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斜风细雨不须归——王开东教育博客

(2009-08-02 09:33:31)
标签:

杂谈

分类: 转贴撷英

 

               

学生有选择不优秀的权利

 

文 / 王开东

 

 

很偶然看到一个故事。

一个欧洲商人在太平洋的一座小岛上发现一个老者手编的草帽很漂亮,每只售价20比索。商人想要倒一些到欧洲去卖,便问老者:“如果一次买一万顶,每顶可以减价多少?”

你们猜猜老人怎么回答的?

我想,这个回答是一个难题。因为我们在生活中沾染太久了。世俗意义上的对与错,得与失,囚禁了我们的心灵,很多回答看起来是我们所要的,我们也以为那是我们内心的真实表达。但实际上那些都不是我们的,只是社会规则下格式化自动化的应答。我们忘记了我们的内心,是热的,是柔软的,我们没有关照好我们的灵魂。

老者的回答,石破天惊,他说:“如果是那样。每顶还要多加10比索。因为编一万顶相同的帽子会让人乏味而死!”

我爱死了这个老人,这种浪漫的追求,让我如饮甘醇。

社会上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做事并不以追求物质利益为最终目的,而只为了追求美好的内心感受。

由此,我想到我们的教育,很多时候,那种竞争性、淘汰性、功利性的教育让一些学生生不如死。其实,每个学生都有选择的权利,包括他选择不优秀的权利。

然而,我们的学生却从来不会选择。

有一个留学生给著名教育专家李开复老师写信说:

 “很小的时候,我的目标就是长大,长大了做什么,我当时没有想;读小学的时候,父母给我的目标就是考最好的初中,考上初中做什么,我没有想过;读初中的时候,父母给我的目标就是考四星级高中,考上高中做什么,我没有想过;读高中的时候,父母给我的目标就是考名牌大学,考上大学做什么,我没有想过;上大学的时候,父母给我的目标就是要出国,出国做什么,我也没有想过;现在留学拿到了学位,要找工作了,下一步我该做些什么呢?我还是没想过,关键是我已经不会想了。”

这段话让人深思。父母和老师总是越俎代庖,用社会的价值准则,代替了孩子的本真追求。当孩子感觉到不是在为自己而活,不是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而是他人的傀儡和附庸,是代替他人而活的工具,甚至自己越奋斗,离自己的人生理想反而越来越远,这种人生还有什么滋味?

作为寓言的故事,是大人进行说教的好帮手。比如《坐井观天》的寓言,明显是要小青蛙变得更加优秀,不要眼界狭隘,所见有限。

但我们想想看,如果说那口井不是最适合青蛙的,但我敢断言,大海同样也是不适合青蛙的,大海里有淡水吗?大海里的暴风恶浪,小青蛙能够承受得了吗?还有大海里的弱肉强食,青蛙准备好了吗?很多时候,那些宏大叙事都不一定属于真正的生活。

最好的教育,根本没有固定的标准。“教育要顺应儿童的天性”,适合儿童的,才是最好的。如果为了迎合某种目的,强迫学生接受他人规定好的所谓的优秀教育,那么,教育就成了一种外在于人的控制力量。一旦教育不能顺应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学生的本性和身心就会得不到发展,那么,不管这种教育如何规范有效,本质上都是失败的教育。

其实,优秀一词,本来就是相对的。更何况优秀总是和不优秀,甚至平庸相比较的,那么,为了少部分人的优秀,逼迫很多孩子陪同他们悲壮的送行,是会导致很多孩子水土不服的。

我常常和学生说,中国教育最大的残忍在于,一旦我们失败了,我们就是用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和最缺乏的金钱,在证明给世人看,我很笨,我不够优秀,我平庸,他们都比我行。这是不是一种残忍?

但假如我们每个人不再只是被动地等待别人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而是自己主动的选择,主动了解自己需要什么,并且规划它们,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完成。这样的人生才是属于自己的,也是有意识的。

一直以来,我心中理想的教育是,让孩子们眼界开阔,精神舒展,灵魂自由。帮助孩子,让他们意识到自己需要什么,并让他们独立给自己的人生赋予意义。

不能自主的人生是可怕的,也是无意义的。想起了常州北郊中学自杀的那个优秀学生,他的遗书最具有代表性:

 

     不说这个了
      我的梦想嘛

      开个不为赚钱的咖啡店啥的
      不出风头,生活俭朴
      但是许多声音说:不!你要好好读书!读大学!读研!读博!最后出国!
     这样念下去完全没有意义
     离我的梦越来越远
  
     可能这样死了很不负责任
     死前的话不仅有逻辑的错误也很幼稚
     我也想让你们看看你们倾注的心血造就了怎样的一个人
  

      明天的化学考试不想考了
     作业也许会做但也不想做了
     累了
  
     唯一的羁绊就是爷爷和奶奶
     我先走一步了……

 
     生命是我的
     没有人能为我决定

 

想想看,这个孩子,所有的勤勤恳恳,结果就是拉开他和自己梦想的距离,他的痛苦可想而知。生命是孩子的,我们没有谁能为他决定,孩子有选择自己不优秀,甚至有选择自己平凡的权利,没有谁能够干涉,哪怕是他的父母!哪怕以挚爱的名义!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