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咸宁刘家桥——藏在深山的大汉皇族村

(2016-03-09 16:36:36)
标签:

湖北

咸宁

刘家桥

西汉

古村

咸宁刘家桥——藏在深山的大汉皇族村

 

    由湖北通往湖南的公路上,在咸宁桂花镇有一个叫刘家桥的村落,千百年来,车来人往,人们从村边而过,没有多少人过多地关注这个貌似普通的村子。一直到近些年,她清水出芙蓉,天然淳朴的面貌,以及特有的历史底蕴,引起了世人的注意,后来不断有游人专程前来寻古探幽。

 

    我们是在一个初冬的黄昏,冒着霏霏细雨到达刘家桥村的。初冬的黄昏,若是晴天,应是夕阳在山,彩霞满天之际,可微雨时分,古村笼罩在一片雨丝和雾气柔合的氤氲之中。我们把车停靠在依山的公路边,横跨公路,向村子走去,眼前展现的是一片沧桑老屋,高低错落,一条清澈的小河穿村而过,潺潺有声,河上有一座带桥廊的石拱桥,半圆形的桥拱与河面倒影相合,浑然成趣。成群的鸭子在溪水中游弋,拦河石堰上也聚集了不少鸭子和白鹅,正开心地用喙梳理被细雨打湿的羽毛。岸边,一架巨大的水车被溪水冲击在缓缓地转动,形成一个动态的画面。迈过石堰,踏着湿漉漉的石板路,我们走进这座静悄悄的村子。

 

    古村依山而建,山间绿树环绕,竹影摇曳,一片苍翠,丝毫没有冬季的萧索之气,沿街老屋尽管墙体斑驳,旧貌沧桑,但门前挂的红灯笼,给这个色彩单调的古村增添了不少亮色。也许是冬季,抑或是微雨黄昏,村中几乎没有游人,连村民也很少见到,只有我们几个人的匆匆脚步在叩响坎坷不平的石板路。

 

    日色晦暗,细雨中被踏过数百年岁月的青石板泛着幽幽的光泽,虽然古村隐藏在湖北咸宁的大山深处,许多老宅都已融合了当地的建造特色,但也有不少带有鲜明的徽派风格,不由让人产生遐想,这看似普通的村子,一定有它的来历。

 

    一般来说,依山傍水,缘溪而居,小桥流水人家,是天下所有古村的特质,所不同的只是各自的历史渊源和独有的民风民俗,那么刘家桥又有什么故事呢?村中那座古廊桥为我们揭开了古村的身世。古桥取名刘家,村子以桥而名。站在桥头,“刘家桥”三个繁体题款十分醒目,从桥边的记载文字可以得知,刘家桥村建于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繁衍至今已有十八代,是中国大汉皇族村,至今刘氏皇族近9000人于此聚族而居。原来,汉高祖刘邦的幼弟刘交,时为西汉楚元王,又被封为“彭城王”,是刘家桥人的封王始祖,其后代于明代选中了这块位于咸宁山水环抱的风水宝地,开创基业,兴建村居,繁衍生息,逐渐形成庞大的汉皇族群体,后来被称为大汉皇族村,这种皇族聚集的村落在中国是很少见的。

 

    刘家桥飞架在穿村而过的白泉河上,是建村时建造的独孔拱桥,过去为江西、通山通往咸宁和汉口的主要通道,尽管现在看来早已如一个沧桑老人显得衰老破败,但碧波相拥,桥孔倒映,仍不失它的余韵。整座桥垒石而成,桥边有块巨石,光滑的石面上刻有“刘家桥”三个大字,桥面上盖廊亭,廊亭内梁雕刻有龙凤八卦图,青瓦覆顶,两侧桥身用青砖建起两米高的方孔花格拦护墙,桥内两侧置有长凳。多少年来,村民一年四季在桥东头设炉灶烧茶,并置于木制大茶桶和小竹茶筒内,免费供行人饮用,而桥西沿河开设有各种店铺,可供行人吃住和购物,廊桥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我们踏着凸凹不平的垒石登上廊桥时,桥内空无一人,虽然风雨侵蚀木制桥栏有些斑驳开裂,但精致的廊架和石砌雕梁还是让人遥想桥初建成时的盛景。站在光线幽暗的桥内,透过栏杆向外望去,只见青山隐隐,绿水迢迢,雨丝若帘,云雾漫漫,田园风光一览无余,正如廊桥上一副对联所云:“水秀山青古道萦纡墨第,峰回路转小桥飞跨刘家桥”,恍若廊桥遗梦。

