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竹镇老街

(2013-09-09 15:45:00)
标签:

南京

六合竹镇

老街

历史

遗迹

    竹镇老街

 

    竹镇镇位于南京市六合区的西北部,分别与安徽省天长市和来安县接壤,是南京市地域面积最大的镇,也是我省回族群众聚居地之一。全国四大著名阿訇、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原领导人之一达浦生,就出生在竹镇镇。

 

  竹镇历史悠久,春秋时就有记载,相传南宋名将韩世忠追击金兵,金一女将于此战死草葬于街东,当时栽植紫竹为标记,故称竹墩,后为避南宋兴宗赵墩讳,改竹墩为竹镇。1942年8月,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竹镇还是当时苏皖边区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

 

     尽管久居南京,然而,对有如此悠久历史的竹镇,却一直没能去过。去年金秋,我们才走进了竹镇,走进了竹镇老街。

 

竹镇这条古老的街道,长不过400,还保留着他的原始风貌,街两旁排列着衰败了的房屋,还有许多比邻相接的各种店铺,尽管生意萧索,但仍能看到过去的繁华。沿街一路走去,陆续能看到杂货铺、理发店、农具用具铺、缝纫店、茶水铺、铁作铺、私人诊所、家电维修铺、老照相馆、秤店、早点店、麻油坊、轧棉花铺、农机修理铺等,这些早已不大见到或已消失了的店铺,在这里还在经营,让我们有一种重回历史的感觉。
 
街头一家杂货铺,铺板上摆放着许多生活用具和用品,连大商场也不屑一顾的针头线脑和七零八碎的小物品,他这都有卖。81店主悠闲地坐在店门前,微笑地看我拍照,他说他与老伴已在这开店几十年了,一辈子生活在老街上,虽然生意很清淡,但还是守着店铺,日子过得平静安详。
 
仅有的一家理发店,里面陈设破旧不堪,墙上糊着一排彩色风景画,遮盖着黑乎乎的老墙。两面大镜子靠在墙壁上,前面有两张老式理发用转椅,没啥生意时,理发师就斜躺在靠椅上闭目养神,只要有来客,他理发修面掏耳毫不马虎,价钱也不贵,都是老街上的老顾客。
 
一家私人诊所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想,现在还有谁会来这样的诊所看病呢?不大的诊所,里面杂乱地摆放着各种小医疗器械和五颜六色、瓶瓶罐罐的药。这位叫达应钦的老医师正坐在桌边吃午饭,看我拍摄,便和我聊了起来。他说,他是有执业资格的,并指给我看挂在墙上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农村看病比较困难,四邻八乡的人有时有头疼脑热的小毛病,都会到他这来求诊,他一般都能及时诊治。诊所就是他的家,正屋墙上供着达应钦父母的相片,父亲达凤波穿着长衫,母亲买树亭穿着旗袍,依偎在一旁。他说:“我父亲也是学医的,但那时开了家轮渡公司,跑南京下关码头到扬州这一段。”达家的轮渡公司一直开到解放前,因为家境殷实,达应钦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继承了祖传的医学,在竹镇行医一直到现在。
 
达应钦的儿子没有子传父业学医,却在六合县城做了公务员。“将来,儿子是不想再回来住了。”看着一大片老宅,老医师言语间不无伤感。
 
老街里的房屋是古建筑和新建房交错布局,但沿街的店铺基本保持着传统的模样,凡生活需要的几乎样样具备。打水有开水炉,做衣服有缝纫店,早点铺还卖炸馓子等地方特色,还有家电维修、照相扩印、弹棉花修农机、出售农家土鸡蛋等一应俱全,像秤店、铁匠铺、小磨麻油作坊,在别处已经几乎找不到的老店,老街上还都有。
 
因是我省回族群众聚居地,老街深处有一座清真寺,与民居夹杂在一起,平时大门紧闭,十分幽静。老街两旁小巷纵横交错,如同迷宫,不经意间就可看到叉巷里敞开的柴门,小院里月季花静静地开得正艳,让人感到一种恬静与闲适。随处可见居民还在使用的老井,街道上还在使用的铁制老窨井盖似乎也不怕被偷盗,北大街上“祥和字号”门头依旧,不知过去是做何生意的,如今早已改换门庭,只给后人留下一个回忆。
 
老街已经看不到几张年轻人的面孔,年轻人总是向往着外面精彩的世界,只有老人们带着他们古老的手艺和老屋一起相依相守,日渐老去。正街却面临消亡,日渐日远,说不定哪天就再也看不到了......
 
竹镇老街
竹镇街头一瞥
竹镇老街 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竹镇老街 
竹镇这条古老的街道,长不过400,却保留了他的原始风貌,街两旁排列着衰败了的房屋,还有许多比邻相接的各种店铺
竹镇老街
街头一家杂货铺,81岁的店主悠闲地坐在店门前,微笑地看我拍照,他与老伴已在这开店几十年了,一辈子生活在老街上竹镇老街
铁作铺
竹镇老街仅有的一家理发店,里面陈设破旧不堪
竹镇老街 
这样的铁砧和铁锤现在很少见了
竹镇老街 
老照相馆
竹镇老街
难得一见的竹镇秤店
竹镇老街 
农村看病比较困难,四邻八乡的人有时有头疼脑热的小毛病,都会到他这来求诊
竹镇老街西医内科诊所 
竹镇老街 这位叫达应钦的老医师正坐在桌边吃午饭,看我拍摄,便和我聊了起来
竹镇老街
修理缝纫机店
竹镇老街照相馆又兼营修配眼镜 
竹镇老街 
老街两旁小巷纵横交错,如同迷宫
竹镇老街 
竹镇老街 各种农具用具,琳琅满目 
竹镇老街 时已近午,早点店已休息
竹镇老街
早点铺还卖炸馓子等地方特色
竹镇老街
小磨麻油作坊
竹镇老街
做衣服有缝纫店 
竹镇老街 打水有开水炉
竹镇老街 
竹镇老街
这里的麻油会掺假吗?
竹镇老街 出售土鸡蛋
竹镇老街
农机修理铺
竹镇老街 加工棉花店
竹镇老街 
老街深处有一座清真寺,与民居夹杂在一起,平时大门紧闭,十分幽静
竹镇老街
充满恬静与闲适的小院落
竹镇老街随处可见居民还在使用的老井 
竹镇老街 八十年代坚固耐用的窨井盖也不怕被偷盗
竹镇老街 老字号“祥和字号”,不知过去是做啥生意的
竹镇老街
老街已经看不到几张年轻人的面孔,年轻人总是向往着外面精彩的世界,只有老人们带着他们古老的手艺和老屋一起相依相守,日渐老去。正街却面临消亡,日渐日远,说不定哪天就再也看不到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