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赖声川的创意学

(2010-02-02 16:39:39)
标签:

赖声川

创意学

杂谈

  一天我经过一家小书店,进去看看了,无意间发现了一本书[赖声川的创意学]。有点感兴趣,于是在书架上拿起了这本书,已经有点旧了,但我的好奇心还是让我赶紧打开想看看里面到底写了些啥。翻着翻着就被里面的内容给吸引了。我问书柜服务员有没有新的。她打开电脑查了查没有只剩下这一本了。哦,还是买了吧。虽然有点旧但这本书对我来说是我又遇到一位指点迷津的老师。很值得。

  在现在这个社会人人都在讲创意。那么创意是什么?

为什么要有创意?

创意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怎么才能有创意?

创意的动机是什么?

创意有方法可寻吗?

为什么创意必须依赖“文化”才能茁壮?

一连串的问号在脑子里冒出来。陆陆续续把这本书给看完了。虽然没有太透彻,但还是领悟到不少东东。

我是一个最不会总结的人。但这是一本好书,好东西要给大家分享

 

当很多人倾向于为创意或艺术蒙上神秘的面纱并待价而沽时,赖声川却直白地指出,好的创意其实源于生活的积累和技术的训练,二者缺一不可。现在大学和专业院校里往往只提供技巧的培训,却很少启迪和训练学生如何从生活中积累与人生观、世界观等入手,寻找正确的创意之道和智慧仓库

 

创意是很快乐的,也是每个人都有的,我希望这种快乐可以分享给所有人。一个人,只要你相信体内有创意的潜能,学会重新看待生活,就有可能消除创意的屏障,找到属于你的智慧。重点是你是不是一直在累积你的人生经验。不断累积的经验就会是创意的来源,累积的类别越多、越清楚,就越能获得好的灵感

赖声川说,一切努力都要从自省开始,这是为生活负责。” 

创意这个东西,如果你想找速成的方式,很抱歉,我这里没有。那么它有没有方式可寻?绝对有。我觉得重点是,你要发现如何向自己下工夫。这个东西不是从外面取得的,要从里面取得。这本书就是教你如何从里面取,然后一点一点改变你看世界的方式。举例说,如果我们是一台电脑,我们要把自己变成创意模式。但现在大部分人走入固定格式,这是创意最大的杀手

 

我们的经验、习性和动机,这三样在生活中一直发生着。可我们从来不反省我们的经验如何累积。因为如果你真的要取得创意,还是要从你的经验中取得。好比今天我们两个在这里聊天,明天谁记得多,对创意就比较有帮助。为什么呢?因为我是一台机器的话,我的整个机制都已打开,就是为了创意。你可能不会想到,今天我们的谈话会变成创意,但我已经在想了。

  最重要的是,我们从小在很多事物上贴标签,贴上标签后创意可能性就小了。比如你说这是一杯矿泉水,那它就被定义死了,不可能是别的东西。同样,你在我身上也贴了标签,我是一个导演、一个作者,但我其余的99%你没办法发觉了。

 

  创意是连接的动作,把不同的概念、事物连接在一起就会创造新的概念和事情。如果我们思路是固定的,就没办法连接在一起。这本书就教你去掉标签,解放自己的经验

我一直强调创意是发现,是一关一关地揭露或许原来存在的东西。

  我认为寻找灵感的过程必须是内在的途径,而非外在。

创意决不仅仅是技巧上的进步,如果不在精神上、在心灵上、在自我的改造与转化上下工夫,创意永远不会有太大的价值。同样,利他的精神会让创意变得更美好与隽永。

动机是创意最重要的

  问题:你能否用简短的话语总结一下舞台剧、电影、歌剧艺术,在创意的领域里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或者相同?

  赖声川:我想借这个问题来做一个结论,我觉得创意最重要的以及整个产生智慧和改造你的金字塔环境的一环,就是动机。这也牵扯到商业或艺术,动机到底是什么?如果主动机是商业,你说它不对吗?不管我做舞台剧、做电影、做电视、做歌剧,我都要检查自己的动机。我有一位老师说,改变道路最快的方式是改变目的地。

  我现在要做一个商业片,还是好好从我内心做一个电影,目的变了,道路就完全变了。

  我在做电视节目《我们一家都是人》的时候,有一天我抓住一个助理,说你的节目为什么做得没有我好?我用这个方式来检查,他到底关心什么?他说他关心这个社会,我说你不要跟我讲这些,关心人类、关心弱势群体,关心非洲,狗屁!

