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夜雨

标签:
刘心武夜雨文化 |
黄庭坚曾监德州德平镇,南昌人黄几复职任广州四会县,两人少年交游,结下友谊。诗中称赞黄几复廉正、干练、好学,但对其垂老沉沦的处境,深表惋惜。
黄庭坚向崇杜甫的“无一字无来处”。“我居北海君南海”,起势突兀,写彼此所居之地一北一南,有怀念友人、望而不见之意。另,各缀一“海”字,更显其相隔辽远,海天茫茫。作者跋此诗亦云:“几复在广州四会,予在德州德平,皆海滨也。”
“寄雁传书谢不能”,用典陈熟生新。“寄雁传书”古已有之,诗词中亦多有体现,如杜甫在秦州所作《天末怀李白》:“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相传大雁南飞,至衡阳而止。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有云:“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秦观《阮郎归》亦云:“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黄庭坚用典时,改为“谢不能”:我托雁儿捎一封信去,雁儿却谢绝了。把雁儿拟人化,对古典进行生发,新鲜而成功。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一联,在当时就很有名,《王直方诗话》评价说:“真奇语”。上句追忆京城相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相思之深。“一杯酒”很寻常,但杯酒是人生际遇常用的道具。如沈约《别范安成》云:“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云:“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杜甫《春日忆李白》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江湖”一词,最能使人想到流转和飘泊,如杜甫《梦李白》云:“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夜雨”,最能敲打缅人情怀,如李商隐《夜雨寄北》云:“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人在“江湖”,隐听“夜雨”,就增加了无限萧索之感。两个朋友,各自飘泊江湖,每逢夜雨,独对孤灯,互相思念,深宵不寐。而这般情景,已延续了十年之久!“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这些寻常的词,每一个都能使人想象出特定的景象、特定的情境,展现了耐人寻味的艺术天地。 特别“春风”一词,也深有含意,这可从孟郊《登科后》诗中体会:“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黄庭坚诗的后四句,从“持家”、“治病”、“读书”三个方面表现了黄几复的为人和处境。黄几复作为一个县的长官,家中却只有立在那儿的四堵墙壁,这既说明他清正廉洁,又说明他把全部精力和心思用于“治病”和“读书”,无心、也无暇经营个人的安乐窝。“治病”一句是化用《左传·定公十三年》记载的一句古代成语:“三折肱,知为良医。”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三次跌断胳膊,就可以断定他是个好医生,因为他必然积累了治疗和护理的丰富经验。此诗借用,当然不是说黄几复会“治病”,而是说他善“治国”,《国语·晋语》里就有“上医医国,其次救人”的说法。作者称黄几复善“治病”、但并不需要“三折肱”,言外之意是他已经政绩斐然,显露了治国救民的才干,为什么还不重用,老要他在下面跌撞呢?
只须指出“江湖夜雨十年灯”是黄庭坚所作,那么对其诗,刘心武先生当比我还善于解注。因此,眼傻傻的,汗流涔涔,窃喜变尴尬,很是自然。其实,以我之见,人生即江湖,每个人的糗事都很多,不独刘心武有。江湖亦并非全是刀光剑影,最大的江湖乃是人文江湖,在五千年的丰厚沉积和浩瀚无边的学识中,谁没有捉襟见肘的时候?比如我,最近亦窃喜,因为我在梦中不仅仅得一佳句,而是得了完整一诗。诗曰:“少年不识愁滋味,老夫聊发少年狂。敢教日月换新天,不可沽名学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