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樱花缘.相见欢(3)——江滩寻胜

(2012-04-20 17:10:29)
标签:

武汉

樱花诗会

江汉路

历史文化

樱花缘.相见欢(3)——江滩寻胜

樱花缘.相见欢(3)——江滩寻胜

 

逛江滩,相约清明,欲向木兰问桃艳。

游九楚,并肩古道,寻源屈子踏岸边。

马龙车水,春光乍现。

楼宇续接,眺望凭栏。

 

七十年,散尽硝烟,抗日同仇国土捍。

五千岁,沧桑替转,山河壮美更娇妍。

漫步扬子,燕喃莺啭。

流连鹤洲,樱吐柳岚。

 

    刚刚进入四月,江城一片春光明媚,繁花似锦,从全国各地前来武汉大学参加樱花诗会的新浪博客博友,流连于美丽的樱花树下,陶醉于温馨的谈笑之间。三天短暂的团聚,如春风拂柳,如花丛闻莺,即将分别时,大家依依不舍。其间,武汉博友北方套套娃提议,不如再相携作一次木兰天池一日游,得到了部分与会朋友的响应。与此同时,还决定第二天再去博友王三清所在的千年盘龙古城黄花涝,去看看那里的草原。

 

    木兰天池离武汉市不算远,只须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据说景区内有飞瀑、溪潭、怪石、奇木等构成的自然景观,有人将其比作“湖北的九寨沟”,在这春意盎然的时节,作一次踏春之游,应该是很不错的选择。

 

    清晨7时,游客分别到指定的集合地点汇合,大家登上一辆旅游大巴按时前往木兰天池。由游客在各旅行社分散报名,然后集中前往旅游景点,这是如今各地旅行社招揽散客旅游的模式,我们坐的这辆大巴已游客济济,游客们兴致勃勃。

 

    大巴穿行于武汉宽阔的街衢之间,开始行驶还很正常,可接近出城立交桥附近时速度渐渐慢了下来,且行且止。只见各种大小车辆如过江之鲫,首尾相接,一眼望不到头,三步两停,最后竟全部堵满好几条车道,动弹不得。一问随车导游,原来正逢清明假日的扫墓高峰,这条能通往墓地的道路成为“瓶颈”,自然遭遇堵塞。现在像这样遇堵的情况,在全国都司空见惯,本不足怪,可大家呆在封闭的大巴内,温度渐渐升高到二十几度,个个汗流浃背,闷热难当。眼看时间快到上午十一时,车还没出武汉市,大巴还陷于瘫痪的车流中,何时才能出城还不得而知,于是我们决定放弃这趟木兰天池之游。经与随车导游协商,导游每人退回部分门票款,大家受点经济损失没什么,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安排去游览武汉著名的江汉路。

 

    江汉路位于长江边,武汉人习惯于称着“江滩”,这是一条有着百年历史的民国特色十分浓郁的街道。记得1993年春,我到武汉开会,当时选择在南京乘船前往,目的就是能在江面上目睹江汉路那些民国建筑的风采。巨轮逆水而上,当轮船靠近武汉港,我站在船弦,眺望眼前的江汉路,那些高低错落,依次排列的极富特色的建筑,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北方套套娃说,武汉这个城市太大了,即使她生活在武汉也常找不到北,几次询问,我们终于乘公交车来到了江滩。

 

    这段一公里多长的繁华街道,颇似上海黄浦江的外滩,各种风格的建筑鳞次栉比,它们见证了百年的风雨沧桑,见证了1938年抗日战争中武汉保卫战的烽火硝烟,如今江汉路已成为武汉的名片,现在已打造成一条步行景观街,宛如一座建筑博物馆。游人在漫步之中,可以通过这一幢幢各具特色的建筑,回顾武汉近代的辉煌历史和它的前世今生。

 

    沿街道一字排开的各种式样的建筑,欧陆风格、罗马风格和拜占庭风格共存,文艺复兴式、古典主义和现代派并列,似一座座有生命的庞大艺术品。那些标识着中信银行、台湾银行、上海银行、四明银行等自成体系的建筑,厚重的石砌墙体,线条流畅的墙外雕饰和粗大的廊柱,无不象征银行的财富。昔日日清洋行和日信银行,透露出典雅的古罗马风格,冠状穹隆塔楼和顶天立地的石柱,让整体显得一种威严和谐的美,以凸凹不平的麻石垒砌的墙体让人感受到建筑的雄浑坚固,一座座带有欧式风味的建筑看过去,我们仿佛置身于异域之中。

 

    游人流连在这满目清灰色建筑的街道,丝毫不会感到沉郁和单调,这些有些年代的建筑是近代建筑的精华,观赏它就像在博物馆观赏一件件艺术品,坐在街心的木椅小憩,你会回味江汉路历史的延续,感叹昔日这些建筑师们的杰作。