他被我逼问到最后,只能说:老师,我其实就是想买房子,我真正最关心的是想买房子、买车子。这就是他的主要动机,而这也是他的剧本编不好的原因。但他问,这跟创意有什么关系?我说我并没有说不好,动机里有两种,一个是利他,一个叫做利己,这两种动机之间,我们需要摆正,每一个创作者都在这中间寻找自己的定位。我要让你们知道,动机就是这么简单的事,也是最深奥的事,它来自内心,它很抽象,但是却是形成所有具体的东西

赖声川坦言写书比写剧本累多了,因为我希望我的书也是能对别人生命有帮助的。阅读本身就是一个学问,世界上那么多书,怎样才能保持不被搞糊涂,选择好书来读,我觉得关键还是搞清楚自己要什么

 

赖声川对生命有个深刻的体悟:「一个人如果过了30岁还没有自己的看法,在世界上会吃很多亏,也不知道生活该如何过。」

 

能够兼顾营生与创作,对赖声川很重要

忠于自己内心的声音

赖声川说,这个决定需要一点勇气,但是他选择听从内心的声音。这个声音告诉他应该要做的事,而不是想要的东西。后来的发展当然出乎他意料之外,但是这些年来他还是继续忠于自己内心的声音,忠于自己想表达的创作。

 

 

想了解自己是否具有創意,先來思考下列幾個問題?

「你為什麼對創意有興趣?」
「因為我是公司經理,我希望能夠找到更有創意的方式來經營我的公司。」
「為什麼要找到更有創意的方式來經營你的公司?」
「讓公司更有利潤。」
「為什麼公司需要更有利潤?」
「這樣老闆比較會注意我。」
「為什麼老闆需要注意你?」
「這樣我可以升官加薪。」
「為什麼要升官加薪?」
「這還不清楚嗎?」
「為什麼?」
「每一人都希望升官加薪。」
「為什麼?」
「賺更多錢啊。」
「為什麼?」
「為一切!」
「什麼是一切?」
「一切就是一切。」
「一切你人生中關心的?」
「對。」
「那又是什麼?」
「這…….?!」

  這種「逼問法」可以一步步迅速地問到核心問題,澄清自己,產生新的看法。只要勇於往下問,問得徹底,會學習得很快,更知道如何看動機。
找動機最簡單的測驗就是不斷問:「為什麼?」。真正重要的問題都要向內問。當我們開始向內問問題,懷疑自己一切所作所為,就是智慧生起的開始。
只要你敢檢討下去,在簡單的問答背後,隱藏深度的自我剖析。

 

我們必須面對一個現實:現在,我們內心塞滿了各種雜物,斬斷了靈感與泉源之間的通道,創意根本沒有揮灑空間。

塞滿內心空間的一切雜物,就是遮蔽創意的基本垃圾堆。現在我們內心的整個形態並不利於創意,只有找出重新整理的方式,找到蒐集垃圾、倒垃圾的方式,騰出創意的空間,才能創造出有利於創意材料累積的方法。

為了這個目的,我們必須面對創意地圖中左邊下方三大課題:「經驗」、「習性」,「動機」。如果運作得當,這三個課題加起來可以直接造就我們的創意,但一般來說,這三項並不是在很好的狀態下運作,於是它們反而成為阻擋創意的屏障。

當自己的經驗、習性、動機運作不佳時,可以視它們為「創意三毒」,死硬地阻擋著創意,而經過調整、轉化之後,便能成為「創意的三種智慧」,直接協助創意

 

轉化工程要在「生活」場域中進行,而不是「藝術」場域。在生活中下功夫,才能在藝術中見效。

「經驗」:一場無法停止的累積

生活經驗就是創意的原始材料。我們現在的生活經驗還為創意服務嗎?想一想,我們是被動地受經驗擺布,還是主動地利用經驗所提供的一切?

