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程娟娟:评《小说选刊》2012年第7期

(2012-12-18 15:20:09)
标签:

程娟娟

普通人

厕所

内心

小事

文化

    周景雷在《文学与温暖的对话》中这样说:“在一部作品中实际上有两种事情,一是政治的社会的事件,一种是日常的生活的事件。前者往往支撑起一个巨大的宏伟的叙事和伟大的人物……后者却是小人物的生活史,它不仅琐碎,而且意义并不明显,它是东家长西家短,前院茄子后院萝卜。它的意义在于传递着平凡的思考和日常的温暖。”翻开《小说选刊》2012年第7期,我们可以看到作家在面对如今繁复的转型期社会,往往选择在琐碎的日常生活叙事中传递着对时代的不同思考。
     
范小青《今夜你去往何处》触及的是都市人的“停车”烦恼。主人公冯一余是个典型的中等收入者,因晚上应酬多,所以常常遭遇自家车位被占而自己无处停车的烦恼。为解决停车问题,想了种种办法:用石头堵住车位、付钱请小区的大爷替自己看守车位、不开车而改乘公交等。不但没解决停车问题,反而给自己的工作生活带来更多的不便。最终冯一余不得不更换工作岗位才解决了停车问题,但却以失去在职场上晋升的机会为代价。相比来说,小说中的小区物业经理老崔似乎并没有冯一余那么“幸运”,他因停车意外险些丧命,最后也没解决小区业主的停车问题。小说正是从人们日常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停车”小事着眼展开叙事,并由“停车”引发了业主与业主、业主与物主、物主与物业等一系列的矛盾,揭示平常的“停车”难题给现代都市人带来的种种烦恼。小说题为“今夜你去往何处”,不仅是作者对车去往何处的思考,更是对有车无位这个时代难题的思考。
    
王怀宇《群众艺术》写的是群众艺术馆评职称的事。围绕着三个副高指标,在五个申报人之间竞争。虽表面进行的是无记名投票式民主推选,但实际竞争的是各人背后的关系。孔春苑、穆大海,一个凭与李馆长的“特殊”关系、另一个凭对群众艺术馆的经济支援,轻松成为副高的内定人选。最后一个指标只在没有关系的许家逸和大刘间徘徊,一变再变。原本最有实力最有希望评上副高的许家逸,最终也不得不托关系找人后才获得副高的指标。小说围绕评职称事件展现出的人与人在利益前的明争暗斗,看似滑稽的背后照见的是社会的复杂现状及人性的卑琐。同样反映现代都市社会,王昕朋的《红宝马》则以从乡村到城市的打工者孙小良的眼光来观看,一方面是作为底层的打工者卑微的生存现状:高强度的工作与不成比例的工资待遇,狭小阴暗的地下室生活场所,“一条烂命”甚至比不上“一车轮子钱”,似乎物质的贫乏就注定了低人一等的现实;另一方面是一部分人对钱权笼罩下糜烂奢侈生活的不正当追求。孙小良眼中的“红宝马”,看似外表光鲜,其实背后靠的是出卖色相才换来物质上的富有。对钱权的崇拜和畏惧,使得魏宁对“皇冠”“红宝马”奴颜婢膝,而对同是孙小良等打工者却颐指气使。小说只是从城市生活的底层入手,但却是这个物质富有精神糜烂时代反映。此外,张世勤《傻瓜的初恋》以一个傻瓜的视角来观看社会。傻瓜也是一个从乡村来到都市的打工者,所以作为既是非正常人又是打工者的傻瓜,也就更天真。他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厕所,因为在傻瓜眼中,不仅厕所是真实的,而且厕所里的人也是真实的,“没有半点虚假,根本不用设防”。傻瓜天真眼光中厕所的真实,恰好映衬了现实社会的不真实,充满着尔虞我诈、勾心斗角。
    
