构
纤维交织结构在地质学中又称为纤维变晶结构,纤维状的硬玉等矿物近乎定向排列或交
织排列在一起。它是翡翠的一种最常见结构,形成了翡翠硬度高、韧性强等特点。
当翡翠受到剪切作用的影响时,较大颗粒碎裂成细小颗粒;当剪切作用足够强烈时,则
发展成糜棱—超糜棱结构,矿物颗粒通常高度亚颗粒化,颗粒极细(d<0.05mm),因而透
明度高,致密而细腻。高档翡翠多属于此。
http://s7/mw690/4a6bb4d9gx6C4rNA7VYb6&690
2.粒状纤维交织结构
翡翠中粒状、纤维状的矿物颗粒近乎定向排列或交织排列在一起。通常颗粒较粗,边界
平直,没有遭受明显的动力变质和蚀变作用(见图3-2-2)。根据矿物颗粒粒度可以分为:显
微粒状结构(d<0.1mm);细粒结构(d=0.1~lmm);中粒结构(d=1~3mm);粗粒结构
(d=3~lOmm);巨粒结构(d>10mm)。
3.其他结构
翡翠的结构除了以上常见的两种之外,还可能出现斑状变晶结构、塑性变形结构、碎裂
结构、交代结构等。
翡翠的结构决定了翡翠的质地、透明度和光泽。一般来讲,矿物颗粒越粗、颗粒间
结合越松散,则翡翠质地就松散、透明度和光泽也差;相反,矿物颗粒越细、结合越紧
密,则翡翠质地细腻致密、透明度好、光泽也强。纤维交织结构者韧性好,而粒状结构
者韧性差。
1.颜色
翡翠的颜色多种多样,是翡翠的价值所在。翡翠常见的
颜色有:白色,无色,各种不同色调的绿色、红色、黄色、
紫色、黑色、灰色等几种(见图3-2-3)。翡翠的颜色按其呈
色机理可以分为原生色和次生色。原生色是翡翠形成过程
中由致色离子所致;次生色为翡翠成岩之后外来有色物质
浸染所致,如黄色、红色等。
http://s12/mw690/4a6bb4d9gx6C4rZvwfNcb&690
(1)无色
也就是无色透明(见图3-2-4)。此种翡翠成分单一,由纯的NaAlSi2O6组成,并且矿物颗
粒细腻,结构紧密,矿物颗粒光性趋于一致,透明度好,如无色老种玻璃地翡翠。
(2)白色
白色翡翠组成的成分单一,由NaAlSi206组成,但结构松散,硬玉矿物颗粒之间有一定
的空隙,残留空气或其他物质,降低了透明度,使得硬玉岩不透明,显白色。
(3)绿色
绿色是翡翠的常见颜色,所说的“翠”就是指绿色翡翠(见图3-2-6)。翡翠的绿色由浅
至深分为:浅绿、绿、翠绿、深绿和墨绿,其中以翠绿色为最佳。大多数绿色翡翠或多或少
地含有杂色,呈黄绿、灰绿、蓝绿等色。如果黄绿色中黄色调很浅,成为黄阳绿,仍不失翡
翠的艳丽,而灰绿及蓝绿则影响翡翠颜色的品质。http://s4/mw690/4a6bb4d9gx6C4s6oZrRd3&690
翡翠的绿色主要由微量的Cr、Ti、Fe等元素类质同象替代所引起的,含量越高,颜色
越深。类质同象替代有三种情况:
当硬玉分子中Al3+被适量的Cr3+(以及Ti4+)替代时,则翡翠呈诱人的翠绿色(研究表明
这种高档绿色还与翡翠中微量的S2-、F-和Cr 有关);但若Cr3+的含量很高时,则翡翠的绿色
变成墨绿色甚至是黑色。
当硬玉分子中Al3+主要被Fe3+替代时,翡翠呈灰绿色,不如含Cr翡翠的颜色那么鲜艳、
明快,油青翡翠属于此类(见图3-2-7)。
当硬玉分子中Al3+同时被Fe3+和Cr3+替代时,则翡翠颜色介于前两者之间,视Fe3+和
Cr3+的比例而定。
(4)紫色
紫色翡翠也称紫翠(见图3-2-8),按其深浅变化可有浅紫、粉紫、紫、蓝紫,甚至近乎
于蓝色。传统观念认为是由微量的Mn致色,也有人认为是由Fe2+和Fe3+离子跃迁而致色,
或与K+离子的存在有关。
(5)黑色
翡翠的黑色有两种,一种在普通光源下为黑色,强光源照射则呈深墨绿色的翡翠主要是由于过量的Cr、Fe造成的。此种翡翠的折射率和密度比—般翡翠高,折射率
为1.67~1.68,密度为3.4g/cm3左右。另一种是呈深灰至灰黑色的翡翠,
这种黑色是由于含有角闪石等暗色矿物造成的,看上去很脏,是较为低档的翡翠。http://s10/mw690/4a6bb4d9gx6C4sqqPfrd9&690
(6)黄色和红色
黄色和红色是次生颜色,商业中称之为“翡”当白色、紫色
或绿色翡翠形成后,由于受风化作用,形成赤铁矿或褐铁矿沿翡翠颗粒之间的缝隙或解理慢
慢渗入而成。一般黄色多为褐铁矿所致,红褐色为赤铁矿所致。
(7)组合色
在珠宝界,对翡翠的一些颜色组合给予了一些特定的名称,如春带彩、福禄寿等。春带
彩:紫色、绿色相间,有着春花怒放之意(见图3-2-13)。福、禄、寿:绿色、红色、紫色同
时存在于一块翡翠上,象征吉祥如意,代表福禄寿三喜。
http://s1/mw690/4a6bb4d9gx6C4szQkWQa0&690
翡翠的颜色丰富多彩,其色的形状与组合、色的深浅与分布千变万化。有时同一块料上
可有五种颜色,又称为“五彩玉”。
2.光泽及透明度
翡翠的光泽为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半透明至不透明,极少为透明。在
商业中,翡翠的透明度又称为“水头”。
http://s2/mw690/4a6bb4d9gx6C4sEz0khd1&690
一般来说,翡翠组成成分越单一,矿物颗粒越细,结构越紧密,则透明度越好,光泽越强;组成成分越复杂,颗粒越粗,结构越松散,则透明度、光泽越差。另外翡翠中含有过量
的 Fe、Cr 等微量元素时,透明度变差,甚至不透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