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济南日报》:济南愣赛

(2013-08-22 12:49:39)
标签:

济南

愣赛

文化

 

8月22日,《济南日报》发表“外地作家看济南”稿件《济南愣赛》,感谢帮助约稿的照如兄及日报编辑。

电子版     http://jnrb.e23.cn/shtml/jinrb/20130822/1178720.shtml 

 

                                       济南愣赛

 

                                              张世勤

 

    “走遍了南北西东,也到过了许多名城,静静的想一想,我还是最爱我的北京……”这首李谷一唱红的京歌,曲折回旋一唱三叹地表达了一个人与一座城市的情感联结。每个人对故乡城市都会自然怀有一种温暖的情愫,这来自于时光的长久积淀和记忆的不断抚慰。其实,认知任何一座城市,或许都该拥有这样的情怀。泛意义上的旅行者,大多是风景的过客,慕然相见,然后匆匆而别。走马观花带来的一定是千城一面的喟叹。

    如果剥去似曾相识的城市面孔,济南的独到之处很容易便能显现出来。千佛山齐烟九点,暮鼓晨钟;大明湖四面荷花,三面垂柳;趵突、黑虎、五龙、珍珠四大泉群,甘水淋漓,空明澄澈。不过对一座有着厚重历史的城市来说,凡此种种仍不过是一符号,还不能达其内里。一切须深究下去,方有意味。比如,虞舜帝早年躬耕历山,才有舜耕山之说。至隋佛教兴起,则呈千佛景象。今天的我们虽然已闻不见隋唐繁盛的香火,看不到宋时的富饶兴盛,想象不出金时的盐运集散,描绘不出元时的园林湖泉,听不到清时的曲声艺鸣,但穿越历史的烟云,我们是否可以感知济南城曾有的辉煌过往?比如,清冽的泉水它虽然没能把城市洗得晶莹剔透,但却洗亮了二安的诗词妙语。李清照的词,比泉水更清冽柔软,比柳丝更幽怨多思。辛弃疾的词,有着山风一样的粗犷豪放,有着黄河一样的恢宏气势。正所谓“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正是这些,让一座城市有了与其它城市不一样的高度。

    有意思的是济南街道的命名,东西经,南北纬,与地球仪上的经纬线恰好相反。以经纬命名独有新意,但其来源说法众多。韩复榘命名说,更像是敷衍出的一场娱乐,应不足取。与纺织有关说,颇多楔合。因清末时济南的纺织业已经非常发达,而在织布机上,通常长线为经,短线为纬。济南在黄河与千佛山之间,夹道而行,东西长南北短,这也正好可以解释为什么其所称经纬与地球仪相反。但我更愿意把这种命名看作是与济南人文化性格上的一种暗合。齐鲁大地是孔孟之乡,儒家文化长久地浸润着这片土地,这使得每一个子民头脑中“仁义礼智信”的概念根深蒂固,处事交往崇仁尚义,重客好礼,推智言信,忠之诚之。其行为准则,一如经与纬一样,自己为自己划就明确的坐标,遵循有加,不越雷池。它的好,就是宽容厚道、仁爱忠义、好客诚信,带来的不好就是固守的多,创新上束缚了手脚。这些征象,不仅表现在济南人身上,推而广之,整个山东人亦大致如此。

    还有济南人习惯的称谓也很值得研究,那就是“老师”。在济南大街上,随处可听到“老师”之声,陌生人之间的交集大抵以“老师”起首,后面问路也好,咨事也罢,就基本有了保障。这是否也是两千多年儒风浩荡的结果呢?

    我曾客居济南四年,在山师求学苦读,记得一入校,一院子十八九岁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却都以老张老王老李等相称,一时还不适应。久了,不仅习惯了,而且也体会出了其中不少的味道。我想,这可能与济南人出门之后开口就叫老师一样,或许两者异曲而同工。我有一同学,离开济南后老刘立马变成了小刘,到现在还没混回到老刘份上。我调侃他,还是回济南吧,要不在这里,这辈子恐怕最后也只能是老刘了。当然啦,你若能有一门手艺,最后也有可能成为刘老。老刘说,看来还是济南好,它能把每一个人的起点都给你抬得那么高。

    曾经有过那么一阵子,不少人吵吵济南的城建,让济南一度很没有颜面,这些年有了很大改观。其实现在回过头来看,也未必就是这么回事。我以为,我们对城市的认识有个误区,总以为街道越宽越好,楼宇越新越好,大厦越高越好,人口越多越好。我相信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是一种误读,是对城市历史价值的一种损伤。我们到底是以历史积淀为自豪,还是以不断拆建来折腾?一座城市可以逐步改变规划不合理的地方,然后承继文脉科学地扩张发展,但却不能无休止地贪大求洋。一座让人记得住喜欢上的城市,不在于大小,无所谓远近,更不关乎新旧,而在于是否有一种精神,有一个氛围,有一份情怀。精神,氛围,情怀,这才是气场所在。过去济南所谓土所谓旧,是否就没有人愿意去怀念?现在济南变得新了洋了,是否所有人就无比喜欢?答案可能是:未必。原因就是,大家看一座城市就像看一个人一样,既看它的过往,也看它的成长,更看它的担当。

    于我来说,与济南相识已经三十年了。时间太窄,指缝太宽,三十年的光阴,流水一样浑然不觉,统统从指缝中漏完。三十年前,当我像那列载着我的火车一样,昂首长鸣牛皮烘烘地一头拱进济南时,我就爱上了这座与我生命有缘的城市。一城山色,半城湖水,让我的青春豁然开朗。我曾无数次端坐千佛山顶,观望这座热气腾腾的城市,一条条街道泾渭分明,也经纬分明。明湖似镜,黄河如带,济南雄浑而又大气。我发自内心地感叹:济南山水美,齐鲁青未了。

    济南人常挂在口头上的一句方言是:愣赛咧。我觉得,济南愣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