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夜宴》被恶搞成《晚饭》 制片人称有创意

(2006-09-14 20:43:47)
第 1 2 3 4 5 6 7 8

http://img1.qq.com/news/pics/1484/1484466.jpg制片人称有创意" />
点击图片查看下一张图

上映之前遭恶搞《夜宴》变《晚饭》

《英雄》、《十面埋伏》、《无极》的大片后遗症,在《夜宴》即将上映之际集体爆发。广州http://weather.qq.com/images/endnew/weather_icon.gif制片人称有创意" />以“惯例”自圆其说了,昨日,在《夜宴》即将上映之际,一段恶搞冯小刚拍大片的视频——《真相大揭秘》已经开始在网上流传。

恶搞《夜宴》缘起《无极》

早在9月3日,《夜宴》第二站杭州http://weather.qq.com/images/endnew/weather_icon.gif制片人称有创意" />点映时,记者就在采访制片人王中磊时询问,如果《夜宴》像《无极》一样被恶搞,该怎么办?“只要不涉及版权,我觉得没什么。”王中磊当时表示。

时隔一周,不想预言果然成真。昨日,记者发现,在网上流传了一段名为《真相大揭秘》的短片。一位署名丛松的网友用恶搞的方式,解说冯小刚拍摄《夜宴》是情非得已。

在这段视频中,陈凯歌为挽回面子,派人威胁张艺谋拍一部比《无极》还烂的片子,后因张艺谋有执导奥运会开幕式的重任,转而要挟“任何时候都不会拍古装片”的冯小刚,遭暴打后的冯小刚不得不答应拍一部只能比《无极》差的片子……

在网上,除了能找到“制作人丛松”外,没有任何信息能显示这部短片出自何人之手。整部片子色调阴暗,字幕也做得不是特别清晰。配音方面,除了东北话、普通话外,还有《疯狂的石头》里“黑皮”的口音。

王中磊:网络短片挺有创意

11日,《夜宴》剧组集体飞赴香港http://weather.qq.com/images/endnew/weather_icon.gif制片人称有创意" />,为即将进行的下一站宣传做准备。记者致电制片人王中磊时,他刚刚下飞机。听闻有这样一则恶搞短片的出现,王中磊有些意料之中:“这是中国比较奇妙的一个现象。大片导演都会遭遇这个恶搞吧,年轻导演就不会。我还是之前那句话,不涉及版权,就没什么关系。”

当时《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至少是在《无极》上映两周后才出现。对于《夜宴》还未公映就被恶搞,是否对影片上映不利,王中磊认为:“应该不会吧。美国也有这种现象。比如斯皮尔伯格和汤姆·克鲁斯,都被恶搞过。这是另一种娱乐。我有时候甚至觉得,有些网络短片挺有创意的。”

大片效应促逆反心理

不过,大导演在谴责恶搞者目的不纯的同时,有没有反思过自身的问题?实际上,正是大片及大片制造者身上的诸多毛病,才使得恶搞一发不可收拾。有大片之名无大片之实,是恶搞频发的主要诱因。虚假宣传和刻意造势让观众对大片产生了厌烦心理。对观众智商和审美的低估招致口诛笔伐。

严肃批评的缺席,致使恶搞流行。恶搞的利与害有待商榷,但有一点必须肯定的是,恶搞说出了真话,或者间接地讥讽了社会现实。比如《夜宴》中的台词“泱泱大国要以诚信为本”,任何一个对当下人文和商业环境有点了解的编剧,都应能想象到这句在现代社会中当做广告用滥了的话,会像挠痒耙那样把观众惹笑。《夜宴》中其他搞笑台词,无一不点中了在现实生活极为敏感的穴位,一部古装片,成为借古喻今的工具,恶搞者岂能放过这一大好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