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藏见闻(12)梦圆珠穆朗玛(一)

(2013-12-24 16:32:28)
标签:

西藏见闻

旅游

珠峰大本营

 西藏见闻(12)梦圆珠穆朗玛(一)

踏上西藏的土地已有6天了,今天,我们将前往计划中也是梦寐以求的珠峰。清晨7时,日色微曦,从日喀则市出发,沿全程柏油路面的318国道而行。过萨迦县到江孜县,看到公路边矗立着一块大理石制作的石碑,标示318国道从上海人民广场开始至西藏拉孜县正好5000公里。这条横贯祖国东西的国道,一路由平原到高原,跨过大江大河,翻越崇山峻岭,走过漫漫路程,终于接近与尼泊尔交界的西藏樟木镇终点。

 

                 (一)化石,揭示珠峰的成因


我们离开江孜赶到定日县城时,已是中午,于是就在县城路边的饭店午餐。定日县城虽然不大,但却是到达珠穆朗玛峰的必经之路,珠峰位于定日县的中尼边境,所以公路两旁有不少四川人来此开的饭店,可供往返珠峰的游客吃饭和休息,生意还不错。


凡是经过定日的游客大都是为珠峰而来,我们就餐的饭店是一对四川夫妇开的,精明的老板不仅热情为游客提供适合内地人口味的饭菜,而且还可售珠峰门票。他对我们说,如果你们吃过饭再去定日县城的珠峰售票点去买门票,要多花不少时间,为方便大家他已事先买回一些门票,在他这买是一样的,且更方便。饭店老板的热心得到游客一致欢迎,于是我们每人买了一张180元珠峰门票,同时还买了每个轮子100元共400元的商务车进珠峰的车票。


大家正在饭店吃饭闲聊时,谁也没注意忽然走进一个约莫十来岁的藏族小男孩,身上背着一个几乎看不出颜色、脏兮兮的布包。他一下坐在我身边,从布包里掏出一块黑乎乎的石头,说:“化石,鹦鹉螺化石,要不要?”让我感到很意外也很好奇。其实,化石于我来说并不陌生,因父亲在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工作,我们从小就没少见过化石,曾在所里见到过各种各样由科考人员在全国各地采集来的海洋生物化石和植物化石标本,耳濡目染也知道一些化石的来历和地球生物地质的演变过程。


我接过小男孩手中的化石,翻转地观看和揣摩,果然是一块已完全石化了的鹦鹉螺,圆润的螺壳表面呈现着漂亮的放射状螺纹,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我问:“还有吗?”他随即又掏出一块,说:“这个鹦鹉螺还有伸出壳的软体吸盘呢。”我仔细一看,真是一只软体伸出的鹦鹉螺化石,只是吸盘也早变成坚硬的石头了。


在来西藏之前,我已了解道,早在距今3000万至数亿年前,现在的喜马拉雅山脉的广大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称作古地中海,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地质时期,地壳发生了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使喜马拉雅地区逐渐隆起,形成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珠穆朗玛峰便是由海洋上升为陆地的见证。这个小男孩布包里的化石正是古海洋生物的标本。而位于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定日县,这些化石尤其多,经过若干年洪水的冲刷,沉睡在山体中亿万年的化石才渐渐暴露出来。男孩说,这些化石都是他们从离县城不远的化石沟里捡拾来的。我相信小男孩的话,这些化石应该是真的,不会有假。在60年代,当地的藏民偶尔挖出这些化石时都不懂得什么东西,刨出来时,全当石头扔掉。近些年被科学家发现,藏民们才知道化石的价值,纷纷进山开挖,然后向游客兜售以便牟利。


我一边欣赏化石,一边让孩子再拿几块看看。当他又拿出一块石头,去下捆绕的橡皮筋,石头缝合线竟被打开成两瓣,一个完整的鹦鹉螺呈现在眼前,让我一阵惊喜,可以清晰地看到纹路密集旋转着的螺体,正负模相合就是一个完整的鹦鹉螺,这样的标本真是难得一见。经与小男孩简单的讨价还价,我化120元一下买了包括有一个完整鱼鳍的共五块化石,作为我们来到珠峰的见证和纪念。他还向我兜售三叶虫化石,虽然三叶虫化石也是珠峰地区常见的一种化石,但他展示的三叶虫化石和贵州龙化石,我觉得过于精美完整,有人工加工和复制过的嫌疑,便没有选择。


小男孩离开后,又一个男孩踱进饭店,同样在沉甸甸的布兜里掏出化石,这次我花100元买了他一块品相较好,上下合为一体更为完整的鹦鹉螺化石,他也随即迅速离去。后来才知,定日县已经对化石区已进行全力的保护并严禁开采。