 

    作为皇族后裔聚集地,刘家桥在历史上是远近闻名的书香门第,有“墨庄世第”之称,蕴含着丰厚的楚南文化特色。在村子漫步,我们寻觅着大汉皇族留下的人文精魄。时隔数百年,村子已褪去了昔日的容颜,显得凋敝与冷落,一幢题有“墨庄世第”的老宅院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门楣上“墨庄世第”的墨迹已剥蚀残缺,但朱红描绘的走马壁画和图案,仍可看出当时作为书香人家的庄重。走进宅院,眼前一片凌乱,厅屋近乎荒废,只有一间侧屋经过主人装修还在此居住,主厅有祭台供奉祖先牌位,仍有祭祀的痕迹,然而遗憾的是,屋顶塌圮漏雨,庭院内苔藓遍布,杂草漫生,昔日的书香墨香,随岁月流逝而消散,只留下曾经的辉煌,让人感慨。远处山坡上有一排明显是土家族风格的老宅,黄土墙黑灰瓦,门楣上题写着“彭城世家”四个大字,见一个老妇人正坐在门前吃晚饭,原本想上前去问候,并向老妇人询问古村的轶事,可当我走近时,她却端着碗进屋而去,不知是否是回避游人的打扰。彭城,是徐州的古称,汉高祖刘邦故乡沛县古代归属彭城,可见,刘家桥人不仅以大汉皇族为豪,而且即使身在湖北咸宁深山,也始终没忘记皇家故里,没忘记自己的根,“彭城世家”见证了这个大汉皇族村的渊源。

 

    薄暮疏雨,烟笼寒水,数百年来,刘家桥村人过着以农耕为主的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恬静而悠然,古朴的刘家桥依然飞跨在白泉河上,见证岁月的风雨,古村与青山秀水浑然一体,它独有的皇族遗风却流传至今,与岁月永存。

 

 

咸宁刘家桥——藏在深山的大汉皇族村

咸宁刘家桥——藏在深山的大汉皇族村

咸宁刘家桥——藏在深山的大汉皇族村

咸宁刘家桥——藏在深山的大汉皇族村

咸宁刘家桥——藏在深山的大汉皇族村

咸宁刘家桥——藏在深山的大汉皇族村

咸宁刘家桥——藏在深山的大汉皇族村

咸宁刘家桥——藏在深山的大汉皇族村

咸宁刘家桥——藏在深山的大汉皇族村

咸宁刘家桥——藏在深山的大汉皇族村

咸宁刘家桥——藏在深山的大汉皇族村

咸宁刘家桥——藏在深山的大汉皇族村

咸宁刘家桥——藏在深山的大汉皇族村

咸宁刘家桥——藏在深山的大汉皇族村

咸宁刘家桥——藏在深山的大汉皇族村

咸宁刘家桥——藏在深山的大汉皇族村

咸宁刘家桥——藏在深山的大汉皇族村

咸宁刘家桥——藏在深山的大汉皇族村

咸宁刘家桥——藏在深山的大汉皇族村

咸宁刘家桥——藏在深山的大汉皇族村

咸宁刘家桥——藏在深山的大汉皇族村

咸宁刘家桥——藏在深山的大汉皇族村

咸宁刘家桥——藏在深山的大汉皇族村

咸宁刘家桥——藏在深山的大汉皇族村

咸宁刘家桥——藏在深山的大汉皇族村
同行者:中华樱花诗词摄影家协会秘书长彭凤霞(心妍)
咸宁刘家桥——藏在深山的大汉皇族村
同行者:武汉三清书画院院长王三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