 

    位于江畔的江汉关,是武汉的标志,远远就可看到高耸的塔尖上国旗在猎猎飘舞。1922年奠基建造的江汉关,其庄重典雅的古典风格,即使是现在,也可称为建筑史上的典范。江汉关毗邻长江,当你在轮船上看到她耸立的身影时,你就知道武汉到了,而江汉关塔楼上那叮叮当当的钟声,早已留在一代武汉人的记忆之中,人们一提起钟声,仿佛又会回想起童年那些快乐的时光。

 

    春光明媚,江畔游人如织,我们欲以江汉路为背景合影作为纪念,正好遇一对同样来此游览的外国夫妇,我们示意请他们为我们摄影,谁知他们误解以为邀请他们合影,女老外快速插进我们之间。当我把相机递给男老外时,他才明白过来,欣然为我们留下快乐的瞬间,同时,他也不忘与我们一起合影留念。中外风格合壁的江汉路,又留下中外友人的合影,为我们的江汉路之游留下一段佳话。

 

 
樱花缘.相见欢(3)——江滩寻胜
江汉路位于长江边,武汉人习惯于称着“江滩”,这是一条有着百年历史的民国特色十分浓郁的街道
樱花缘.相见欢(3)——江滩寻胜

樱花缘.相见欢(3)——江滩寻胜

樱花缘.相见欢(3)——江滩寻胜

樱花缘.相见欢(3)——江滩寻胜
如今江汉路已成为武汉的名片,现在已打造成一条步行景观街
樱花缘.相见欢(3)——江滩寻胜
沿街道一字排开的各种式样的建筑,欧陆风格、罗马风格和拜占庭风格共存,文艺复兴式、古典主义和现代派并列,似一座座有生命的庞大艺术品
樱花缘.相见欢(3)——江滩寻胜

樱花缘.相见欢(3)——江滩寻胜
厚重的石砌墙体,线条流畅的墙外雕饰和粗大的廊柱,无不象征银行的财富
樱花缘.相见欢(3)——江滩寻胜

樱花缘.相见欢(3)——江滩寻胜
这段一公里多长的繁华街道,颇似上海黄浦江的外滩,各种风格的建筑鳞次栉比,它们见证了百年的风雨沧桑
樱花缘.相见欢(3)——江滩寻胜
这些有些年代的建筑是近代建筑的精华,观赏它就像在博物馆观赏一件件艺术品
樱花缘.相见欢(3)——江滩寻胜
坐在街心的木椅小憩,你会回味江汉路历史的延续,感叹昔日这些建筑师们的杰作
樱花缘.相见欢(3)——江滩寻胜

樱花缘.相见欢(3)——江滩寻胜
游人在漫步之中,可以通过这一幢幢各具特色的建筑,回顾武汉近代的辉煌历史和它的前世今生
樱花缘.相见欢(3)——江滩寻胜

樱花缘.相见欢(3)——江滩寻胜

樱花缘.相见欢(3)——江滩寻胜

樱花缘.相见欢(3)——江滩寻胜

樱花缘.相见欢(3)——江滩寻胜

樱花缘.相见欢(3)——江滩寻胜

樱花缘.相见欢(3)——江滩寻胜
位于江畔的江汉关,是武汉的标志,远远就可看到高耸的塔尖上国旗在猎猎飘舞
樱花缘.相见欢(3)——江滩寻胜

樱花缘.相见欢(3)——江滩寻胜
昔日日清洋行和日信银行,透露出典雅的古罗马风格,冠状穹隆塔楼和顶天立地的石柱,让整体显得一种威严和谐的美
樱花缘.相见欢(3)——江滩寻胜

樱花缘.相见欢(3)——江滩寻胜
凸凹不平的麻石垒砌的墙体让人感受到建筑的雄浑坚固樱花缘.相见欢(3)——江滩寻胜

樱花缘.相见欢(3)——江滩寻胜
江汉关塔楼上那叮叮当当的钟声,早已留在一代武汉人的记忆之中,人们一提起钟声,仿佛又会回想起童年那些快乐的时光
樱花缘.相见欢(3)——江滩寻胜

樱花缘.相见欢(3)——江滩寻胜

樱花缘.相见欢(3)——江滩寻胜
1922年奠基建造的江汉关,其庄重典雅的古典风格,即使是现在,也可称为建筑史上的典范
樱花缘.相见欢(3)——江滩寻胜

樱花缘.相见欢(3)——江滩寻胜
北方套套娃与春天桃花雨在江汉路街头
樱花缘.相见欢(3)——江滩寻胜
中外风格合壁的江汉路,又留下中外友人的合影,为我们的江汉路之游留下一段佳话
樱花缘.相见欢(3)——江滩寻胜
1938年蒋介石在武汉大学视察武汉会战部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