鹦鹉螺化石也称菊石,这些在古生代高度繁荣的海洋生物种群,是重要的地层指标,它揭示了亿万年前喜马拉雅地区地质地貌的变迁,也向我们揭示了珠穆拉玛峰的成因。当我观赏这些精美的鹦鹉螺化石时,脑海中仿佛看到喜马拉雅的造山运动,经过漫漫岁月沧海变为桑田的壮丽画面,看到包括珠峰在内的上百座山峰在这里慢慢抬高突起,傲然阅世,而珠峰最终鹤立鸡群,成为地球第一高峰。


西藏见闻(12)梦圆珠穆朗玛(一)

西藏见闻(12)梦圆珠穆朗玛(一)

西藏见闻(12)梦圆珠穆朗玛(一)

西藏见闻(12)梦圆珠穆朗玛(一)

西藏见闻(12)梦圆珠穆朗玛(一)

我接过小男孩手中的化石,翻转地观看和揣摩,果然是一块已完全石化了的鹦鹉螺,圆润的螺壳表面呈现着漂亮的放射状螺纹
西藏见闻(12)梦圆珠穆朗玛(一)
“这个鹦鹉螺还有伸出壳的软体吸盘呢。”我仔细一看,真是一只软体伸出的鹦鹉螺化石,只是吸盘也早变成坚硬的石头了
西藏见闻(12)梦圆珠穆朗玛(一)
去下捆绕的橡皮筋,石头缝合线竟被打开成两瓣,一个完整的鹦鹉螺呈现在眼前
西藏见闻(12)梦圆珠穆朗玛(一)

西藏见闻(12)梦圆珠穆朗玛(一)
完整的鱼鳍化石
西藏见闻(12)梦圆珠穆朗玛(一)

西藏见闻(12)梦圆珠穆朗玛(一)
我花100元买了他一块品相较好,上下合为一体更为完整的鹦鹉螺化石
西藏见闻(12)梦圆珠穆朗玛(一)

西藏见闻(12)梦圆珠穆朗玛(一)
鹦鹉螺化石也称菊石,这些在古生代高度繁荣的海洋生物种群,是重要的地层指标,它揭示了亿万年前喜马拉雅地区地质地貌的变迁,也向我们揭示了珠穆拉玛峰的成因

                             (二)艰难珠峰路


离开定日县,继续沿318国道前行,在海拔5248的嘉措拉山口,经幡随风飘舞,猎猎作响,已颇有寒意。抬头间,只见群峰连接到天边,远近一片荒凉,阒无人声,到处堆积着大片大片的鹅卵石和碎石,不可想象这里以前曾是一片汪洋。站在山口眺望,群峰银装素裹,逶迤起舞,不由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造化之功。洁白的珠峰以她骄人的雄姿映入眼帘,其他四座海拔八千米以上的山峰:马卡鲁峰(8463)、洛子峰(8516)和卓奥友峰(8241)随珠峰一字排开,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蔚为壮观。


不久,到了一个三岔路口,继续向前通往我国与尼泊尔接壤的西部通商口岸樟木镇,而另一条路完全是砂石路面,直通珠峰大本营。在路口,矗立着一座精美的牌坊,上书“珠穆朗玛峰国家公园”,旁立有一块石碑,上刻“珠穆朗玛北大门”字样,同时,还有一路牌,指示距珠峰大本营102公里,这意味着我们已来到珠峰的身边。那生平对珠峰的向往,对珠峰的梦圆,一切都感觉来得那么快啊,心情好一阵激动。


在牌坊下环顾,四周一片寂静,只有阳光和蓝天,群山和荒原,依旧是亘古和原始,返璞归真的人与自然,仿佛又回到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亿万年前。偶尔有一两辆越野车卷着沙尘从天而降或冲天而去,这都是些为朝拜珠穆朗玛女神而来、为梦圆珠穆朗玛女神而去的游人匆匆的身影。


从牌坊开始至珠峰大本营的102公里,时能见藏民们悬挂的五彩经幡,在荒无人烟的原野或山口飘拂,一种神圣之感也随着经幡融入蓝天。公路两旁,不时出现连绵的山脉,遍布巉岩怪石和挤压扭曲的纹理,以及许多滚落的巨大乱石。这些在造山运动时期因地壳局部受力,岩石急剧变形而大规模隆起形成的褶皱和断裂至今还十分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眼前,成为赴珠峰途中的独特景观。有时在大山深处竟发现有十几户人家的藏民村落,这些藏民在这人迹罕至之地,或耕种或放牧,过着自由自在,天人合一的田园生活,给这单调寂寞的路途增添了一丝人间的温暖。


