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大哥很棒,很专业,也很敬业
很帅
张延很聪明~但是给人感觉很难接近
我很喜欢徐铮大哥的《李卫当官》系列
大约在7点多钟的时候,剧场因为一个雀头推搡着上了岁数的群众演员而爆发了。这个场面持持续了大概40分钟,他们罢工了。后来又陆续的有一两个人呛呛起来。我的感慨挺多的。
感慨如下:
1,雀头和剧组的某些人真的是素质低下。虽然剧组是一个把三,六,九等分得很清楚的地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很势利。但其中素质低下的人的确很多;
2,群众演员有的是冲着这20块钱过来干活的,有的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骗来的,而有的则是抱着玩的心态来的。因为今天的戏很多,期间为了赶一些进度,包括大提琴杨老师和文清师姐的戏,而把时间和战线拉长了,所以引起了群众演员的不满;
3,群众演员中绝大多数的人还是为了挣钱而来的,甚至有的还是为了出名。我的感受多来源于他们:(1)发现自己的人被人推搡着,早已有不满情绪的他们,可以说是名正言顺的起哄和爆发,这个是我坐在观众席里面早就感觉到的(2)素质低下的不仅仅是雀头了,还有这一帮群众演员,因为他们的“罢工”,更加影响了整个剧组的进程,也同样影响着他们自己的回家时间。因为拍摄地点在远郊,一旦晚了,谁都要打车回家,对于他们一天20元的劳务费,怎么可能打车呢?(3)“罢工"中有很多是起哄的,他们不满自己的地位,不满自己的待遇。原本一天60元的劳务费,被雀头从中霸占了以后,到他们的手里只有20元。有些人是因为挣这个20元不值,早上四五点起的床,一直到晚上7.8点了还没有结束,除了午饭以外,没有喝到一口水,这一帮人是很正常的思想;而有的人就是趁火打剧组的劫,趁全部剧组人都在罢工的时候,他们私底下骂骂咧咧,扬言和剧组的人“火拼”,以此多勒索一些劳务费;有的说自己厉害,在周围一带相当牛掰,黑白通吃,只要想闹事,立马有人过来帮忙。有的说自己是开店的,来剧组就是玩,以为自己是“特邀演员”而没想到“才是”群众演员。当然,也有不少花甲的老人,大概是退休工人,也还有的是闲着无趣,所以才来“跑龙套”。甚至有貌不惊人的年轻人还抱着明星梦,有的人都已经过来“跑龙套”了,还吹嘘自己是开店的老板。我的耳边都闹疯了,我都无语了,人都是有自尊的,这个可以理解。可是你明明都已经是这块料了,为什么还要把自己形容成“玉”呢。
我本想成为全组的英雄,出来干涉这一场面,可是终究没有当成。我就在思考“素质”二字。我想在这个集体里面用道理是压制不了的,只有加钱才可以解决。果然,最后每人加了40元,这可场面才有了中止。
还是我以前的老话:是这个材料,你可以过来试试;如果不是,你千万不要一时兴起,而最后落得悲哀。
这帮人当中很多都是悲哀的,你们趁着年轻,可以多学点手艺,或者多学点东西,找口吃饭的工作,为什么为了徒有虚名的“明星梦”,冒着被人冷眼和使唤命运浪迹在“影视圈”。你们可知道,我们这些科班出身的演员,并不是全有戏拍,全能成名。退一万步讲,事实就在眼前,你们就更难了。“行行出状元”,如果你们喜欢做演员这一行,你们可以一如既往;如果是别的,那你们就洗洗,睡觉吧
前一篇:我在片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