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古本和通行本

(2012-04-05 18:25:58)
标签:

红楼赏析

资料

随笔

文化

《红楼梦》成书年代大约在乾隆朝前期,初时是以手抄本形式出现,抄录传阅者众。抄来录去就出现了很多版本,章回不等,文字有异。真正的底稿——曹雪芹留下的亲笔手稿却了无去向。根据《红楼梦》的史料和一些红学家的研究看,曹雪芹大体是把《红楼梦》写完了的。说“大体”,是说整个构架已经有了,比如后面的情榜已经列出来了,比如“薛宝钗借了词含讽谏,王熙凤知名强英雄”回目已经有了,比如宝玉入狱后,小红狱神庙慰宝玉,贾芸仗义探监,比如还有人在日本发现残本中有宝玉、湘云沦为乞丐的描写等等。一般认定,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写,或者确切说是前七十九回,其中第六十三回亦非雪芹文字,有的章回中也还欠缺待补的内容,有的前后也有不太接榫的情况,后四十回为高鹗和程伟元在收集的民间抄本基础上改写而成。也有一种说法是程伟元是书商,聘请了高鹗作枪手,完全另起炉灶写出的后四十回。高与程合作,对全本或者说伪全本进行了活字摆印,便开始了大规模的流行。

 这样,就以程伟元活字摆印本的出现为分界线,在这之前以手抄形式出现的,算古本,之后的算通行本,活字摆印本亦古亦通,也可归到古上,特别是第一次印刷的那个版本——“程甲本”。其后,特别是道光、咸丰年间盛行过一段《金玉缘》本,一般不再列入古本。我对刘心武的秦学及对《红楼梦》的解读,很有些不同的看法,但在对高鹗续作的看法上,却很有些一致,那就是高鹗不是跟曹雪芹合作写书的人,他们两个不在一个年代,这在中国浩卷繁佚的书籍中绝无仅有。把高续后四十回与曹著前八十回分开出版,虽对读者不便,但应说更为科学。

“程乙本”,也就是程伟元第二次印刷的本子为什么不算在古本之列,是因为高鹗不仅仅改变了风格、气氛、人物命运走向,而且也部分地改动了前八十回中的文字。才女张爱玲,确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很让我折服。她的《红楼梦魇》对多个重要版本进行了细致严密的对比,从中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正因为后四十回不是曹雪芹先生的原笔原意,所以自清代始就有好多续家。以红楼人物之名另起炉灶或神魔戏说的不算,单是接七十九回或八十回进行严谨正续的,有料可查大约15人左右,刘心武先生新出了属于他的续,我也在我梳理研究的基础上,拟进行属于我自己的补全。

  现将基本被认可的几种《红楼梦》古本,列如下,供参考。

1)甲戌本。书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戍年是指乾隆十九年(公历1754年),书中正文有“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的句子。晚清官僚刘诠福有收藏,后辗转至胡适,一共只有十六回,分别是第一回至第八回、第十二回至第十六回、第二十六回至第二十八回。当年胡适投台时,据说只带了两部书,其中一部就是甲戌本《红楼梦》。

 2)蒙古王府本。 现存北京图书馆,书名《石头记》,有一百二十回。它的价值在于,前八十回里除五十七回至六十二回是从通行本里抄来补齐的以外,其余的七十四回是从通行本出现以前的抄本中过录的。

3)戚序本。书名《石头记》,书前序署名戚蓼生,有完整的八十回,清末民初以石印流行。戚蓼生,浙江德清人,跟他合作的书商叫狄楚青,书上印有“国初钞本”字样。

4)已卯本。书名《乾隆己卯四阅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己卯,即乾隆二十四年,公历1759年。甲戌本是脂砚斋的重评本,这个本子是四评本。说明脂砚斋有初评本和三评本,但这两个本子现在看不到,很是可惜,尤其初评本。这个版本有完整的四十三回和两个半回,有“己卯冬月定本”字样。

5)庚辰本。庚辰年,己卯年次年,即乾隆二十五年,公历1760年。属“脂砚斋凡四阅评过”的《石头记》,全本七十八回,缺六十回和六十七回,有“庚辰秋月定本”字样。和己卯本不同的是,又多了一些整理。比如前十回没有批语只有正文,第十一回以后,有批语,包括回前批、回后批、眉批、行间批、正文下面的双行小字批。

6)杨藏本。书名《红楼梦稿本》,十九世纪官僚杨继振私人收藏,一百二十回手抄本,后四十回大体抄自程甲本,前八十回综合了多个抄本拼合而成。前八十回里,缺第四十一回到第五十回,杨据程甲本补入。

7)俄藏本。书名《石头记》,存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图书馆,清道光十二年(公历1832年)由俄国传教士传出,共八十回,中缺五、六两回。

8)舒序本。书名《红楼梦》,前有舒元炜写的序,只前四十回。抄录时间为乾隆五十四年(公历1789年)。

9)梦觉本。书名《红楼梦》,八十回。书前有署名梦觉主人写的序,序写于乾隆甲辰年,即乾隆四十九年,公历1784年。

10)郑藏本。书名《石头记》,为郑振铎从旧书店里找得,只二十三、二十四两回。

11)程甲本。最大价值在于前八十回。

近年对《红楼梦》点评和编校的主要有:周汝昌的周汇本、《王蒙的红楼梦》、《蔡义江新评红楼梦》以及霍国玲女士的校评本。这些本子从各自的观点出发,但态度却都算严谨的,值得参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