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闲言小品 |
走近北京
我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来到北京学习生活的,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
北京在那一刻的成长便走进了我的眼中。
那时的北京和现在的北京有着巨大的区别。
先不说别的,就说北京的天空。
记得1989年深秋,北京刮起了沙尘暴。那是我印象中最为猛烈的一次少尘暴。
下午三点多钟的光景,行驶在马路上的汽车都亮起了大灯。太阳还驻足在天上,透过雾一般的尘埃,她的光芒,只剩下了微弱的气息。
天气无疑让人的心里闷闷的,有了一种惶然,多了一些无奈。
从那以后,很害怕北京的秋天和春天。
其实,北京的春秋原本是很可爱的。
北京,应该说是四季分明。春秋两季不冷不热,如果没有沙尘暴的话,北京的春秋会给外地人留下很美的印象。
北京的春天甚至可以用“毛茸茸”这个词来形容。而北京的秋天则是干净、澄澈的,别有一番韵致。但有了沙尘暴之后,一切都改变了颜色,到处都是灰蒙蒙的。
从那时开始,北京人都在谈“沙”色变了,想必外地人说到北京不好的地方,大多也和沙尘暴有关。一晃十几年了,人们都在关心着北京的天空,北京的天空成为了全国人民目光中的焦点,受此影响,从内蒙到塞外,人们一路关心下去,治沙抗沙就成了北京人茶余饭后的话题。
这几年以来,沙尘暴似乎一年经一年弱了下去。
至少在2003年春天和秋天,沙尘暴终于没有出现。
现在人们谈论最多的还是北京的2008年。
这几年,北京可以说是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几年,从经济增长点,到北京的天空,又从五环、六环到新开发的楼盘。人们开始有了许多谈论的话题,每一个圈子里的人都有了自己的焦点和话题。
关于天安门的传说和故事,只能埋藏在那一代人心灵的深处。或许在灵光一现的瞬间,浮上心头,感怀往事。
北京是什么呢?估计现在的人三言两语是说不清的,毕竟现代的北京已经开始变得复杂而多样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