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248429465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暮春游恩施(三)
(2024-08-09 09:32:50)
标签:
旅游
娱乐
时尚
历史
文化
分类:
出行所见
到达恩施
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第三天,早晨一如既往地又出发
大客车在山间出没,看近处远处的景色,这山间和都市没啥区别了。也记不清这是在常规道路还是高速上行驶,总之游客上了车就是听喝儿的,拉到哪儿算哪儿。
游客们先去了傩愿洞。手机上一查,此乃恩施鹤峰县荣美镇屏山村一个景点。路旁介绍:“
在湘鄂边土苗地区,无论是唱
傩戏还是唱薅草锣鼓、唱山民歌,都要先请神。土、苗的神不是住在天上,他们都住在洞里,这是远古洞穴文化的遗存。各种民族传说和古籍中记载:
盘瓠夫妇就住在
傩愿洞,
盘瓠是苗族祖先;伏羲、女娲两位始祖在土家族的摆手歌中,也唱到他们就住在
傩愿洞;瑶族在他们的问根巴歌中也说他们的始祖就住在
傩愿洞。所以说
傩愿洞是一个多民族始祖神居的洞,是一个隐藏着人类起源的历史之洞。
洞内有四个分洞,四个分洞为四部民间大戏,称为‘四大团圆戏’。分别是:天团圆、地团圆、水团圆、阳团圆,即分为天地水阳四个洞
。”
这里山高水急,岭间闸口俨如瀑布汹涌。游客更汹涌,十有八九半举手机拍照。科技发展如飞,除了专业人士,这人粥里大概其也没几个还能想起啥135、120之类了。
游客们嘁嗤咔嚓拍完照,依次听喝儿上船,每人都戴好头盔、套上“鹤峰……”救生衣,俨如消防员。景点虽美,但生命更重要。
壁立千尺的鹤峰间,碧水游艇惬意非凡。
想起一句老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
。在这儿“俭、奢
”
换作
“
窄、宽
”似
更贴切。
景区路边的说明让游人长学问。
“望月桥,是屏山赏月的好地方,与众不同之处在于,站在这座桥头上,便可以同时看到三个月亮,包括小桥本身,可以称之为四月并览。第一个月亮悬在天上;第二个月亮倒映在金龙渊的碧水中;第三个月亮是望月桥
半
月形 的桥拱,和它水中的倒影合成的圆月,这个月亮永远都是圆的。更为神奇的是,仰头望去那两岸岩壁天丝合缝,呈现出一轮巨大的弯月。这是屏山大自然创造出的一
个永
恒的月亮。诗人顾彩曾作《屏山月夜》一诗:‘素女光辉下泬谬,仙人楼观倚层霄。岩空鹳鹤声清脆,峡怒星辰影动摇。’正是对这个情景的描述。”
鹤峰屏山的景区说明亦甚为可人。
“歇一稍为土家语,意思是短暂休息。穿过寻凤梯,来到
歇一稍,您可以尽情歇息,释放一下在隧道攀爬行进中的神秘朦胧之感,也可以拍照留念,最后领略水映群山的峡谷美景。
”
领略过峡谷美景,众游客又上了车奔下一站。
位于恩施高速旁的“芭蕉”休息区很恬静。
“
世间男子不二心,天下女儿第一城。
”
恩施土家女儿城位于湖北恩施市区七里坪,是全国土家族
文化集聚地,也是武陵地区城市娱乐消费中心和旅游集散地;
据说此地面积有10平方公里,乃是全国第八个人造古镇,精心
合理
谋划了整体建筑风格
,
仿古风与土家吊脚楼
相结合,体现出土家人的民俗
民风
。
女儿城标志旁女儿们的民族装束挺耐看。
“女儿天下第一城”俨然是此地最中心的硕大舞台,其上是三位彪形大汉,大汉又托着大鼓,大鼓之上是挺拔多姿、昂首向上的“女儿”。网上一查,这“女儿”
是此地盐水部落的首领——
盐水女神
,土家人尊称为
德济娘娘
,相传为土家族的祖先
廪君
的妻子
。
女儿城中景致丰富,民族特色浓郁,俺俩眼都不够使的了……
据说土家女儿城囊括了300家小商品、500家风情客栈、30家特色餐饮、40家美味小吃、8000平景观草坪、10000平综合运动中心,以及室内情景剧场——女儿城大剧院,同时还拥有湖北省内最大的水上乐园。恩施
土家最负盛名的特色民俗相亲活动——女儿会,
也将永久落户土家女儿城。
女儿城街道两侧是店家,道路中间的宽敞之地甚是美妙,反映此地生活场景的铜雕塑煞是好看。这位“土家匠人”是在制作木梳?可惜当时俺没去看旁边的说明牌。
另一位“土家老兄”无疑是
在拧干
洗完了的大床单,在汉家兄弟看来是勤快、眼里有活儿,要遇着好打镲
的主儿,备不住得说他也是“气管儿炎”。
这民族服饰店面之精彩甭说了,但店的字号咋理解?“梦茴土家”?是梦里回来还是梦见茴香?还是“梦”左边的“恩施玉露”好理解,字号下说了:此乃我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湖北第一历史名茶。接着还讲解了此茶的饮用方法,以及其“茶绿、汤绿、叶底绿”的三绿特征。
街中这尊塑像挺有意思。细一瞧,塑像中立着的一块小木牌更有意思,上书红色文字:“奉文昌帝君敕令:
令行山岳动,符到鬼神钦”,
这反映了法律在传统文化中的分量,鬼神都得遵纪守法。
这是“女儿城相亲专……”?应是专店?门前两侧一片红色,衬托着土家大小美女更美。小卡正面是“平安”“发财”“工作顺利”“一帆风顺”之类美好祝愿,后面是记号笔手写的内容,可惜俺眼神不灵愣没看清。
看来《百家姓》名不副实,仅这里
300家都不止。再细一看,俺是百家之后了。
巴人堂上的电子横幅宣示了此地的人文精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传承文化之美”。
巴人,又称古巴族人,
是古代西南及中南地区的一个族群。他们活动地区广泛,
主要包括今重庆
、川东一带,
以及西达四川东部、东达湖北西部、北达陕
南
、
南及黔中
和湘西
。巴人是古羌的一支,与蜀人
关系
密不可分,共同创造了巴蜀文化。
“巴人堂”对过儿是名为“向家寨子”的餐饮场所,台上的民族舞蹈为台下的餐饮者助兴,使之物质和精神俩都饱啦!
台下者酒足亦饭饱,台上人演出亦完毕,但那屏幕上依然歌舞升平,甚为精妙。
出门回首一抬头,这儿的介绍真详尽:“
向家寨子坐落四A级景区恩施女儿城内,总占地面积2500余平米,可同时容纳1000余人就餐,包间类型可容纳4人至50人不等。餐厅民族气息浓厚,装修古香古色,用餐环境‘静雅’。菜品以武陵山区他色为主,结合恩施土家特色菜,家常菜。‘摔碗酒’摔出土家汉子的豪情,‘敬酒歌’唱出土家幺妹的淳朴与热情。(可对饮,可高山流水)本店是您各类宴会、聚餐之首选。
”
此时已是掌灯时分,女儿城中人头攒动……
众游客在女儿城中据说直径达16米的绣球灯前合影留念,为这一天之游画上句号。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暮春游恩施(二)
后一篇:
暮春游恩施(四)