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功名尘与土——杭州岳王庙

标签:
旅行笔记人文地理 |
分类: 行走浙江 |
杭州岳王庙位于杭州西湖西北角,栖霞岭南麓。
岳王庙是历代纪念抗金名将岳飞的场所,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初称“褒忠衍福禅寺”,明代改额“忠烈庙”,因岳飞追封鄂王而称岳王庙,历代迭经兴废,今存墓、庙为清代重建格局,总体分为忠烈庙、启忠祠、墓园三部分。
虽然岳飞是出生在河南省汤阴县,但是他的后半生却是在杭州度过的,这儿是岳飞遗骨真正的埋葬处。
http://s14/mw690/001muyLUzy7lpqRY3XD6d&690正殿忠烈祠重檐中间悬着一块“心昭天日”横匾,出自岳飞在狱中所书的“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精忠报国之心,可昭天日,万古不朽,叶剑英元帅为此故亲自改写这块横匾。http://s14/mw690/001muyLUzy7lpqSclVbad&690
大殿正中是彩色4.5米岳飞塑象,身着紫色蟒袍,臂露金甲,显示了岳元帅的英雄气概。岳飞生前是无资格穿蟒袍的,因后封鄂王,所以身着蟒袍。座像上面悬着一块“还我河山”的横匾,是岳飞手迹,左右两边各悬一块“碧血丹心”与“浩气长存”横匾。
在大殿后面的墙上,绘有八幅大型彩色壁画,分别为:“勤学苦练”、“岳母刺字”、“收复建康”、“联结河朔”、“还我河山”、“郾城大捷”、“被迫班师”、“风波冤狱”。这八幅画,实际上是展示了岳飞波澜壮阔的英雄人生。
http://s15/mw690/001muyLUzy7lpqSzlJs1e&690
忠烈祠左右有配殿两座,一是祭祀烈文侯张宪的东殿,另一个是祭祀辅文侯牛皋的西殿下。张宪和牛皋都是岳飞的部将,跟随岳飞转战南北,战功卓著,但他俩先后也被秦桧所害。
http://s3/mw690/001muyLUzy7lpqTZvlob2&690
忠烈庙西侧旧为启忠祠,祭祀岳飞父母及其五子(云、雷、霖、震、霆)、五媳玉女银瓶,现辟为岳飞纪念馆,以实物、图片等介绍岳飞气贯日月的一生和巨大影响。展品中有一尊在墓前出土的南宋石翁钟,证实了这里确实是以礼改葬岳飞处。
http://s15/mw690/001muyLUzy7lpqSzlJs1e&690
http://s3/mw690/001muyLUzy7lpqTZvlob2&690
墓园入口处有精忠柏亭,内有枯柏8段,传说这棵柏树原在大理寺风波亭边上,岳飞遇害后树就枯死了,后来就移放在岳坟边上,称为精忠柏。入庭园,南北各有一条碑廊,北面碑廊陈列的是岳飞的诗词、奏札等手迹,南面是历代修庙的记录以及历代名人凭吊岳飞的诗词。http://s8/mw690/001muyLUzy7lpqUiPob17&690
在墓道前方照壁上,有明代人洪珠所书“尽忠报国”四个大字。
我们经常提及的都是“精忠报国”,为什么这里是“尽忠报国”呢?
事实上,这一史实最早见于《宋史·何铸传》和《宋史·岳飞传》。岳飞被捕后由何铸审问,“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这段史料明确表明了岳飞背上刺的字是“尽忠报国”。
“精忠”一词源于绍兴三年(1133)九月,岳飞因剿寇有功,高宗“赐宸翰于旗上,曰‘精忠岳飞’,令先师行之次建之”。“精忠”是对岳飞赤胆忠心的极高评价,这也就是后人称赞岳飞“精忠报国”的出处。精忠与尽忠才渐渐被后人混为一谈。http://s2/mw690/001muyLUzy7lpqUEW9H01&690
墓阙之后就是岳飞墓园,系块石围砌,有墓两座,保持宋代的式样。墓道两侧有明代刻存的文武俑、石马、石虎、石羊和石望柱各一对。上面刻有古人的明联“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http://s1/mw690/001muyLUzy7lpqVn3tSa0&690
墓园正中便是岳飞墓,墓碑上刻着“宋岳鄂王墓”五字,鄂王是宋宁宗于嘉泰四年(1204年)岳飞被害63年后追封的,左侧是岳云的墓,墓碑上刻着“宋继中侯岳云墓”七字。“继中侯”是宋宁宗在嘉定四年(1211年)追封的,恰逢岳云被害70周年。http://s14/mw690/001muyLUzy7lpsiFlQ90d&690
http://s16/mw690/001muyLUzy7lpqUZrt58f&690
这四人千百年来一直供人唾骂,遗臭万年,道出了百姓们爱恨分明的心声。(后面写的文明游览,请勿吐痰)就是这种民愤的体现。
http://s15/mw690/001muyLUzy7lpqTEbAGbe&690只是这里我说说张俊,其实他对维护南宋政权的稳固有着相当大的功劳。
张俊(1086年-1154年),字伯英,凤翔府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人。南宋将领,曾与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并称南宋中兴四将,
后转主和,成为谋杀岳武穆的帮凶之一,并以此博得宋高宗深宠。晚年封清河郡王,显赫一时。
古代的悲剧英雄之首,非岳飞莫属。
提到岳飞之死,人们没有不归罪秦桧的。不过我们若穷原竟委,致岳飞於死者还是宋代猜防武臣的传统政策,这政策是宋高宗所遵守的。纵无秦桧,岳飞仍将屈死,他正和狄青一样,也是被宋代传统的政策牺牲掉的。我们与其痛骂秦桧,不如去诅咒宋代的传统政策,并谴责宋高宗的自坏长城。
没有岳飞,南宋就算立国也不过苟延数年。宋高宗赵构可能不明白,无论是在武力积弱的宋朝还是对汉民族来说,岳飞都是罕见的军事天才和领兵帅才。当时的有军事才能的将领不乏其人,而岳飞和岳家军却是不可替代的。
岳飞一死,宋军的军事优势随之丧失,宋金对峙,鼓舞人心的“直捣黄龙,迎请二帝回京”的民族战争转入低潮。一心收复失土的宋朝军民心有不甘,使得岳飞在民间广受尊崇。
岳飞一死,宋朝只好偏安一隅,历史也失去了呈现最鼎盛的农耕文明和最强大的游牧民族的对决。后来宋孝宗对赵构杀岳飞耿耿于怀,重新加强了军事实力,直到宋宁宗朝都有和金国对抗的能力。而且在后来的襄阳保卫战抗击蒙古大军数年,可见岳飞留下的军魂犹在。
最后还是用那首千古流芳的《满江红》来怀念这位汉民族的英雄名将。
《满江红·写怀》
[ 宋 ]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汤阴县)人,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诗人、抗金英雄
,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岳飞于北宋末年投军,从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起到绍兴十一年(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靖康元年(1126年)岳飞应招在相州参加赵构为大元帅的部队。金军南下江南,岳飞独树一帜,坚持抗金,收复建康。绍兴三年(1133年),被任命为沿江制置使,他念念不忘收复中原。次年春,岳飞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下了伊、洛、商、虢等州,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
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赵构、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岳飞班师。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入狱。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岳飞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金人流传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
岳飞的代表词作《满江红·写怀》,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后人另辑有文集传世。
前一篇:中法传统风情小镇——白鹿
后一篇:功盖三分国——勉县武侯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