到珠峰大本营的102公里山路贯穿于群山之间,随山势不断起伏。也许,这条砂石路面的公路是为了保留珠峰的原始风貌和环保考虑而没铺上柏油,公路建成后也没有经常维护保养,路面坑坑洼洼,坎坷不平,车辆如同在搓衣板上行驶,让游人吃尽颠簸。由于干旱少雨,沙石遍地,汽车驶过都会卷起漫天沙尘,将视线淹没。曲折漫长的路程上,只要看到沙尘飞扬,那就一定是一辆来往于珠峰的车辆在艰难跋涉。


最艰险的莫过于被称作“珠峰99道拐”的连续U型弯道,由于山高坡陡,在筑路时必须将公路修筑成连续弯道,以减轻车辆登山的阻力。司机们都缓慢小心地驾驶,如行舟一样在山间盘旋。当你在车上回头看到那密集弯曲如巨蛇盘绕的公路时,也会如太白在登蜀道时发出“蜀道难,难以上青天”的感叹。


102公里,如平时,汽车一个多小时即可走完,可我们的商务车却用了3个多小时,这样陡峻盘曲的道路,你想快也快不了。目击所至,除了荒山秃岭,几乎没有生命的迹象,但也并不孤独。在一个弯道口,我们看到十几个老外,正在路边休息,观赏广袤的原始风光。他们是骑着摩托车从尼泊尔出发,专为珠峰而来,尽管路途辛苦,但那种苦中有乐却是人生难得的际遇。一个来自山东济南的小伙子,独自骑越野摩托车闯珠峰。当我们到大本营见到他时,他又准备下山了。他说,这是他第二次来珠峰,下次还要再来。而一个骑着自行车的年轻人,顶着高原强烈的阳光孤零零地骑行在通往珠峰的99道拐上,那种坚韧和执着,让我想到他多像沙漠中那一往无前的驼峰。


下午4时左右,我们跨过“世界屋脊第一桥”珠峰桥,看到位于珠峰北麓的绒布冰川末端,海拔5154的绒布寺时,我们终于来到珠峰的身边。


西藏见闻(12)梦圆珠穆朗玛(一)

过萨迦县到江孜县,看到公路边矗立着一块大理石制作的石碑,标示318国道从上海人民广场开始至西藏拉孜县正好5000公里
西藏见闻(12)梦圆珠穆朗玛(一)
不久,到了一个三岔路口,继续向前通往我国与尼泊尔接壤的西部通商口岸樟木镇,而另一条路完全是砂石路面,直通珠峰大本营
西藏见闻(12)梦圆珠穆朗玛(一)

西藏见闻(12)梦圆珠穆朗玛(一)
在路口,矗立着一座精美的牌坊,上书“珠穆朗玛峰国家公园”,旁立有一块石碑,上刻“珠穆朗玛北大门”字样,同时,还有一路牌,指示距珠峰大本营102公里
西藏见闻(12)梦圆珠穆朗玛(一)

西藏见闻(12)梦圆珠穆朗玛(一)
洁白的珠峰以她骄人的雄姿映入眼帘,其他四座海拔八千米以上的山峰:马卡鲁峰(8463)、洛子峰(8516)和卓奥友峰(8241)随珠峰一字排开,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蔚为壮观
西藏见闻(12)梦圆珠穆朗玛(一)
傲然阅世,直插苍穹的珠峰
西藏见闻(12)梦圆珠穆朗玛(一)

西藏见闻(12)梦圆珠穆朗玛(一)

西藏见闻(12)梦圆珠穆朗玛(一)
公路两旁,不时出现连绵的山脉,遍布巉岩怪石和挤压扭曲的纹理,以及许多滚落的巨大乱石。这些在造山运动时期因地壳局部受力,岩石急剧变形而大规模隆起形成的褶皱和断裂至今还十分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眼前
西藏见闻(12)梦圆珠穆朗玛(一)
有时在大山深处竟发现有十几户人家的藏民村落,这些藏民在这人迹罕至之地,或耕种或放牧,过着自由自在,天人合一的田园生活
西藏见闻(12)梦圆珠穆朗玛(一)
登珠峰途中时能遇见勇敢攀登的游人

西藏见闻(12)梦圆珠穆朗玛(一)

最艰险的莫过于被称作“珠峰99道拐”的连续U型弯道,由于山高坡陡,在筑路时必须将公路修筑成连续弯道,以减轻车辆登山的阻力
西藏见闻(12)梦圆珠穆朗玛(一)
站在山口眺望,群峰银装素裹,逶迤起舞,不由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造化之功
西藏见闻(12)梦圆珠穆朗玛(一)
                                  “世界屋脊第一桥”珠峰桥
西藏见闻(12)梦圆珠穆朗玛(一)
下午4时左右,跨过“世界屋脊第一桥”珠峰桥,看到位于珠峰北麓的绒布冰川末端,海拔5154的绒布寺时,我们终于来到珠峰的身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