不論內心檔案庫儲存的檔案多麼豐富,我們都必須回來了解它的儲存機制。人並不是看到每一樣事情都刻意地告訴自己:「記住這件事,」然後把這件事歸到心中某個檔案櫃中。這一切不是刻意產生的,而是自動發生的,一般人不會去想這是怎麼一回事。

但是,為什麼有些經驗我們記得清清楚楚,有些事情要花很大力氣才能得到一個模糊的回憶?我們並未刻意在心中做標示,而是一種內在的機制在分類、判斷經驗的重要與否、儲存與否。這個機制,一般人並不了解。

有人一生中累積了許多痛苦的經驗,這些經驗龐大到無法驅散,像是永遠無法結疤的膿瘡、永遠無法關閉的檔案。對於許多創意人來說,這樣的經驗不但成為創作的素材,也成為創意的原動力。

尼采說:你的靈魂中必須充滿混亂,才生得出一顆舞動的星。

「習慣」是最可怕的滅音器

習性是創意三毒中最強大的敵人。許多成功人士正因為生活中有強烈的習性,才會反覆做出成功的判斷與決定;成功的藝術家、創意人也是一樣。但時間久了,這些強烈的習性也可能成為他們失敗的理由。時代變了,他們還用同樣的方式反應,潮流轉了,或許他們就此做出致命的錯誤判斷。

創意習性的僵化,源自創意人一開始創作時還能展現出脫俗的風格,但不久後,就掉入自己創意習性、千篇一律的標準答案中,不再有新意。自由聯想的創意習性也可能造成誤判,好比說,某產品有著保守的形象及歷史,某家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說服了業主做廣告,但因為創意總監不受束縛的習性、總會做出狂野的自由聯想,自然會做出一支狂野的廣告,我們不難預見結果失敗,對商品形象也造成傷害。

「動機」:我不是因為想寫才寫,我是不得不寫

身為負責生產藝術的創意人,不了解背後的動機就等於放棄了創意的原動力。

三毒之中最不容易注意、但其實最重要的就是「動機」。因為改造動機,就能直接影響習性,習性又能夠對經驗的累積發揮立即作用。

動機是我們做任何事背後的理由。人生中大大小小行為背後都有動機,有的容易觀察,更多是隱藏的,甚至連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創意的動機對創意人最後作品影響甚大。創意的過程固然重要,但沒有一樣事情比當初創作動機影響力更大。人為什麼創作?真正敢老實地問自己這問題,才能真正的走上創意之道。這問題的答案可能很膚淺││好比說創意人為了酬勞而創作,但創意人未必承認自己的動機。

不檢視創作動機,創意的過程少了一個重要環節,創意人也就甘願被一些不知名的力量推動著。到後來,自己為誰服務、什麼力量驅動他拚命,都不見得清楚。在這個時候,創意的動機變得跟其他生活中任何習性一樣,設定在「自動駕駛」上。在這情況之下,「動機」是一種「毒」。

經驗、習性、動機成呆滯、自動狀態,對嚮往具有創意的朋友來說,這就是「毒」,因為現在的模式只會讓生活轉入固定模式,讓自己愈來愈僵化。

我們要找到方法,讓遮蔽創意的「三毒」轉變成造就創意的「三智慧」

 

http://ad.cw.com.tw/reader/create/

〔創意金字塔〕是本書基本理念的濃縮表現。
創意在運行時,我們的內在像是一座金字塔,金字塔上方吸取來自底座的創意營養,向上提升,經過精煉的過程,終究提煉出創意的精髓,從金字塔頂端吐出創意作品。
金字塔上方要從底部吸取泉源的養分,要穿越一道屏障。
創意學習主要做的就是在清理金字塔內部,去除障礙,打通上下,讓創意在金字塔內順暢地流通。

 

 

創意,從改變看法開始

創意是自己出一個題目,然後自己去解題。要有創意,首要是改變自己的看法。我用電腦來比喻,人就像電腦,也有一個作業系統,但是我們所有的預設值都不利於創意,我們把一切事物制式化、固定化、格式化,不只是做事方法,連人生都格式化。星期一到星期五上班,週末則休閒,這種生活和創意隔得很遠。我不是說生活一成不變就跟創意無緣,只是你要認清自己已經掉入一種格式,這格式會不會影響你看世界的方式?你看事情會不會因此變得愈來愈狹窄?能不能看到更多可能性?會不會更包容?

