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来感动你

标签:
杂谈 |
石钟山
长篇“激情”系列完成以后,我又陆陆续创作了“幸福”和“天下”系列小说。“天下”系列小说的创作始于二零零六年,前两部分别为《天下兄弟》和《天下父母》,《天下姐妹》则是三部曲的完结篇。
小说“激情”系列,是以上一辈军人的戎马生涯为主题,客观、公正地再现了父辈军人的生活和情感经历,让我们重温了父辈的激情岁。或许,它多少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一点,并对父辈有了一些理解。而“幸福”系列描写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年轻一代军人的成长与爱情。他们的经历,似乎离我们当今的读者和观众更近一些。
在完成这些作品之后,便有一种召唤时时在我的心里涌动起来。那是超出我们个人情感之外的一种情感。世间的情感有许多种,情感没有大小之分,只要是真实的,就会生出感动。创作“天下”系列小说的时候,我就时常被主人公的命运感动着。《天下兄弟》中的兄弟情谊和人性的善良,唤醒了沉睡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亲情与责任,让人们懂得了付出也是一种幸福。《天下父母》着力刻画了一位地下工作者,在转移烈士遗孤的任务中与组织失去联系后,艰难地承担起抚养几个遗孤的重任。而在孩子们长大成人后,他们又一个个地离开了他,但他内心的爱却从没有停止过。即便是为了掩护遗孤而失去独子后,他依然凭着对战友的托付和虔诚的信仰,将内心的责任转化成脉脉的温情,于是,也就有了不同寻常的故事。
从“激情”系列,到“幸福”系列,再到我的“天下”系列小说,生活环境和主人公的身份都被放在了部队这一特定环境中,除了我自己对这些生活的熟悉之外,更重要的是,军旅生活有着她独特、新颖的不可取代性。这样的生活,让主人公生活的平台更具有了典型性。这种生活的典型性,对情感的书写也就有了其独特性。
在这份独特性中,我试着挖掘一份普通的情感,也正是这种普通的情感不但曾经发生过,甚至今天仍在我们的身边演绎着。或许,我们就是其中某一部作品中的主人公,正在用一颗善良的心,感受着生活。于是,世界就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我们的心有多大,这个世界就会有多大。在生活中,我们只要学会多一份包容,我们的天地就会变得敞亮而明媚。在“天下”系列中,我试图通过小说里的男女主人公,还原出我们生活中原本就存在的的那份感动和美好。当我们学会去爱,去感动时,幸福也就离我们又近了一步。
在《天下兄弟》和《天下父母》中,我的笔墨更多触及的是男性,到了《天下姐妹》,自然是以姐妹的故事为主线。这个故事的开始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也就是我刚参军那会儿。关于那个时期的记忆,遥远而又美好。能够让人回忆的事物永远是美好的,记忆的影像中不仅天清水蓝,更有着甜蜜懵懂的初恋。
故事的开始仍以军营为主。边塞小镇的哨所里,一群纯真的士兵怀揣着青春的梦想和希孩子望驻守在那里。一切都和青春有关。哨所的山脚下,,一群马队沿着山路而下,一位刚刚高中毕业的少女站在家门外,挥动着手里的纱巾。袅袅的烟火缓缓升起,泉水在山脚下淙淙流淌。这是我理想中的田园,也是我似曾经历的往事。二十多年过去了,此情此景,依稀在梦里,也依稀在现实中。如诗如画的的景像构成了我创作《天下姐妹》的空间。
少女徐锦春爱上了边防排长黎京生,爱情便定格在了少女的心田。童话式的爱就此伴随了她的一生,几经风雨,几经磨难,爱情终于修成正果,她在用一颗永远不变的少女情怀,面对着万千世界。世界在变,生活在变,唯有那一份初恋化成了一种永恒。
爱情是物质的,也是生活的,物质和生活的爱情我们见得太多,也就麻木了。在麻木中,人就开始变得很世俗,有时候,我们甚至于对自己都产生了厌恶。
少女锦春的初恋是一首永恒的童谣,纯净如山脚下的泉水,天边飘起的一缕轻烟。她用自己的青春呵护着这份情感,她用自己女性的纤细和温暖,固执地守护着自己少女情感的坚贞。
纯真的年代,纯真的爱情,宛如诗画般美好。昨天对于今天来说,就是历史,历史似乎永远比今天纯净。我们感叹历史的时候,其实,也是我们对于自己生命的留念,对于记忆的一种缅怀。
当下的世界很纷乱,也很物质,童话般的爱情也并不缺乏,是我们越来越麻木的心,使爱情变得现实起来。
我们任何一个人的心底里都埋藏着最原始的情愫,人之初,性本善的原动力与生俱来。一切皆因为我们的麻木、钝化,让我们没有心思去挖掘心底里最深藏的东西,就只有深深地掩埋了。在这里,我只想借用《天下姐妹》的爱情童话,唤醒人们本应该就有的美好。这也是我创作《天下姐妹》最原始的想法。作家有别于常人唯一的不同,就是有时间翻拣心底里最深的东西,它既是创作的宝藏,也是我们任何人都渴望的。
爱情是永恒的,情感是博大的,当你心里有了爱,世界才会变得很亲切,生活也有了滋味。
希望通过《天下姐妹》这部作品,能够让行色匆匆的人们,驻足片刻,在这样的故事中整理一下纷乱的思绪,捡拾起往昔中曾经拥有过的一份纯净,生活似乎又有了些许的变化。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如果,发生在锦春三姐妹身上的故事,能够温暖你,打动你,这将是我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