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佑 因为生命难忘所以编成歌曲 | ||
|
||
8·26来京再开演唱会,日前做客本报红人上网,诉说自己凡人经历——— 究竟该以怎样的目光去看待罗大佑呢?本周四,他来本报做客红人上网,混在一堆人中等待电梯,看上去没有丝毫特别;聊天的时候,他嫌室内安静,拿出随身带的吉他拨拉着,说这样可以制造些气氛,那种随意的样子,宛若一位习惯游吟的诗人坐在一个并不相称的局促空间里;网友认为他地位高,他立刻摘下眼镜,盯着摄像头,让大家看有些浮肿的双眼……种种迹象表明,他就是一位善于制造音乐的凡人,而他写出来的歌,也是为凡人而做。 然而世人看他,也总是赋予了太多东西,似乎他必须戴墨镜、披风衣,张嘴是愤怒之言,一辈子与商业无关。罗大佑对此回答得简单:“我也是人,要填饱肚子。”但是仔细一想,如果按照他“叛逆的人从不说自己叛逆”的逻辑来推断,神也从来不会说自己是神,所以罗大佑是神还是人,是由神变成了凡人,还是尚未成真神的凡人,似乎真是个问题。 此等猜想在外界很是多见,在罗大佑眼中却着实可笑,别人研究他,他却只喜音乐,8·26演唱会,他无论是人是神都会呼唤起岁月。罗大佑的名字听多了,也许最终让人悟到的只是“凡人种种,何必拘礼”这似乎才是罗大佑希望的答案。 ■崛起、沟通、寻根、融合,演唱会像四幕剧 网友:演唱会为何定名为之乎者也? 罗大佑:故弄玄虚吧。“之乎者也”是文字,不是语言,这本身是很矛盾的东西,我就是矛盾的。 网友:您在演唱会上对这首歌会有新的演绎吗?对您个人来说,之乎者也意味着什么? 罗大佑:会。之前的曲子很难接受,现在会是电子音乐。以前“之乎者也”代表八股,代表封建,现在我们觉得它反而珍贵,因为它是中国人的文化,我想在寻找一种认同吧。 网友:这次再来北京开个唱,除了商业原因还有其他原因吗? 罗大佑:有,更重要的原因是检查自己的歌曲在二十一世纪的2005年,是不是在现场的聆听和视觉上还禁得起时间、时代的考验。 网友:您现在为演唱会做哪些准备呢? 罗大佑:最重要的是必须要有起码一个月的体育锻炼,每天不断的锻炼,因为毕竟唱将近40首的歌。 网友:听说您会在演唱会中融入一些民歌特色,跟您在内地的音乐收获有关系吗? 罗大佑:有关系,演唱会分四个部分,从人、文化的崛起到沟通,到寻根,到融合。就是八个字:崛起、沟通、寻根、融合,像四幕剧。 网友:您在演唱会上,经常会给歌迷讲人生的道理,这是即兴想到的,还是之前设计的? 罗大佑:这个问题太好了。我有时候觉得演唱会比较啰嗦一点,我一般唱完歌,会看大家气氛怎么样,然后帮大家再用语言讲出来。 网友:这和您平常戴着墨镜很酷的样子不一样,您希望别人看到您这一面吗? 罗大佑:我不知道,我是一个很矛盾的人。我想我们希望尽情地表达,在不一样的时代里面你有变,也有不变,希望自己的变化总是让人舒服和接受。 网友:这次的个唱除了怀旧会有什么创新? 罗大佑:新的歌肯定会有,20%是新歌,80%是旧歌新唱,你感觉怀旧,可能听罗大佑的名字太久了。 网友:演唱会那种万人KTV的感觉,您喜欢吗? 罗大佑:我是喜欢的,因为音乐就是要能够引起现场的一种气氛和共鸣出来,最好听的就是大家唱一首歌。 网友:如果是您真正的歌迷,是为了您的音乐去看演唱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