黄咏梅《表弟》关注的是孩子的成长教育问题。表弟具有这个时代孩子的特点:自小就集家人的万千宠爱于一身,青春期后封闭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而缺乏与人的现实交流。表弟是网络游戏中的“英雄”,现实中的脆弱者,所以真实的表弟在游戏世界中活得游刃有余而与现实总显得格格不入。结果表弟的脆弱、孤僻和单纯终究负荷不了现实的压力和复杂而选择自杀。同样,余一鸣《愤怒的小鸟》中沉迷于网络游戏世界的金圣木,看不惯大人世界里的虚伪和做作,总是以一副冷漠的态度看待周围的一切,甚至宣布“我讲的道理不是你们的道理,我和你们不是一个人类”。结果金圣木因沉溺网络游戏间接杀了表妹。无论是《表弟》中表弟的自杀,还是《愤怒的小鸟》中金圣木的间接杀人,都为时代发展给孩子的成长问题提出了思考。就如余一鸣在创作谈中所说:“当你追逐功利,当你扭曲心灵,蠢蠢欲动时,你要想一想,有一双双孩子的目光静静地看着你。”
     
此外,本期《小说选刊》中选载的诸如阿成的《例行私事》在琐碎的回忆与现实中铺展开一个家庭的图景,用絮叨而温情的语言表达着对亲情的呼唤。郭严隶的《落草》写的是一个近乎荒诞的“传奇”故事。故事中的温阿姨、南镇长等人要干的是一番“落草为寇”的大事业,其实只是“葛老板”编造的一场骗局,所谓的“葛老板”只是为凑足女儿的高额学费而行骗的农民。真相的背后不无荒诞,但也揭示了金钱社会下人性的欲望。当然,本期选载的小说中也不乏通过日常琐事的叙述传递着某种温馨之作,如《安眠睡》《归来》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曹多勇的《安眠睡》写的是妻子失眠的事。为了治好失眠,妻子调整生活习惯:少看电视、小说书,多听枯燥的音乐,睡前用中药泡脚,但这些并没有改善妻子的睡眠。最后妻子开始吃安眠药,妻子对睡眠的渴望使她冒着生命的危险将安眠药的剂量加至七片,妻子像临终遗言一样向“我”一一交代存折密码、两件金银首饰的隐藏地点、夫妻两人对过去恋爱生活的甜蜜回忆。原本想通过加大安眠药剂量睡眠的妻子,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虽然不眠,但收获的却是内心久违的那一份温暖。就像妻子说的那样“我俩说一说话,不比睡觉值得吗?”小说从妻子的失眠写起,然而对睡眠渴望大于对生命渴望的妻子,却又将夫妻间的谈话看的比睡眠更重。在物欲横流的外部世界,作者通过日常琐事表现了一对平凡夫妻的柔情蜜意,营设了一个充满爱和温馨的夜晚和世界。王祥夫的《归来》写的是乡村人朴实而真挚的亲情。从城里赶回乡下奔母丧的三小,带着丧母的悲痛也带回来一个残缺的身体,空空的袖管可以看出三小只身在外的艰辛,但也牵动着乡里亲人内心最柔软的心弦。在一家人吃饭一幕中,围绕着三小空空的袖管,传递的是一种无言的温暖。三小的表哥摸着三小的空袖管的欲言又止,三小大哥大嫂默默给三小媳妇“夹菜”,哑巴二小把住三小空袖管的哭,乡村人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遭遇不幸的亲人的爱和同情。尤其是小说的最后写到巨额遗产的分配问题,无论是大哥,还是哑巴二哥都主动放弃遗产而将其全都留给三小。小说正是在悲痛与温暖的日常叙事中,展示着乡村人的淳朴与亲情,为当下繁芜的世界留下了一丝温情。
     
总之,相对于关注那些崇高的人生理想的宏大叙事而言,本期《小说选刊》的作者们大多致力于拾掇现实中最为平常的生活琐事,比如都市的停车烦恼、单位评职称、找对象、打工、孩子教育、失眠等,并在展现着普通人生活的日常叙事中触及一个时代的问题。
             

                               (作者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