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闲言小品 |
英雄梦绕俄罗斯
前苏联、今天的俄罗斯在二战中扮演的角色,有些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但当你走近她,你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六月中旬,《北京文学》组织国内一批作家赴俄罗斯采风。首站是伊尔库斯克,是西伯利亚地区的洲府所在地。小城很小,没有高楼大厦,典型的远东地区的木式小房。全城人口不足十万。我们浏览的第一个景点就是无名烈士墓。说是墓地,却不见碑,只有一簇永不熄灭的火炬,日夜燃烧着。在俄罗斯人的眼里,无名烈士墓的火炬,是国家的象征。我们参观时,正值有中学生举行每周的纪念仪式。十几个人的方队,弄得跟军人一样肃穆,正步,缓慢地在无名烈士墓前通过。没有喧嚣,有的只是端庄,肃穆。仪式简短,有规有矩。
后来,我们到了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同样看到了这样的无名烈士墓,一簇火炬,不熄地燃着。
到莫斯科时,正是周末,几对新人在无名烈士墓前献花,合影留念。新人的表情幸福而又灿烂。自二战以后,俄罗斯人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刚开始是为了祭奠二战中牺牲的亲人,后来只是为了纪念。
在红场那天,是周六的上午。下着雨,一对新人打着伞,恭敬地到无名烈士墓前献花,然后合影,没有因为下雨而打半点折扣。后来,我们了解到新人的这种仪式,完全是自愿的,发自内心的。
从圣彼得堡,到弗拉基米尔,这样的场面,我们一次次又都经历过了。在新人的感染下,我们这些异国的参观者,不能不端庄,肃穆起来。凡是在二战中有过战斗的俄罗斯城市,都有这样的无名烈士墓。那一簇从地下昌出的火炬,经久不熄地燃烧着。
看着俄罗斯的无名烈士墓地,我想到了中国的英雄纪念碑,差不多我们每一个经历过的战争的城市,也都有这样的纪念碑,有名的、没名的。然而,我们的仪式又是什么呢?清明节,或八一建军节,在组织的情况下,象征性地送上一些花篮,神情淡然。一阵风,一阵雨般地过去了。英雄长眠,活者则幸福无边的样子。两不相干。
和平的世界是美好的,但我觉得对长眠的英雄,人们就始终要长相思。如有朝一日,战争又一次打响时,我可以想见,那些俄罗斯的新人们,会毫不犹豫地脱下新衣,拿起武器,头也不回地走向战场。
这就是英雄的俄罗斯,他们的英雄情怀,我们理当学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