要檢驗自己是否有創意,要看自己能不能改變視點,能不能用別人的眼睛來看、站在別人的立場來看,如果是,就表示你還有創意的希望。如果只是鹵莽地捍衛自己的想法,表示你已經關了起來。要改變自己,第一步是能站在別人的位置看事情,這不容易,這表示你要了解他,感受他所感受的,其中牽涉到很多需要開發的能力。

要不斷地追問自己

動機和創意成品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創意一定要追問創作背後的動機。我的老師吉美欽哲仁波切說,「改變道路最快的方式,就是改變目的地。」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盲目旅行,到最後人都傻了,覺得世界愈來愈大,大到無法管理。我也喜歡旅行,卻覺得世界是愈來愈小,我會在旅行中管理自己

 

这些只是书的一小部分,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把买这本好书。

[赖声川经典语录]

1;创作重点不在新,而在真。纯粹的真,经常自然出新。刻意求新,很难保持真。

2;你必须学习如何接受别人的排斥,同时学习如何排斥别人的接纳

3;只有做自己,才能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

4;创意的动机很关键

5;创意必须依赖“文化”才能茁壮。没有文化就没有创意。

6;有些事情,在做这前必须学会做,这些事必须靠“做”才能学

不敢下手意味着害怕做错。但不做,永远无法做对。先下手,就算错,也才能发现错,才能改变方向,找到路径

7;创意模式就是活在一种状态里,让人生中任何遭遇,任何经验,任何情绪,任何感受,都成为创意的可能材料,而任何在世间任何事物的运行,都可能隐含创意的秘密

8;从来没有一个创意作品不是靠幻想力的玩耍而诞生的。我们要对幻想的玩耍致上无量的感激

9;创意是将似乎不连贯的事物联结在一起的能力

10;创作经常是自私的,动机是为了满足某种自我内在的欲望,或是添补某种空虚

创作可能是一种病,创作令人满足。如此看来表达欲可以被视为一种不平衡,一种病。进行创作的人真的是有一种病,而这种病恰巧推动我们的创造力

11;动机是创意过程的第一步,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因为一切从动机而来。作品背后的创作动机会直接影响作品最后的成分。

12;敏感度能国我们创造更丰富的材料,但这些材料怎么用,必须靠进一步的智慧。

13;创意需要玩耍的空间,需要奔放的想象力

14;创意的智慧如何取得?最简单的方式来说,就是改变自己如何看世界,看人生,看事物的方式,进而改变如何看待经验,习性,动机“三毒”的方式,建立一种新的模式来看世界

15;眼睛只能看到心愿意理解的事

16;没有任何元素是“空降”到我体内的。而如果这些元素没有储存在我脑中,催化剂也不可能催化出这样的反应

17;产生灵感需要两个条件

1 我生命经验中的许多事件必须已经被储藏在某处

2 必须有一种机制被启动,知道在哪里找这些事件.以及哪些事件能够跟哪些事件串联在一起.

18;创意是一场发现之旅,发现题目,以及发现解答.发现题目背后的欲望,发现解答的神秘过程.

 

写到这里又让自己温习了一遍.很好.

现在我来做老师给我出的题目

为什么要买[赖声川的创意学]这本书?

因为对写书的人和创意感兴趣

为什么对写书的人感兴趣?

因为认识到这位老师是通过暗恋桃花园开始的。这剧很多人喜欢,想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在他写的书里我能认识到一个怎样的老师。在他的书里我能学到什么?

为什么对创意感兴趣?

我的工作和创意分不开

为什么你的工作和创意分不开?

因为我的工作是摄影和造型,而创意正是我需要的

为什么需要?

创意创造价值,创意制造快乐

为什么会有价值?为什么会有快乐?

创意会把自己不知道的潜能挖掘出来,从中学到很多的经验,把所学到的东西变成有所用。把有所用的带给我自己同时也带给我服务的对象。在自己得到快乐的同时也能给别人带来快乐。能给自己带来餐桌上的面包,又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能给自己带来收益,同时又能服务到更多的人,这就是价值,也是我的快乐.

完成.哈哈.不错.我的动机是好的.

看过这篇博文的人.你们也试试吧.很好玩,也很实用.这个题目可以放到很多的地方.很多的人和事情上.就会找到真正自己动机是什么.试试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邂逅
后一篇:学会长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