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闲散人员在台湾

当初人在台湾的时候,努力发过几条微博,赶上兰屿民宿网断了,于是趁机歇菜。
就像老头儿没牙时才喜欢凑一块儿吹嘘当年勇——经历这东西不就是玩儿不动的时候解闷儿使的嘛!正骇时且不寂寞时一会儿一条微博,简直跟气球漏气似的稀释自己那点儿兴奋。
如今,被北京颗粒状的空气包围,在准备打官司的间隙,图文并茂地回忆一下台湾的日子,就好比病隙笔,或者罢官赋闲时作诗,也算某种调剂,虽然分裂,好歹不至崩溃。
(一)身份
如今这文明社会,出门儿玩一趟也要验明正身。办台湾通行证的时候,对着“职业”一栏犯了半天嘀咕,最后双双写了个“无业”。
如今办证也需要按手印儿了。可怜阿童木那连塑料袋都捻不开的没指纹的手啊,连着换了仨指头都无法采集,就差脱袜子上脚了。
证儿发下来的时候两人都有漏网之鱼的庆幸,幸亏出入境管理处和办银行信用卡不是一个标准,也不担心我们出去打黑工从此不回来,估计不回来也不惦记,正好少俩负担。
站在厦门建发国旅窗口前的时候心中又难免忐忑,也不知台湾那边儿对无业游民什么态度。再次对着表格上“职业”一栏踌躇再三。最后和阿童木面面相觑:“那个,总写无业,也不好吧?”“那,写什么?”“要不,就写,社会闲散人员?”
真没想到,三天后,印着青天白日满地红小旗儿的纸片儿就发下来了,不由心中一喜:台湾政府对社会闲散人员总这么给面儿吗?
于是开始四处道别,颇有中了彩票不愿衣锦夜行之感。
走前一姑娘特热心地告诉我们:一定要去台北呀,一定要去高雄呀,一定要去基隆呀,一定要去台中呀,一定要去台南呀,台北的凤梨酥好好吃哟,台中的创意店好好哟,衣服好美哟,一定要空箱子去满箱子回哟——
我俩一边儿噼噼啪啪拍蚊子一边特别认真地听了半天,最后抽了个空儿特感激地回复:你说的那些地方,我们一个都没打算去。
姑娘那痛惜加不解的表情,恍如养猪大户遇见了基地组织的忠实战士,深刻地留在了我的印象之中。
“那你们去哪儿?”她问。
“啊,南部啦,东部啦,反正一溜儿都是农村,不进城。”
“去干嘛?”
“去看看海。可能,还有别的?”
“去看海干嘛?”
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回答,一味傻笑。
“酒店定了没有?”
“没呀!”
“行程呢?”
“额——”
就这样,第二天,揣着一张高兴姑娘送的台湾地图,一张为糊弄台湾办证员瞎写的行程单,两个社会闲散人员登机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